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2010年高考考纲:“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背景:
(1)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隔绝的____状态。
(2)____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__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练习1】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推动祖国大陆对台湾政策发展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
A.不结盟运动发展????????? B.中美关系改善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中苏关系缓和
2、提出:20世纪____年代,____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含义:
(1)“一国”是指________。
(2)“两制”是指大陆实行____制度;香港、台湾实行____制度。
4、意义:“____,____”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备注】①“一国两制”并不是说两制都是主体。“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____,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____制度。
②“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____的自治权,但并不是完全自治。
【练习2】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在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实现台湾与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仍然是( )A.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C.海协会和海基会领导人定期互访??????????? D.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练习3】2009年11月10日,“台湾江苏周”暨首届台功经贸合作论坛在台北揭幕。此次江苏代表团访台,签订了年度双向旅游十万人次的合作计划,更带来突破三十亿美元的对台采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它为两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 ②“一国两制”得到台湾民众的大力拥护
③海峡两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④合作共赢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
(1)香港问题的由来:
①1842年《南京条约》割____给英国;
②1860年《北京条约》割________给英国;
③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租借新界,租期为99年。
(2)过程:
①____年中英双方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②____年__月__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练习4】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时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说明? ?????? 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时坚持不妥协立场? B.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崇高地位和威望?C.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越大 D.英国的霸权地位丧失
【练习5】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香港隆重举行。根据英国的政体特点判断,当时英方步入会场登上主席台主礼台(右图)时,走在最前面的应该是:
A.王子查尔斯???? B.外交大臣库克C.首相布莱尔???? D.离任港督彭定康
【练习6】(2009高考上海单科)“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3)意义:
①香港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____和__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②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③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
④香港问题的解决,为____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练习】右面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两大行使自治权力的区域,它们最大的不同是( )
A.前者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后者是外国人当家作主
B.前者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后者享有完全的自治权
C.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后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前者有利于各民族的繁荣,后者有利于祖国的统
2、澳门回归:__年__月__日,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练习】(2010湖南长郡中学月考)根据中国国情, 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 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 )A. 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B. 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C. 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 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海峡两岸政策的调整
(1)__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真正的停火。
(2)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直接实行__、__、__。2008年12月15日,随着两岸空运、海运直航和直接通邮的同步实施,“三通”终于在这一天从梦想变成了现实。
【练习】据新华社报道:“2008年11月7日,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签署了包括空运、海运、邮政与食品安全4项协议,12月15日实现了两岸民众期盼已久的三通。”提出大陆与台湾“三通”问题的历史根据是( )
A、20世纪40年代的内战遗留问题??? B、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C、美国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 D、“台独”势力造成
(3)1987年,台湾当局迫于形势采取一些开放措施,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2、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1990年,台湾成立______会,大陆成立____协会,这两个团体都属于__团体。
(2)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______原则”的重要共识,即“__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练习】2005年12月24日汪道涵先生去世,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认为:“‘辜汪会谈’签了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的最高峰。”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哀悼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九二会谈”促成了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B.“九二会谈”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C.“辜汪会谈”推动了《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D.“辜汪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备注】1993年4月27日至29日的“辜汪会谈”达成了____的共识,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突破。
(3)2005年胡锦涛会见国民党主席__率领的“和平之旅”访问团,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备注】台湾问题不同于港澳问题,前者是____问题,属于中国__,而后者是______问题。东西德、韩国和朝鲜问题的产生,则是二战后根据国际协议形成的,属于二战的遗留问题。
【练习】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 A.前者是中国内政,后者是历史遗留问题?? B.前者是历史遗留问题,后者是中国内政C.后者允许保留自己的军队?????????????? D.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
【练习】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访问期间他们均表示赞同“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这表明( )
①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心愿
② “一个中国”原则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
③“台独”缺乏历史依据和政治基础
④国、亲两党主席访问大陆,为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平等对话树立了典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
【练习】2009年8月 8日,受台风“莫拉克”的影响,台湾和大陆东南沿海地区不同程度受灾,台湾灾情尤为严重。此后,寄托着大陆各界深沉关爱的物资通过海、空航线源源不断地直接运抵台湾。这次海空直航( )
①将海峡两岸人比的心紧紧贴在一起
②进一步缓和和发展了两岸关系
③增进了台湾人民对“一国两制”的认同
④再次证明两岸人民血浓于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