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课标要求:
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3、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2010年高考考纲: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__________成为中国惟一合法政府;
(2)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_____集团非法占据;
(3)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广大_____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20世纪70年代,_____霸权地位相对衰落。
【练习1】尼克松在其对华政策报告中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勃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的力量, 要建立稳定的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他讲这番话的主要目的是( )
A.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 B.主张建立和平共处的国际关系
C.阐明中国对于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性 D.阐明中国在国际关系举足轻重的地位
【练习2】一份美国文件记载:在很机密的基础上,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我们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逐步造成一种形势,使我们既能保持对台湾的义务,而又不致遭到接纳赤色中国的人的抨击。这一记载反映的是( )
A.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美国欲提出“双重代表权”
B.二战结束时期,美国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安排上的考虑
C.中国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支持
D.在联合国接纳中国的问题上,苏联与美国的外交策略斗争
2、标志:_____年10月25日,第_____届联合国代表大会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备注】1971年中国是___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这是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创始国之一。
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主要原因在于:新中国成立后,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威望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意义:(1)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表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2)表明联合国中力量对比发生巨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联系选修三】第142页,第六单元,第一课 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1、联合国的性质:
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具_____性、最有影响、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___组织。
2、成立:___年10月24日,《_____》正式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总部设在____。
3、主要机构:包括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其中美、英、苏、法、中五国为安理会_____理事国,拥有“否决权”。安理会主要责任时维持国际_____与_____。
二、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
1、原因: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1)美国:①中国_____的提高,美国_____中国政策的失败;
②美苏争霸中,_____处于守势,需要与中国改善关系。
(2)中国:①___关系恶化,改善中美关系,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对付苏联威胁;
②有利于和平解决_____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练习3】(2010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17题)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
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C.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 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练习4】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以下关于当时“世界”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日本、西欧崛起,多极化趋势出现?? B.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C.不结盟运动形成,第三世界兴起 ???D.中苏同盟牢固,美国力图分化
【练习5】(2007山东文综,16)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
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 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失误
2、进程:
①美国_____访华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②_____年7月_____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作准备。
③1972年2月,_____访华,在____签订《______》,阐述__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_____的原则。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____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⑤1979年初,_____访美,促进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两国关系的发展。
【备注】①中美正式建交的标志不是__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而是__年中美建交。
②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
【练习6】(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21题)阅读表5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 表5?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建交国家
49
54
69
87
88
95
103
107
110
112
①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②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③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④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中日邦交正常化
1、背景:__关系的改善
2、经过:__年日本首相_____访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备注】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但不是根本原因,关系正常化符合_____的利益是根本原因。
【练习7】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 “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练习8】(08年广东单科,14)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属于第一世界,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属于第二世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开始重视亚非拉国家的作用?????????B无意与第一、第二世界搞好关系
C已经放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强调国际政治的主题是反对霸权主义
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1、外交政策的调整:
(1)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_____上来,需要一个_____的国际环境。
(2)目标:反对_____,维护_____
【备注】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出发点不是“_______的增强”而是“_______的时代主题”。
【练习9】(2010年高考湖南文综34题)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练习10】(2009高考海南单科)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强调在国际事物中“决不当头”,“有所作为”。这一战略提出的主要国际背景是( )
A 苏联已经解体 B 两极格局濒于瓦解 C 中美关系好转 D 世界多极化正在形成
2、重要外交活动
(1)开展以_______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练习11】(2009高考江苏单科)1998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②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③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练习12】2010年1月19日,运送八位中国维和英烈灵柩的灵车经过天安门前时,民众打出“沉痛悼念海地地震遇难的中国维和警察”横幅。中国参与海地维和行动说明当前我国( )
A.一贯坚持无论大国、小国一律平等原则 B.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 D.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规则
(2)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___年10月,在___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形成“______”,为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作出了重大贡献。
【备注】“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新型区域合作组织,不可能促进地区______一体化。
【练习13】(2010高考安徽文综22题)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 )
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 B.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
C.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 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练习14】从“和平使命—2005”、“和平使命—2007”,一直到“和平使命—2009”,和平使命系列军演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反恐军演品牌,这也是上海合作组织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一种姿态。以下对上海合作组织认识正确的有:( )
①由中国领导创立的全球性国际组织,2001年在上海正式成立 ②它的成立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 ③联合打击恐怖主义是该组织重要的目标之一 ④该组织各国合作目前仅限于军事、政治领域,尚未涉及经济等其它领域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___年,中国、俄罗斯等六国在上海成立“______”,___在该组织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备注】中国多边外交的中心是___而不是周边国家。
【练习15】下列图片中能反映我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有( )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
【练习16】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提出了一个战略设想,简称为“和平鸽”战略。“和平鸽”战略的基本结构是:“和平鸽”的身体前部是亚洲国家联合会(待建),东翼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西翼是亚欧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的升级),身体后部(南方)是南美、大洋州和非洲国家,联合国是“和平鸽”的头部。“和平鸽”的地理概念结构如图所示。以上材料能说明( )
①中国已经放弃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②中国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③中国正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和平外交
④中国正积极致力于新型的区域合作
A.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练习17】我国的外交,从建国之初的“一边倒”到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到90年代不结盟运动,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
A.中国的对外政策的变化是随其他国家变化而变化的
B.中国的对外政策的变化是由美国对华态度决定的
C.中国的对外政策的变化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D.中国的对外政策的变化是由国家实力变化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