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教案]与 朱 元 思 书
吴 均
教学目标:
①熟读全文,积累文言词语,感知课文大意。
②熟读并识记词语,揣摩句意,背诵美文,品味写景佳词妙句。
③理解联想与想象,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诵读课文并背诵,积累文言词汇,体会作者寄情于奇山异水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有关资料展示文中美景;
学生:借助工具书识记生字词,反复阅读背诵。通过自己的感悟绘画文中美景,选择与课文相配的乐曲进行欣赏阅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描写富春江的古诗词导入: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恒赞)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清画不如。” (唐·韦庄)
“三吴行尽于山水,由到桐庐景情美。” (宋·苏东坡)
这是古诗里的富春江,那么散文里富春江又是怎样的一幅美景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①展示美景图片,播放富春江山水的录象,渲染气氛,引导学生进入学习
情境。
②放音乐如《高山流水》等古筝曲,让学生想象。
同学们,你也许见过富春江,它位于浙江省境内,是全国闻名的盛景之一。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撰文盛赞过它,其中最有名的是古代文学家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赞誉。《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的信,寥寥百余字,将富春江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这篇与一般书信不同的写景小品文,向我们展示了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色,阅读此文令人悠然神往,仿佛也置身于其中领略山水之美。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去饱览一下富春江甲天下的美景吧!
出示目标及课题:
课题:与朱元思书 吴均
目标:①熟读全文,积累文言词语,感知课文大意。
②熟读并识记词语,揣摩句意,背诵美文,品味写景佳词妙句。
③理解联想与想象,提高审美能力。
整体感知:
(一) 朗读
1、师范读
提示学生注意听老师读的语气、语调、重音和感情。
2、请一生朗读课文
3、全班齐读课文
(二)字词句的梳理
1、一起纠正个别生字读音
2、学生结合注释口译课文第一、二段的翻译。
3、师生明确第一、二段的翻译及关健字词的用法。
4、学生完成第三段的字词句的解释。师生共同明确师生明确翻译及关健字词的用法。
5、再读课文.师领读第一段,男生读第2段,女生读第3段
教师检测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缥碧 轩邈 泠泠 千转 直视无碍 千百成峰
鸢飞唳天 望峰息心 窥谷忘返 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三、 走进课文
合作探究
(一) 明确结构
1、本文写的是什么地方的什么景色 抓住了沿途什么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你能从文中找出一个四字短语来概括吗
2.文章哪些地方写的是山,哪些地方写的是水
(二)领略意境
作者说“奇山异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山奇在哪里 水异在哪里 (齐读第2自然段)
①小组讨论思考文章写了水的哪些方面的特点,从而让我们感到了这水是与众不同的
② 师生共同体会水的特点.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特点:水--清 水--色 (漂碧,强调了水的青绿、澄净。)
“千丈见底”,用夸张手法极力表现江水的清澄明净。 水--深 正面描写“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动的游鱼可见,静的细石可睹 侧面描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急流快如飞箭、猛浪势若奔马用比喻的方法再现了急流、猛浪的奔腾气势,从而逼真地表现出富春江水飞动雄奇的动态美。水--急动静结合,直接间接结合,富春江才如此美妙。
③背诵第2自然段. 背诵,要背出情感来。
④速画简笔画,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落实字词句。品味“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的美。(学生讨论,七嘴八舌评价这幅画)
(三)通过为图画的形式来明确课文内容,落实重点字词句,把文字转化成图画,即品味“诗中有画”的美。请用“这幅画画出了————(填内容),因为文中——(原句)中提到了——(填内容)”的句式点评这幅画。
(四)自学第三段
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呢?请大家对照课文,借助课下注释,自绘图画,并根据老师出示的图画内容看看与课文所描写的内容一致吗?(学生讨论,七嘴八舌评价这幅画)
口译三段:两岸的高山,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冷冷的清响;好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五)结合图画背诵三段。
检测背诵
小结:本文虽是骈体文,但却写得清新秀丽,淡雅自然,仅一百四十余字,就描绘出了一幅奇文美景。
课外拓展:请结合课文及上面的内容,并加上自己的想象,写一篇关于富春江的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