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定向导学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那么新时期的改革如何改?现代的建设如何建?这届就让我们回到40年前的中国农村和城市,了解40年前的农村改革是如何进行的?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推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来的?定向导学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定向导学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含义:
经济体制: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定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行方式。
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定向导学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农村改革的目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首创: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自负盈亏的____________________责任制。随后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3.作用: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____________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4.深化: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_________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分田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生产力乡镇企业精讲点拨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签订的
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精讲点拨 说凤阳,道凤阳,
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自从出了个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骡马,
小户人家卖儿郎。
我家没有儿郎卖,
身背花鼓走四方。 凤阳
花鼓词安徽:“乞丐大省”精讲点拨◆易混辨析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精讲点拨农民老李在建国后都经历了什么?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精讲点拨老李的烦恼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土地归公社所有,我没有生产自主权都是集中劳动,每天劳动后统一记工分,干多干少一个样。一天混一个杠,一个杠7分钱正好买三盒火柴,干一天活还不如抓一个母蛤蟆吃大锅饭,收入少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精讲点拨中国第一份农村改革宣言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试一试:请你从这份协议中,分析农民的责任、利益。责任:保证国家集体的
利益:剩下全是自己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精讲点拨 1979年秋天,小岗生产队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6 万多公斤,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15年的粮食产量总和;卖给国家粮食12497公斤,超过政府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超过国家规定任务的80倍。小岗农副产品收入47000元,人均收入由22元升为400元。
——《中国文明网》:小岗村--农村土地包产到户的先行者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安徽、四川开始,之后推广到全国。 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40731万吨,比1978年增长了10254万吨,增长幅度为33.6%。这6年全国增产的粮食,相当于以前21年增长的粮食。 ——《邓小平时代》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有什么变化?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精讲点拨老李的新烦恼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积极性提高了,生产的农产品越来越多,卖不掉,怎么办?农民从“大锅饭”里解放了,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怎么办?精讲点拨 华西村是江苏省江阴市闻名全国的富裕村、文明村。搞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之路是华西村的特色所在。
华西村从当初负债2.5万元起步,如今固定资产30亿元,拥有村办企业58家,2003年工业销售收入约达200亿元,农业只占工业的万分之一。2000多名村民,每户配备了小轿车,每家建起了400平米以上的别墅,年人均收入8000美元。最穷的村民家存款50多万元。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精讲点拨凤阳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精讲点拨 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凤阳县般涯乡张湾村的老农陈立章家承包了18亩地,每年产粮2万多斤,收入近万元。农民在领取包产到户合同书精讲点拨 凤阳农民联产承包后,欢庆大丰收精讲点拨 大家帮帮忙:
把老李家里种出来的红枣卖出去。精讲点拨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兴办乡镇企事业)—— 党在农村探索出的致富新路精讲点拨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5.政策推广: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_____________的决定》,要求加快以__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6.改革形式: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国有企业实行_____________,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经济体制改革城市多种所有制政企分开按劳分配精讲点拨7.中心环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
8.作用和成果:
作用: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
成果:1987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比1978年_______________。增强企业活力翻了一番精讲点拨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________经济体制。
10.政策推广:1993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11.意义和作用: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________________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市场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协调发展精讲点拨◆释疑解难精讲点拨材料研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通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结合材料,思考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分析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我们工厂的情况有点糟。“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因为天气很热,工厂为采取降温的措施,打算买风扇、鼓风机,但是工厂没有自主权。要经过十一个政府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工人生产没有积极性,吃大锅饭
企业没自主权,政企不分
增强企业活力合作探究改革措施指导文件:
1984《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措施:
单一公有政企不分平均分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精讲点拨国家经济发展精讲点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
199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基本特征:
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精讲点拨谈一谈你对改革的认识精讲点拨深化改革精讲点拨总结提升“两个凡是”引
发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思想解放运动思想
基础十一届
三中全会重心转移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拨乱反正伟大的历史转折13.(2017·山东德州)“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大变样。”这段 《凤阳花鼓词》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哪一时期的凤阳面貌( )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D达标检测14.(2017·河南)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 )
A.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
B.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使农民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D达标检测15.(2017·河南)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D达标检测16.(2017·山东滨州)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了抓住这一趋势带来的历史机遇,中共中央于1993年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 )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发展乡镇企业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
作业:做练习册p34-35页的10题选择题C达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