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专练18:人体的物质与能量的转换
易错点一:对消化器官功能了解不清晰致错
典例:关于消化器官的功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肝脏分泌的胆汁可促进消化 B.大肠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
C.牙齿的咀嚼也是一种消化 D.小肠具有较强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跟踪训练:下列对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
B.②能消化蛋白质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易错点二:不理解血液中物质含量的变化致错
典例:如图中长方形高度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组织处,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情况。试推测甲、乙、丙、丁四种组织中呼吸作用最旺盛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跟踪训练:如图曲线表示人体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其中H为上肢动脉。下列能表示该图含义的正确组合是( )
①A曲线代表氧在血液中的变化
②B曲线代表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变化
③B曲线代表氧在血液中的变化
④A曲线代表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变化
⑤J表示上肢毛细血管
⑥I表示上肢毛细血管
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③④⑥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作用
1. 教材实验原理图
2. 实验原理
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淀粉可被分解为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变色。
3. 实验结果
第一组
试管
A
B
C
步骤
2mL 1%淀粉溶液
1滴体积分数为0.4%的碘酒溶液
2mL唾液溶液
2mL蒸馏水
1mL 5%盐酸溶液和2mL唾液溶液
37℃水浴加热5~10min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第二组
组别
1
2
3
步骤
2mL 1%淀粉溶液
1mL新鲜的唾液淀粉酶溶液
0℃
37℃
70℃
水浴加热5~10min后,加1滴碘液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3. 实验结论
结论一:________对淀粉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结论二:________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
结论三:唾液淀粉酶催化的最适温度为37℃。
4. 实验关键点
(1)试管B中加入蒸馏水而不加唾液溶液的原因:与其他试管形成________。
(2)C试管中要加入1mL 5%盐酸溶液的原因:___________有可能影响唾液对淀粉的催化作用;加入1mL 5%盐酸溶液创造了不同的________环境,探究影响唾液淀粉酶作用的外界因素。
(3)实验中温度要控制在37℃的原因: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__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唾液中的淀粉酶在高于或低于37℃条件下催化作用都会降低。
观察小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1. 教材实验原理图
2. 实验目的
(1)观察血液在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2)尝试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3. 实验器材
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金鱼、显微镜、培养皿、滴管、纱布、载玻片
4. 实验关键点
(1)实验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选用________倍镜观察。
(2)实验操作过程的注意事项:
①选用的小鱼有什么要求?
用显微镜观察时,若尾鳍的色素较________,不易观察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情况,所以应该选择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金鱼。
②为什么要用湿纱布把小金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
为了保证小金鱼可以正常呼吸。
③盖上载玻片有什么作用? 展平小金鱼的尾鳍。
④实验结束后要如何处理小金鱼? 将小金鱼放回水中。
典例:根据“用显微镜观察小金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分析并回答问题:
(1)用_________________把活金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是为了保持小金鱼体表湿润。
(2)观察前,先使小金鱼的尾鳍平放在培养皿上,然后用________倍镜进行观察。
(3)在观察实验中,我们寻找毛细血管的依据是________。
A.血液流向头部的小血管 B.血液流向尾部的小血管
C.血液流动慢的小血管 D.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小血管
(4)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请判断甲、乙、丙三条血管各属于________。
A.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B.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C.毛细血管、动脉、静脉
D.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一、选择题
1. [2018·东莞]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甲处阻塞,最可能发生的是 ( )
A.胰腺无法分泌胰液 B.胃液无法分解蛋白质
C.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D.吸收氨基酸的功能下降
2. 如图是人体部分消化系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分泌的消化液能消化糖类 B.②能彻底消化蛋白质
C.③分泌的消化液是胰岛素 D.④是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场所
3. 下列是“消化和吸收”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
B.食物中的维生素C主要在胃部被吸收
C.“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表明,馒头变甜只与唾液的分泌有关
D.蛋白质在胃中初步分解成氨基酸
4. 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间外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B.B点是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C.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腔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小变大
D.C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为0
第4题图 第5题图
5. [2018·包头]图甲和图乙表示某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与图乙相比,图甲状态下呼吸深度较浅;ab段(不含a、b两点)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B.与图甲相比,图乙状态下呼吸频率较快,呼吸频率为27次/min
C.图甲中a点、b点肺内气压相等;图乙中d点肺内气压高于c点
D.图乙可反映此人正在进行剧烈运动;cd段(不含c、d两点)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6. [2018·常德]抽取少量甲、乙、丙、丁四人的血液,分别与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混合,观察其血液凝集情况如表所示:(“+”表示凝集,“-”表示不凝集)则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是( )
甲
乙
丙
丁
A型标准血清
+
+
-
-
B型标准血清
+
-
-
+
A.AB、A、O、B型 B.AB、B、O、A型
C.O、A、AB、B型 D.O、B、AB、A型
7. [2018·昆明]体检时通常要做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如表是某同学体检报告单中血浆和尿液的部分组成成分及含量(g/100mL),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成分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
蛋白质
血浆
0.1
0.03
0.72
7.5
尿液
0
1.8
1.1
0.1
A.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不能透过肾小囊内壁
B.尿液中尿素浓度上升是因为大部分水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C.尿液中无机盐浓度上升是因为无机盐不能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D.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一定是因为肾小球有炎症
8. [2018·扬州]如图是人血涂片观察的模式图示,其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呈双面凹的圆饼状
B.人血涂片因细胞③含有血红蛋白而呈红色
C.图中的②是白细胞,与人的免疫功能有关
D.图中的①是最小的血细胞,有细胞核,能运输氧气
9. [2018·金华]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用曲线表示,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是O2含量的变化,b代表肺
B.若是CO2含量的变化,b可代表脑
C.若是尿素含量的变化,b代表肾脏
D.若是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b代表小肠
10.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心脏中有动脉瓣、静脉瓣和房室瓣,能防止血液倒流
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绒毛,以增加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11.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2、3、4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乙位于肾脏,血液流经乙后尿素含量下降
B.血液流经甲后氧含量减少
C.血管1是肺静脉,血管3是上腔静脉
D.血管2、4中的血液是动脉血
12.如图,A、B、C、D、E表示与人体新陈代谢直接相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完成A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B.经过B过程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C.C过程可以表示组织内气体交换
D.完成D、E过程的结构单位是肾单位
13.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A、B、C、D表示心脏的4个腔,E、F、G、H表示血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血液循环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B.在E、A、B、F内流动的血液是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C.体循环可表示为B→F→组织处毛细血管网→H→C
D.肺循环可表示为C→D→G→肺部毛细血管网→E→A
14.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如图是小明检查时的化验单和血涂片,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部分)
化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RBC(红细胞)
3.8×1012个/L
(4.0~5.5)×1012个/L
WBC(白细胞)
6.8×109个/L
(4.0~10)×109个/L
Hb(血红蛋白)
85g/L
(120~160)g/L
PLT(血小板)
210×109个/L
(100~300)×109个/L
A.根据小明的化验结果,医生建议他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B.血液中最多的是②
C.图中的①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D.图中的③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
15.下列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心脏的左侧流动的是静脉血,右侧流动的是动脉血
B.贫血患者因血液中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导致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
C.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时,动脉瓣关闭,房室瓣开放,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D.左手不慎划伤,鲜红色血液从伤口喷射出来,应立即按压远心端止血
16.如图表示人体血液中某物质浓度的变化,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Y表示血液中尿素的浓度,则C可能是肾静脉
B.如果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则C一定不是左心房
C.如果Y表示血液中氧气的浓度,则C一定不是右心室
D.如果Y表示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则AB段可能是小肠
17.下列是“人体的呼吸”的相关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长跑时,体育老师建议我们用鼻吸气、用嘴呼气,必要时可以用嘴辅助吸气
B.吸气时,膈肌收缩,胸腔体积增大
C.在相同时间内,打篮球比慢跑耗氧量大
D.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18.[2018·东营]如图是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c内流静脉血
B.若b为肾小球处毛细血管,则c内流静脉血
C.若b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则c内流营养丰富的静脉血
D.若b为肾小管处毛细血管,则c内流含代谢废物较少的动脉血
19.如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B.②为胃液,对蛋白质起到初步消化的作用
C.③消化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D.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20.[2018·遂宁]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全过程,必须经过如图所示的①②③等过程来完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代表氧气,组织细胞获得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B.图中b代表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是组织细胞
C.过程②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来完成的
D.过程①是肺换气,就是通常说的呼吸
二、非选择题
21.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处表示在乙试管内应加入_______________。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有作用”,应选用__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________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馒头碎屑中的________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了。
22.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代表生理过程,a、b分别代表一种气体。据图回答:
(1)水、无机盐、葡萄糖和膳食纤维中不能通过①过程进入循环系统的是________________。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后,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________。
(2)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
(3)排出的尿液中,发现有葡萄糖,则可能是肾单位中的________发生了病变。
23.[2018·湘西州]人体器官系统协调配合,才能使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图甲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代谢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从①注水,不会从③流出,是因为存在[________]________。([ ]内填数字,横线填名称)
(2)某人吃完鱼肉后,鱼肉中的蛋白质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最终以a的形式被吸收,则a物质是________,完成此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3)b代表氧气,进入血液循环后,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_(填图甲中字母),若被运输到肾脏,最终在肾脏细胞的_______中被利用。物质c出肺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所处的状态是_______。
(4)d中的________通过生理过程e,全部进入血液。
(5)在图甲中,B比D的腔壁厚,是因为B中的血液从主动脉泵出流向全身各处,D中的血液从肺动脉泵出流向肺部,这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的生物学观点。
24.[2018·荆门]传统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如表是一个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尿液三个样本中的主要物质含量表(单位:g/100mL),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结构模式图(①~⑥表示结构名称)。根据图和表回答问题:
物质
样本A
样本B
样本C
水
98
90
96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9
0.9
1.1
蛋白质
0.03
7.5
0
尿素
0.03
0.03
1.8
(1)肾脏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根据图分析,肾单位由________(填图中序号)组成。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样品C是________。
(3)某同学不幸患上较严重的肾病,时常尿血,则此人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
(4)表中样本A与样本B的葡萄糖含量均为0.1g/100mL,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酶的发现,许多科学家曾经做过一系列实验: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发现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分解,说明酶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_。
(2)毕希纳实验证实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酶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B.酶有催化作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C.科学的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26.小柯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其实验过程及结果如表:
组别
A
B
C
试管内
依次加入物质
1mL唾液
1mL唾液
1mL唾液
1mL盐酸溶液
1mL蒸馏水
1mL氢氧化钠溶液
2mL淀粉溶液
2mL淀粉溶液
2mL淀粉溶液
水浴10min
37℃
37℃
37℃
各滴入2滴碘液后的现象
变蓝
不变蓝
不变蓝
(1)B组实验不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柯观察到C组也不变蓝,认为氢氧化钠对酶的活性没有影响。老师提示他:“氢氧化钠会影响酶的活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C组没变蓝?小柯进一步分析并做出猜想。
猜想一:氢氧化钠变质。
猜想二:氢氧化钠与碘发生了化学反应。
……
(2)小柯按图甲实验,看到溶液变红,认为氢氧化钠没有变质。小常认为他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小常的建议下,小柯按图乙实验,溶液中没有沉淀产生,从而排除了猜想一。
(3)在原来C组实验基础上,只要继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操作和现象),就可以证明猜想二正确。
27.如图甲表示淀粉的消化终产物a进入血液和组织细胞的过程及部分相关的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a进入组织细胞后,在b的参与下被分解成CO2和水,并释放能量,该生理过程属于人体的________作用。
(2)正常情况下,d、e、f三种成分不含a的是________,e进入血液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
(3)在同一时刻测定某器官动脉和静脉血液内a、b、c三种物质的含量,其相对数值如图乙所示,该器官是________。
(4)有些药物常被封在淀粉制成的胶囊里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以上活动之所以能顺利进行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调控作用来实现的。
28.下图是人体和哺乳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的消化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氨基酸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后由________________系统运送到各组织细胞。
(3)氨基酸进入组织细胞后,在组织细胞内发生了一系列转变,有些能重新合成人体特有的蛋白质,还能有哪些转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哪些过程需要酶的参与?(填图中的序号)________。
(5)图中哪个过程可以让组织细胞获得能量?(填图中的序号)________。
29.如图为人体部分血液循环示意图,数字表示人体内的某些器官或结构。请分析回答:
(1)血管[3]内的血液只能按箭头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的原因是该血管内有______________。
(2)血管[5]比[4]内血液中大分子物质浓度明显升高,这与___________作用有关;[7]比[6]内血液成分含量明显减少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等。
(3)某同学患急性肠炎,在其血常规化验单中,明显变化的项目是_______。若给该同学静脉注射消炎药,则药物首次到达病灶共经过心脏的右心房次数为_______次。
30.如图所示是一位肾衰竭的病人进行肾透析治疗的情景。请回答:
(1)当病人血液流经透析管时,其中的废物就会通过半透膜扩散到膜外透析液中去。此过程相当于尿液形成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过程,其中透析中透析管相当于肾单位中的_______。
(2)透析废液与新鲜透析液相比,水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废物增多了。
(3)病人的血液要从_______血管引出,经过透析的血液再由_______血管流回人体内。
31.你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吗?请回顾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血管在鱼的身体各个部位都有分布。选择尾鳍作为观察的部位,是因为尾鳍有_______的特点,适于在显微镜下观察。
(2)如图是小鱼尾鳍在显微镜下的两个视野,能观察到血液流动情况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图甲 B.图乙 C.图甲和图乙 D.都观察不到
(3)若视野中的血流方向为从右向左,则血流速度较快的血管是[ ]_______,红细胞单行排列通过的血管是[ ]_______。
(4)该实验用到的是小鱼活体,要使小鱼离开水短时间内不至于死亡,需要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如图所示是人体内某化学反应的图解,其中英文字母代表物质,数字表示反应前、中、后过程。
(1)图中代表酶的是_______,作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1和2过程可以反映出酶具有_______性,作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D代表脂肪,那么E、F则是______________。
33.如图所示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解。请仔细观察、分析后,回答问题。
(1)图中实线表示的血管中流动的是_______血。
(2)人体遍布全身的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是由_______和_______构成的。
(3)血液由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_____。
(4)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__,这种结构保证了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
(5)某人不幸被重物压伤,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过化验,他的血型是B型,可以给他输血的血型是______________。
34.为探究食物中的蛋白质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40只幼鼠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以糖(淀粉)、脂肪、无机盐和水进行饲喂,B组以A组的食物加上牛奶进行饲喂。20天时A组食物中加入牛奶,B组食物中除去牛奶。如图是40天内的实验结果。试分析作答:
(1)该实验所检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用幼鼠而不用成年鼠进行实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组均用20只而不用一只幼鼠实验,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人体的各系统都由多个器官组成,每个器官各具功能,协同完成相关生理活动。如图是人体部分器官组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器官甲、乙、丙、丁均属于人体 系统。
(2)健康人在进餐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会上升,随后器官丁中内分泌腺分泌的 也会增多,促进葡萄糖合成糖元储存到 (用图中器官编号表示),起到调节人体血糖浓度作用。
(3)图中器官甲分泌的胆汁,流入胆囊浓缩和贮存。人体如因胆结石或胆囊炎做胆囊切除手术,术后短期内对病人生活有一定的影响。请你对病人的饮食提出合理建议并说明理由。
易错专练18:人体的物质与能量的转换
易错点一:对消化器官功能了解不清晰致错
典例:关于消化器官的功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肝脏分泌的胆汁可促进消化
B.大肠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
C.牙齿的咀嚼也是一种消化
D.小肠具有较强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错解】选C
【析错】由于对消化系统的不完全了解,认为大肠也有消化功能。
【正解】选B 大肠处于消化道的末端,已经没有了消化的作用,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分、无机盐和维生素。牙齿的咀嚼使食物变得容易消化吸收,所以牙齿的咀嚼也是一种消化。
跟踪训练:下列对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
B.②能消化蛋白质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D.④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解析】 ①是肝脏,分泌胆汁,但里面不含消化酶,只对脂肪起乳化作用;②是胃,里面含有胃蛋白酶,对蛋白质起到初步消化作用;③是胰腺,分泌胰液,含消化食物的多种消化酶;④是小肠,里面有肠液、胰液、胆汁,能对脂肪、淀粉、蛋白质进行最终消化,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易错点二:不理解血液中物质含量的变化致错
典例:如图中长方形高度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组织处,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情况。试推测甲、乙、丙、丁四种组织中呼吸作用最旺盛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错解】选C
【析错】由于不理解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以及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的特点出错。
【正解】选A 在组织细胞处的氧气浓度低,因此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氧和血红蛋白分离,导致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下降,故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越低,呼吸作用越旺盛。图中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率最低的是甲,因此呼吸作用最旺盛的是甲。
跟踪训练:如图曲线表示人体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其中H为上肢动脉。下列能表示该图含义的正确组合是( A )
①A曲线代表氧在血液中的变化
②B曲线代表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变化
③B曲线代表氧在血液中的变化
④A曲线代表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变化
⑤J表示上肢毛细血管
⑥I表示上肢毛细血管
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③④⑥
【解析】 H为上肢动脉,则I表示上肢毛细血管,J表示上肢静脉。血液流经上肢组织细胞时,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则A曲线代表氧在血液中的变化,B曲线代表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变化。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作用
1. 教材实验原理图
2. 实验原理
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淀粉可被分解为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变色。
3. 实验结果
第一组
试管
A
B
C
步骤
2mL 1%淀粉溶液
1滴体积分数为0.4%的碘酒溶液
2mL唾液溶液
2mL蒸馏水
1mL 5%盐酸溶液和2mL唾液溶液
37℃水浴加热5~10min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第二组
组别
1
2
3
步骤
2mL 1%淀粉溶液
1mL新鲜的唾液淀粉酶溶液
0℃
37℃
70℃
水浴加热5~10min后,加1滴碘液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3. 实验结论
结论一:__唾液__对淀粉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结论二:__温度__会影响酶的催化作用。
结论三:唾液淀粉酶催化的最适温度为37℃。
4. 实验关键点
(1)试管B中加入蒸馏水而不加唾液溶液的原因:与其他试管形成__对照__。
(2)C试管中要加入1mL 5%盐酸溶液的原因:__溶液的酸碱性__有可能影响唾液对淀粉的催化作用;加入1mL 5%盐酸溶液创造了不同的__pH__环境,探究影响唾液淀粉酶作用的外界因素。
(3)实验中温度要控制在37℃的原因:其他条件相同时,__37℃__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唾液中的淀粉酶在高于或低于37℃条件下催化作用都会降低。
观察小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1. 教材实验原理图
2. 实验目的
(1)观察血液在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2)尝试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3. 实验器材
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金鱼、显微镜、培养皿、滴管、纱布、载玻片
4. 实验关键点
(1)实验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选用__低__倍镜观察。
(2)实验操作过程的注意事项:
①选用的小鱼有什么要求?
用显微镜观察时,若尾鳍的色素较__多__,不易观察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情况,所以应该选择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金鱼。
②为什么要用湿纱布把小金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
为了保证小金鱼可以正常呼吸。
③盖上载玻片有什么作用? 展平小金鱼的尾鳍。
④实验结束后要如何处理小金鱼?
将小金鱼放回水中。
典例:根据“用显微镜观察小金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分析并回答问题:
(1)用__湿纱布__把活金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是为了保持小金鱼体表湿润。
(2)观察前,先使小金鱼的尾鳍平放在培养皿上,然后用__低__倍镜进行观察。
(3)在观察实验中,我们寻找毛细血管的依据是__D__。
A.血液流向头部的小血管 B.血液流向尾部的小血管
C.血液流动慢的小血管 D.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小血管
(4)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请判断甲、乙、丙三条血管各属于__B__。
A.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B.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C.毛细血管、动脉、静脉
D.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一、选择题
1. [2018·东莞]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甲处阻塞,最可能发生的是 ( C )
A.胰腺无法分泌胰液
B.胃液无法分解蛋白质
C.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D.吸收氨基酸的功能下降
2. 如图是人体部分消化系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①分泌的消化液能消化糖类
B.②能彻底消化蛋白质
C.③分泌的消化液是胰岛素
D.④是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场所
3. 下列是“消化和吸收”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A.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
B.食物中的维生素C主要在胃部被吸收
C.“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表明,馒头变甜只与唾液的分泌有关
D.蛋白质在胃中初步分解成氨基酸
4. 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间外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B.B点是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C.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腔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小变大
D.C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为0
第4题图 第5题图
5. [2018·包头]图甲和图乙表示某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D )
A.与图乙相比,图甲状态下呼吸深度较浅;ab段(不含a、b两点)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B.与图甲相比,图乙状态下呼吸频率较快,呼吸频率为27次/min
C.图甲中a点、b点肺内气压相等;图乙中d点肺内气压高于c点
D.图乙可反映此人正在进行剧烈运动;cd段(不含c、d两点)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6. [2018·常德]抽取少量甲、乙、丙、丁四人的血液,分别与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混合,观察其血液凝集情况如表所示:(“+”表示凝集,“-”表示不凝集)则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是( B )
甲
乙
丙
丁
A型标准血清
+
+
-
-
B型标准血清
+
-
-
+
A.AB、A、O、B型 B.AB、B、O、A型
C.O、A、AB、B型 D.O、B、AB、A型
7. [2018·昆明]体检时通常要做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如表是某同学体检报告单中血浆和尿液的部分组成成分及含量(g/100mL),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B )
成分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
蛋白质
血浆
0.1
0.03
0.72
7.5
尿液
0
1.8
1.1
0.1
A.尿液中不含葡萄糖是因为葡萄糖不能透过肾小囊内壁
B.尿液中尿素浓度上升是因为大部分水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C.尿液中无机盐浓度上升是因为无机盐不能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D.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一定是因为肾小球有炎症
8. [2018·扬州]如图是人血涂片观察的模式图示,其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D )
A.图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呈双面凹的圆饼状
B.人血涂片因细胞③含有血红蛋白而呈红色
C.图中的②是白细胞,与人的免疫功能有关
D.图中的①是最小的血细胞,有细胞核,能运输氧气
9. [2018·金华]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血液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用曲线表示,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若是O2含量的变化,b代表肺
B.若是CO2含量的变化,b可代表脑
C.若是尿素含量的变化,b代表肾脏
D.若是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b代表小肠
10.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C )
A.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C.心脏中有动脉瓣、静脉瓣和房室瓣,能防止血液倒流
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绒毛,以增加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11.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2、3、4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若乙位于肾脏,血液流经乙后尿素含量下降
B.血液流经甲后氧含量减少
C.血管1是肺静脉,血管3是上腔静脉
D.血管2、4中的血液是动脉血
12.如图,A、B、C、D、E表示与人体新陈代谢直接相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
A.完成A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B.经过B过程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C.C过程可以表示组织内气体交换
D.完成D、E过程的结构单位是肾单位
13.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A、B、C、D表示心脏的4个腔,E、F、G、H表示血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人体血液循环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B.在E、A、B、F内流动的血液是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C.体循环可表示为B→F→组织处毛细血管网→H→C
D.肺循环可表示为C→D→G→肺部毛细血管网→E→A
14.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如图是小明检查时的化验单和血涂片,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医院检验科报告单(部分)
化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RBC(红细胞)
3.8×1012个/L
(4.0~5.5)×1012个/L
WBC(白细胞)
6.8×109个/L
(4.0~10)×109个/L
Hb(血红蛋白)
85g/L
(120~160)g/L
PLT(血小板)
210×109个/L
(100~300)×109个/L
A.根据小明的化验结果,医生建议他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B.血液中最多的是②
C.图中的①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D.图中的③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
15.下列关于人体血液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
A.心脏的左侧流动的是静脉血,右侧流动的是动脉血
B.贫血患者因血液中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过少,导致血液运输氧的能力降低
C.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时,动脉瓣关闭,房室瓣开放,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
D.左手不慎划伤,鲜红色血液从伤口喷射出来,应立即按压远心端止血
16.如图表示人体血液中某物质浓度的变化,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A.如果Y表示血液中尿素的浓度,则C可能是肾静脉
B.如果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则C一定不是左心房
C.如果Y表示血液中氧气的浓度,则C一定不是右心室
D.如果Y表示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则AB段可能是小肠
17.下列是“人体的呼吸”的相关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A.长跑时,体育老师建议我们用鼻吸气、用嘴呼气,必要时可以用嘴辅助吸气
B.吸气时,膈肌收缩,胸腔体积增大
C.在相同时间内,打篮球比慢跑耗氧量大
D.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18.[2018·东营]如图是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c内流静脉血
B.若b为肾小球处毛细血管,则c内流静脉血
C.若b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则c内流营养丰富的静脉血
D.若b为肾小管处毛细血管,则c内流含代谢废物较少的动脉血
19.如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B )
A.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B.②为胃液,对蛋白质起到初步消化的作用
C.③消化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D.X表示大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20.[2018·遂宁]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全过程,必须经过如图所示的①②③等过程来完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
A.图中a代表氧气,组织细胞获得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B.图中b代表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是组织细胞
C.过程②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来完成的
D.过程①是肺换气,就是通常说的呼吸
二、非选择题
21.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处表示在乙试管内应加入__2mL清水__。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有作用”,应选用__甲、丙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__甲__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馒头碎屑中的__淀粉__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了。
22.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代表生理过程,a、b分别代表一种气体。据图回答:
(1)水、无机盐、葡萄糖和膳食纤维中不能通过①过程进入循环系统的是__膳食纤维__。营养物质进入血液后,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__右心房__。
(2)a代表的物质是__氧气__。
(3)排出的尿液中,发现有葡萄糖,则可能是肾单位中的__肾小管__发生了病变。
23.[2018·湘西州]人体器官系统协调配合,才能使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图甲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代谢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从①注水,不会从③流出,是因为存在[__⑥__]__动脉瓣__。([ ]内填数字,横线填名称)
(2)某人吃完鱼肉后,鱼肉中的蛋白质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最终以a的形式被吸收,则a物质是__氨基酸__,完成此过程的主要器官是__小肠__。
(3)b代表氧气,进入血液循环后,最先到达心脏的__A__(填图甲中字母),若被运输到肾脏,最终在肾脏细胞的__细胞质__中被利用。物质c出肺时,肋间外肌和膈肌所处的状态是__舒张__。
(4)d中的__葡萄糖__通过生理过程e,全部进入血液。
(5)在图甲中,B比D的腔壁厚,是因为B中的血液从主动脉泵出流向全身各处,D中的血液从肺动脉泵出流向肺部,这体现了__结构和功能相适应__的生物学观点。
24.[2018·荆门]传统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如表是一个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尿液三个样本中的主要物质含量表(单位:g/100mL),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结构模式图(①~⑥表示结构名称)。根据图和表回答问题:
物质
样本A
样本B
样本C
水
98
90
96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9
0.9
1.1
蛋白质
0.03
7.5
0
尿素
0.03
0.03
1.8
(1)肾脏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根据图分析,肾单位由__③④⑤__(填图中序号)组成。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样品C是__尿液__。
(3)某同学不幸患上较严重的肾病,时常尿血,则此人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__④__]__肾小球__。
(4)表中样本A与样本B的葡萄糖含量均为0.1g/100mL,其原因是__血浆中的葡萄糖成分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时是能全透的__。
25.酶的发现,许多科学家曾经做过一系列实验: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发现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分解,说明酶催化作用具有__专一性__。
(2)毕希纳实验证实了__酶是无生命的化学物质__。
(3)下列关于酶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__BC__。
A.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B.酶有催化作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C.科学的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26.小柯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其实验过程及结果如表:
组别
A
B
C
试管内
依次加入物质
1mL唾液
1mL唾液
1mL唾液
1mL盐酸溶液
1mL蒸馏水
1mL氢氧化钠溶液
2mL淀粉溶液
2mL淀粉溶液
2mL淀粉溶液
水浴10min
37℃
37℃
37℃
各滴入2滴碘液后的现象
变蓝
不变蓝
不变蓝
(1)B组实验不变蓝的原因是__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完全分解__。小柯观察到C组也不变蓝,认为氢氧化钠对酶的活性没有影响。老师提示他:“氢氧化钠会影响酶的活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C组没变蓝?小柯进一步分析并做出猜想。
猜想一:氢氧化钠变质。
猜想二:氢氧化钠与碘发生了化学反应。
……
(2)小柯按图甲实验,看到溶液变红,认为氢氧化钠没有变质。小常认为他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__氢氧化钠变质产生的碳酸钠也能使酚酞变红__。
在小常的建议下,小柯按图乙实验,溶液中没有沉淀产生,从而排除了猜想一。
(3)在原来C组实验基础上,只要继续__滴加碘液直到出现蓝色__(写出操作和现象),就可以证明猜想二正确。
27.如图甲表示淀粉的消化终产物a进入血液和组织细胞的过程及部分相关的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a进入组织细胞后,在b的参与下被分解成CO2和水,并释放能量,该生理过程属于人体的________作用。
(2)正常情况下,d、e、f三种成分不含a的是________,e进入血液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
(3)在同一时刻测定某器官动脉和静脉血液内a、b、c三种物质的含量,其相对数值如图乙所示,该器官是________。
(4)有些药物常被封在淀粉制成的胶囊里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以上活动之所以能顺利进行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调控作用来实现的。
答案:(1)呼吸 (2)f 肾小管的重吸收 (3)肺 (4)胃内不消化淀粉 (5)神经系统
28.下图是人体和哺乳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的消化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氨基酸被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后由________________系统运送到各组织细胞。
(3)氨基酸进入组织细胞后,在组织细胞内发生了一系列转变,有些能重新合成人体特有的蛋白质,还能有哪些转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哪些过程需要酶的参与?(填图中的序号)________。
(5)图中哪个过程可以让组织细胞获得能量?(填图中的序号)________。
答案:(1)胃液、肠液、胰液 (2)血液循环 (3)还可以转化为糖类和脂肪,或氧分解供能
(4)①③ (5)③
29.如图为人体部分血液循环示意图,数字表示人体内的某些器官或结构。请分析回答:
(1)血管[3]内的血液只能按箭头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的原因是该血管内有______________。
(2)血管[5]比[4]内血液中大分子物质浓度明显升高,这与___________作用有关;[7]比[6]内血液成分含量明显减少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等。
(3)某同学患急性肠炎,在其血常规化验单中,明显变化的项目是_______。若给该同学静脉注射消炎药,则药物首次到达病灶共经过心脏的右心房次数为_______次。
答案:(1)静脉瓣(瓣膜)
(2)肾小球的过滤 氧、无机盐、尿素
(3)白细胞(WBC) 1
30.如图所示是一位肾衰竭的病人进行肾透析治疗的情景。请回答:
(1)当病人血液流经透析管时,其中的废物就会通过半透膜扩散到膜外透析液中去。此过程相当于尿液形成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过程,其中透析中透析管相当于肾单位中的_______。
(2)透析废液与新鲜透析液相比,水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废物增多了。
(3)病人的血液要从_______血管引出,经过透析的血液再由_______血管流回人体内。
答案:(1)肾小球的过滤 肾小球
(2)增多 无机盐 尿素
(3)动脉 静脉
31.你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吗?请回顾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血管在鱼的身体各个部位都有分布。选择尾鳍作为观察的部位,是因为尾鳍有_______的特点,适于在显微镜下观察。
(2)如图是小鱼尾鳍在显微镜下的两个视野,能观察到血液流动情况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图甲 B.图乙 C.图甲和图乙 D.都观察不到
(3)若视野中的血流方向为从右向左,则血流速度较快的血管是[ ]_______,红细胞单行排列通过的血管是[ ]_______。
(4)该实验用到的是小鱼活体,要使小鱼离开水短时间内不至于死亡,需要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薄而透明 (2)B
(3)4 动脉 3 毛细血管
(4)用湿润的棉花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分包裹起来
32.如图所示是人体内某化学反应的图解,其中英文字母代表物质,数字表示反应前、中、后过程。
(1)图中代表酶的是_______,作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1和2过程可以反映出酶具有_______性,作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D代表脂肪,那么E、F则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A 反应前后物质本身没发生变化
(2)专一 在B、C、D物质同时存在时,只催化D物质发生反应
(3)甘油、脂肪酸
33.如图所示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解。请仔细观察、分析后,回答问题。
(1)图中实线表示的血管中流动的是_______血。
(2)人体遍布全身的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是由_______和_______构成的。
(3)血液由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_____。
(4)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___,这种结构保证了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
(5)某人不幸被重物压伤,失血过多,急需输血。经过化验,他的血型是B型,可以给他输血的血型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动脉 (2)血浆 血细胞
(3)体循环 (4)瓣膜 (5)B型和O型
34.为探究食物中的蛋白质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40只幼鼠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以糖(淀粉)、脂肪、无机盐和水进行饲喂,B组以A组的食物加上牛奶进行饲喂。20天时A组食物中加入牛奶,B组食物中除去牛奶。如图是40天内的实验结果。试分析作答:
(1)该实验所检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采用幼鼠而不用成年鼠进行实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组均用20只而不用一只幼鼠实验,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蛋白质(或牛奶)对鼠的生长发育有影响
(2)幼鼠生长发育较快,实验效果明显
(3)如果用一只鼠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一旦这只鼠发生意外,将使实验无法继续,样本多,实验结果更可靠
35.人体的各系统都由多个器官组成,每个器官各具功能,协同完成相关生理活动。如图是人体部分器官组成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器官甲、乙、丙、丁均属于人体 系统。
(2)健康人在进餐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会上升,随后器官丁中内分泌腺分泌的 也会增多,促进葡萄糖合成糖元储存到 (用图中器官编号表示),起到调节人体血糖浓度作用。
(3)图中器官甲分泌的胆汁,流入胆囊浓缩和贮存。人体如因胆结石或胆囊炎做胆囊切除手术,术后短期内对病人生活有一定的影响。请你对病人的饮食提出合理建议并说明理由。
答案:(1)消化;
(2)胰岛素;甲;
(3)脂肪在人体内主要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储存在皮下,摄入过多可致肥胖和动脉粥样硬化。肝炎病人的肝功能受损,胆汁分泌不足,影响脂肪的消化,因此肝炎病人不宜吃含油脂类较多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