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细菌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细菌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2、能力目标:通过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细菌发现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重难点:
重点: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难点:细菌的生殖。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夏天吃剩的肉汤过一段时间会变质,我们知道是因为里面有了细菌,那么,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呢?最初,微小的细菌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二、新课预习
一 细菌的发现
1.17世纪后叶,荷兰人 制作了显微镜,观察了多种微小的生物,这些小生物呈杆状、螺旋状或球状。从此世人知道了细菌的存在。
2.19世纪中叶,法国科学家 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证明了引起肉汤的腐败的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
3.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 ”。
二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1.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只有借助高倍显微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形态。根据细菌外部形态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球形的叫作 ;杆形的叫作 ;有些弯曲的或呈螺旋形的叫作 。有些细菌虽然相互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是每个细菌都是 生活的。
2.细菌的结构
细菌具有 、 、 等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 。这样的生物称为 。此外,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 ,有些细菌有 。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三 细菌的生殖
1.细菌是靠 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
2.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 ,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三、合作探究
完成下列问题:
细菌的发现:
(1)第一个看到细菌的人是谁?被称作“微生物学之父”的又是谁?
(2)巴斯德通过著名的“曲颈瓶实验”向世人证明了什么?
细菌的形态、结构:
⑴细菌有哪几种形态?它们是群居生活的吗?
⑵细菌的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⑶你能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吗?请说出你的根据。
3、细菌的生殖:
(1)细菌的生殖方式是什么方式?
细菌无处不在的原因是什么?
四、拓展创新
1、植物的营养方式是什么?试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与植物有什么区别?
2、细菌的芽孢是生殖细胞吗?为什么?
五、测评达标
《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