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2张PPT。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一节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会考标准要求迪亚士、哥伦布开辟的新航路
新航路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好望角1488年(葡)迪亚士新航路的开辟好望角AmericaAmericaAmerica1492年(意)哥伦布-(西班牙国王支持) 新航路的开辟好望角麦哲伦海峡 1519-1522年(葡)麦哲伦 (西班牙国王支持)新航路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引起了“商业革命”
引起了“价格革命”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各个地区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改变了人们的经济生活
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
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
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高考题目欣赏(00年春季)开辟新航路所带来的后果中,不包括 A、西、葡两国扩大了资本 B、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削弱 C、扩大了欧洲与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的衰落
(05江苏历史)新航路开辟引起了所谓的“价格革命”。下列关于“价格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金银价值下降,物价上涨 B.引起了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 C .扩大了世界各地区间的交往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阅读与思考第二节 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会考标准要求①英国崛起的原因
②英国殖民霸权的确立
③殖民扩张的方式和影响 英国崛起的原因采用“重商主义”政策
圈地运动的推行
殖民争霸战争的胜利英国殖民霸权的确立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
七年战争胜利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殖民扩张的方式和影响方式
掠夺
屠戮
不平等贸易
贩卖奴隶
影响
对欧洲
对被殖民地区
对世界第三节 “蒸汽”的力量会考标准要求 ①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②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的重大发明
③工业革命的影响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前提)
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资金、市场)
圈地运动的进行(劳动力、市场)
手工工场的发展(技术)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的重大发明棉纺织业
手摇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
自动织布机、轧棉机
动力
万能蒸汽机(联动式蒸汽机)
交通运输
汽船、蒸汽机车工业革命过程开始于英国的棉纺织业领域:
约翰?凯伊发明“飞梭”,1733年取得专利(左图)
哈格里夫斯在1765年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右图)工业革命期间四项重大发明1769年,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左图)
1779年克伦普顿发明了走锭纺纱机,人称“缪尔机”或“骡机” (左下图)
牧师卡特莱特在1785年发明了水力织布机(下图)
水力织布机的出现导致了第一批真正的工厂的诞生动力问题:
詹姆斯?瓦特(左图)发明了“万能蒸汽机”(右图),并于1789年获得了专利
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掌握将热能转化为机械推动力的手段,这是人类对自然能源的利用史上的一次革命 其他方面:
铁、钢和煤的大量生产
运输设施的改进
通讯联络、信息传播方面的进步
图(从左至右依次为):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的蒸汽机车;美国人富尔顿的汽船。工业革命的影响改变了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
促进新兴城市的产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人口的职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推动经济发展,使英国实力大大增强
推动民主化和法制法改革,使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
殖民主义兴起高潮,导致世界市场形成
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高考题目欣赏(2002年文综)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开始于英国,18世纪末向外扩展
B、一些国家的工业革命主要是靠从英国引进技术进行的
C、它使各国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D、英国由此成为“世界工厂”
概括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联系中国近代史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第四节 走向整体的世界会考标准要求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标志和发源地
③爱迪生、贝尔、本茨与莱特兄弟的重大发明
④垄断组织出现
⑤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一体化的影响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前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下来,出现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
条件
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国际货币的出现
大量积累的资本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标志和发源地发源地和“中心”
美国和德国
标志
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能源
电、石油
交通
汽车、飞机
新兴工业和新材料
汽车、石油、化学,塑料、绝缘材料、人造纤维
电信
有线电报、无线电报、电话
农机
汽油拖拉机等机械化设备爱迪生电影放映机 留声机 炸药诺贝尔四、垄断组织出现原因
伴随工业的大发展,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影响
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加剧了对市场的争夺,西方大国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五、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一体化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基本完成一体化过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世界一体化(见下页)世界连接为一体即世界现一体化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促进: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电信工具的创新。
表现(含义)
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影响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形成,全球性文化交流扩大,资本主义工业国和亚非拉国家之间经济差距扩大,资本主义列强间矛盾加剧
评价
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