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11-16 17: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祖国统一大业第22课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问题之源澳门问题由来统一之策一国两制的构想统一之路香港回归两岸关系的发展台湾问题由来香港问题由来澳门回归重点新界 ?1、1842年8月,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被迫和英国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2、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再次战败后与英国签订 《北京条约》,将九龙司割让给英国。?3、1898年,在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英国又趁火打劫,迫使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租期99年,即到1997年。1842《南京条约》1860《北京条约》1898《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问题的实质就是国家主权问题dang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借口到岸上晾晒货物,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清政府签定《中葡友好通商条约》,正式强占了澳门地区。一、统一之由:港澳台问题的历史由来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1557年葡萄牙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1887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北京条约》1842《南京条约》——香港岛1860《北京条约》——九龙1898《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新界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港澳问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思考①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第一次公开宣布“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又称“九条声明”,实际上已包含了一国两制的内容使“一国两制”构想具有了法律效力② 1981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③ 80年代初邓小平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④ 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这一构想。明确“一国两制”形成过程统一之策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1.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 第一次公开
宣布“和平解
决”台湾问题。统一之策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2.1981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
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九条声明”实际
上已包含了一国两制的
内容。统一之策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3.80年代初邓小平明确提出“一国两制”
伟大构想;统一之策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3.80年代初邓小平明确提出“一国两制”
伟大构想; “一国两制”构想具
有了法律效力。4.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探究之一:
“一国两制” 构想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个伟大的构想?一国两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大 陆港澳台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前提和核心主体补充不会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香港回归
1982年
中英首次谈判
英方:提出主权换治权
中方:主权没商量
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82年9月)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英国同意于1997年归还香港。
香港回归仪式( 1997年7月1日)(1)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前提)(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关键)(3)香港同胞的愿望(群众基础)有利条件:澳门的回归八七声明澳门回归
1987年4月13日,中葡两国在北京签订《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两个附件。联合声明说,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凼仔和路环)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你可知“妈阁”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澳门的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到了母亲的怀抱……统一之望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隔绝(1949-1979)暖风(80至90年代)寒流(90年代)契机(2005-) 从1958年秋冬一直延续到1979年元旦,此战整整
打了20年。 1958年8月23日,我前线部队近500门大炮一起开
火,不到一个小时就打了近两万发炮弹。这次炮击被
新闻界形容为“万炮轰金门”。 隔绝(1949-1979)1979年 两岸停火中央政府提倡两岸直接实行“三通” 1987年开始,台湾
当局允许居民到大陆探
亲,并在经济、文化方
面进行交流。暖风(80-90年代)汪辜会谈暖风(80-90年代)1993年4月27日,举世瞩目的“汪辜会谈”在新加坡海皇大厦举行,
会谈前汪道涵与辜振甫握手。寒流(90年代)契机(2005-)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契机(2005-)国民党副主席江炳坤
—“经贸之旅”国民党主席连战
— “和平之旅”契机(2005-)亲民党主席宋楚瑜
—“搭桥之旅”新党主席郁慕明
—“民族之旅”契机(2005-)台







动契机(2005-)1、1979年 两岸停火中央政府提倡两岸直接实行“三通”;
2、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允许居民到大陆探亲,并在
经济,文化方面进行交流;
3、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4、1993年,举行“汪辜会谈”;
5、2005年,连战、宋楚瑜大陆行、
胡锦涛提出“四点主张”、
全国人大通过《反对国家分裂法》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1)台独势力狂獗;
(2)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和平统一台湾的阻力:  我们在台湾问题上应坚持怎样的立场呢?想一想胡锦涛发表的对台讲话: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我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平统一台湾,但
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结论:祖国统一大业,最终必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