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凝固的音乐 ---漫步中外建筑艺术 课件(66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18凝固的音乐 ---漫步中外建筑艺术 课件(66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4-16 19:3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6张PPT。凝固的音乐—— 漫步中外建筑艺术目 录二、神圣的庙堂建筑四、亲切的居民建筑三、静穆的陵墓建筑一、壮丽以重威---宏伟的宫殿建筑中国明、清
故宫法国
凡尔赛宫镜厅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美国白宫英国白金汉宫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1979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故宫先感受一下故宫;北京故宫全景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永乐四年),1420年(永乐十八年)基本竣工,历时14年,是明成祖朱棣始建,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建。明初主持设计者蒯祥。 北京故宫午门 故宫有4个门,正门名午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文物 小结:
故宫建筑的风格:
对称布局、庄严规整、主次有别、礼制色彩凡尔赛宫镜厅(17世纪) 阿尔杜特·芒萨尔(法国) 凡尔赛宫建筑的风格:
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
内部金碧辉煌,豪华非凡
外部园林是人工雕琢的,极其讲究对称和几何图形化。 思考;中外宫殿建筑风格的异同?
同:规模宏大、巍峨壮丽、布局严整,烘托皇权。
异: 故宫:故宫房屋宫殿等建筑很多,有高大的围墙及护城河围绕,总体呈长方形。
凡尔赛宫:凡尔赛宫园林面积比建筑面积大很多,宫殿呈对称几何图案。二、宗教艺术的杰作——
神圣的庙堂建筑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公元前447—前432年)希腊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的艺术风格是什么?
here造型单纯、美丽和谐、雕刻精美、形态稳重,具有特殊的单纯、明朗和愉快的性格。Text
here沙特尔大教堂(1194—1269年) 法国观看总结:哥特式建筑的特点飞扶壁束柱。也就是把高高的柱子,紧靠在一起,而这些束柱往往没有柱头,是许多细柱从地面直达拱顶,成为肋架。尖肋拱顶。其实,也就是尖房顶,是从罗马式建筑的圆筒拱顶改进来彩色玻璃从外形上看
可以总结为四个字:
尖!长!大!花!
尖:尖形拱门!尖塔高耸!尖肋拱顶!
长:束柱修长!
大:大窗户!
花:花窗玻璃!思考:天坛的用途是什么?中国天坛祈年殿
(明、清)祭天
求雨
祈祷丰年祈年殿坐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古松环抱,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它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居着核心位置。同时,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坛庙建筑。其设计之精、建筑之巧、风格之奇,在世界古建筑中实属罕见。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处处运用寓意和象征的艺术手法,反映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青海瞿昙寺同学们去在去寺庙时,会不会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小结:
中国寺庙往往是“深山藏古寺”,有种超然忘我的气质。通过层层递进的群殿,让你感受的欢喜、力量和心安,比起西方讲求的原罪和天堂,更重要的是过好现在,这就是中国寺庙的魅力。
西方的教堂是单独一栋的,内里挑高,布满玻璃画,壁画,描绘圣经故事…给人塑造了一个天堂的模样;
对中国的故宫和西方的教堂的建筑实例进行分析,说说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的主要区别在哪里?1、建筑材料:
中国:木 西方:石头
2、空间格局:
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
3 建筑造型:
中国;屋面一般都做有明显的曲线,屋顶上部坡度较陡,下部较平缓.
西方;柱式。
课后作业:
1、古埃及的金字塔是干什么用的?
2、在我们浛洸拍一张你喜欢的建筑。并说说喜欢的原因?三、追求生命的永恒——
静穆的陵墓建筑秦始皇陵明十三陵Text
here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昌平县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北京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
四、我爱我家—— 亲切的民居建筑庭院窄巷福建土楼主要分布在闽西、闽南的永定、南靖一带。楼内凿有水井,备有粮仓,如遇战乱、匪盗,大门一关,自成一体,万一被围也可数月之内粮水不断。加上冬暖夏凉、防震抗风的特点,土楼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
福建的土楼居民 土楼民居以种姓聚族而群居特点和它的建造特色都与客家人的历史有密切相关。客家人原是中原一带汉民,因战乱、饥荒等各种原因被迫南迁,至南宋时历近千年,辗转万里,在闽粤赣三省边区形成客家民系。在他们被迫离乡背井,流离他乡的过程中,经历了千辛万苦,许多困难都得依靠自己人团结互助、同心协力去解决,共度难关。客家人为躲避战乱来到了深山,但是在这里他们仍然为战争和械斗所困扰,因此他们建立了巨大的土楼作为防御敌人的碉堡。他们每到一处,本姓本家人总要聚居在一起。这样也就形成了客家民居独特的建筑形式——土楼。    由于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大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蒉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 匈牙利霍洛克乡村教堂及民居
这是一座最壮观的罗马高架渡槽桥之一。由阿格里帕兴建于公元前19年。它在瑞姆兰斯附近穿过峡谷,把水引进尼姆。罗马人采用了实用的史前希腊建筑术,但希腊的建筑准则对于兴建高架渡槽并不总是那么适用,于是,他们在渡槽上还添加了巨大的桥拱。该桥拱长273米,高49米,分为三层,最大的桥拱跨度为20米。除了最高层外,其他的石料砌筑没有用泥灰浆。整个渡槽架桥长5(公元前19年) 阿格里帕(古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