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一、选择正确答案。(填序号)(1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A.偏辟 欧州 惊弓子鸟 忘而生畏 京天动地
B.缠饶 载判 停台楼阁 金壁辉煌 童叟无期 五采宾纷
C.在见 公圆 粼次栉比 震耳欲聋 左过右盼 目登口呆
D.领袖 坚强 琴弦 机冀 小辨子 夜慕降临
2.在下列诗句、成语中,“日”字的意义相同的是( )。
①锄禾日当午②日久见人心③千里江陵一日还④夜以继日⑤王师北定中原日⑥日出江花红胜火
A. ①⑥ B. ②⑤ C. ①④ D. ③⑤
3.“自由地读书 有乐趣, 常常能因书中某一隽永的句子而 ,并对人生某一方面产生一种难得的顿悟。”句中应填的一组关联词是( )
A.即使 也 茅塞顿开 B.不仅 还 心有余悸
C.不但 而且 豁然开朗 D.虽然 但是 融会贯通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门口有一个专卖汽水和饮料的小摊。
B.增加质量是当前生产中的主要任务。
C.他们两个一路同行,一直走到十字路口才互相告别、相互分手。
D.生态平衡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破坏它,实际上是危及人类自身。
5.下面按要求改写的句子,不正确的是( )。
A.“蜜蜂在花丛中飞。”改成拟人句:“蜜蜂在花丛中轻歌曼舞。”
B.“挑山工对我说:‘我家住在山脚下,天天挑货上山。’”改成转述句:“挑山工对我说,他家住在山脚下,天天挑货上山。”
C.“今天很热。”改成比喻句:“今天像夏天一样热。”
D.“他家房间很小。”改成夸张句:“他家房间只有巴掌大。”
二、请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我们播下的种子有什么理由不在自己学生身上开花结果呢?(改为陈述句)
2.天真冷呀,孩子们穿着棉衣和手套在街上燃放鞭炮。(修改病句)
3.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改为双重否定句)
4.雨点落在我的脖子上。(改为拟人句)
5.往事桩桩件件,历历在目,那是我们记忆仓库里一颗颗流光溢彩的珍珠啊!(缩句)
三、根据语境默写诗句。(12分)
1.《两小儿辩日》中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他的理由是: (
(用原文回答)(2分)
2.人非生而知之者, ? 《师说》
3.一鼓作气, , 。 《左传》
4.在 的日子里,在 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 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 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5.《元日》中描写放鞭炮、饮酒迎接新年的诗句是“ ”。
你还知道我国哪些传统节日?以及描写这些节日的诗句?括号里写节日,后面写诗句。(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一单元课文学习中,我通过学习朱自清的《 》 ,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能写一句相关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先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9分)
无( )无( ) 语重( )( ) 狂风( ) ( )
专( )致( ) ( )( )学步 ( )无虚( )
1.成语“__________________ ”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
2桃花心木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会枯萎?
3.礼堂里__________________ ,灯火辉煌,充满着喜庆的气氛。
五、语言理解及运用。(2分)
1..经过一场激烈的争论之后,作家对厨师说:“你没有从事过写作,因此你无权对本书提出批评。”厨师反驳道:“岂有此理!我这辈子没下过一个蛋,但我能尝出炒鸡蛋的味道。母鸡能吗?”
(1)厨师答话的言外之意是: (1分)(2)请你学习厨师反驳一下作家: (1分)
六、 阅读理解(27分)
(一)学弈(8分)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 )二人弈,其一人(?????????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 )将至,思(???????? )而射之。虽与之(?????? ),弗若之矣。为是其( )弗若与?曰:非然也。
1.在括号里正确地填上课文的内容。(3分)
2.解释加点的字。(2分)
弈: 惟:
弗: 为:
3.本文选自 ,讲了两个人向弈秋学下棋,因为他们的
不同,所以学习的结果也就不同,从中我们明白了 的道理。
(二)北京的春节 (6分)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1.文中具体介绍除夕的活动分别是
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从“除非”“必定”中我体会到
(2分)
3.文中画线句子表明作者从香味、 和 几方面细腻描写了人们欢庆除夕,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红火热闹。
读完这段话,不禁让我们想起王安石的诗句:
(1分)
(三)阅读《敬重卑微》做题(13分)
(1)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
(2)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3)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4)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 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5)( )没有抱成团的智慧,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 )会全军覆灭。
(6)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7)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8)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tī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1分)
2、在(5)、(8)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3、将“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改为不含问号的句子,但意思不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4)、(5)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第(4)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句相照应。(2分)
第(5)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结合短文内容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没的行为体现了________和_______这样两种精神(4分)
5、回答问题:“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你想起了相关的哪些人、哪些事?请选一个方面,用简要的几句话写下来。(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
每个人总有难忘的第一次,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印象深刻的第一次?选取
最深刻的一个“第一次”写下来,写的时候要写清楚“第一次”经过,还要说出当时
自己的真实感受或受到的启示。题目自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