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 机械与人 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36分)
1.关于简单机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就越快 B.定滑轮不仅能改变力的大小而且能改变力的方向?
C.使用滑轮组不仅省力而且省功 D.做功越多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高????????
2.下列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人拎着书包使书包沿水平匀速运动 B.?人用力将弹簧压?????????
C.?人用力推一块大石头但没有推动???????????????? D.?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3.某人用20N的力将重为15N的球推出去后,球在地面上滚动了10m后停下来,球在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手对球所做的功为(??????)
A.?200J?????????????????????????????????????B.?150J????? C.?0J????????????????????????????????????D.?350J
4.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500N的物体在4s内匀速提升了2m,若每个滑轮中4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端的拉力F为270N????????B.?拉力F的功率功为270W????????
C.?额外功为160J????????D.?有用功为1080J
5.如图所示是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固定在 O 点,另一端系住运动员,运动员从 O 点自由下落,到 A 点处时弹性绳自然伸直,B 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 性绳对运动员拉力相等的点,C 点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忽略空气阻力),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 O 点到 C 点运动员的速度一直在减小?????????????B.?从 O 点到 C 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一直在增大
C.?从 O 点到 C 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一直在减小?????????D.?从 O 点到 A 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不变
6.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所用滑轮质量均相等,用它们分加紧将所挂重物在相等时间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相同高度.若G1=G2 , 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 , 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和P2 , 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和η2(忽略绳重和摩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F1>F2 η1=η2 P1=P2 ????? B.?F1<F2 η1>η2 P1>P2
C.?F1>F2 η1<η2 P1<P2???????????????????????D.?F1<F2 η1<η2 P1<P2??????????????????????????????????
7.两个相同的篮球,表面潮湿,从不同高度自由落至同一地面,留下的印迹如图所示.关于初始时篮球的重力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落在a处的大????????????????????B.?落在b处的大????????????????????C.?两个一样大????????????????????D.?无法比较大小
8.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相等
B.?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C.?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不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不相等
9.为了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此实验还可以探究动能与高度的关系
B.球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时,水平面对小球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C.球从高处滚下来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由实验可得出结论:质量相同时,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10.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提水桶的力没有做功
B.?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
C.?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
?D.?挂钩上的书包静止时,书包受到的拉力做了功
11.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两个滑轮组,分别将重力为G1、G2的两个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G1>G2 , 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分别为W1、W2 , 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W1>W2? η1=η2??????????B.?W1>W2? η1<η2???????C.?W1=W2? η1>η2 ??D.?W1>W2? η1>η2???????
12.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小球从斜面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撞击静止与水平木板上的木块(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增大
B.?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和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若木板的表面光滑且足够长,则被撞击后的木块所获得的动能将保持不变
D.?小球在斜面上下滑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13.下列因素中对机械效率没有影响的是( )
A. 机械部件之间的摩擦 B. 机械自身的重力
C. 容器的重量 D. 机械功率的大小
14. 杠杆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阻力越大,动力一定越大
B. 阻力臂越短,动力臂一定越长
C. 当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一定越小
D. 动力臂和阻力臂一定是相互垂直的
15. 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调整完毕后,在杠杆两侧分别挂上不同个数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经过多次这样的实验后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下列操作中,能帮助他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
A.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 B.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
C. 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 D. 增加钩码个数,再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机械的效率越高,做功一定越多
B.机械效率低的机械做功少
C.使用任何简单机械都不省功
D.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办法是增加滑轮的个数
17.轮组经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 ( )
A.有用功减少,总功减少
B.有用功增加,总功增加
C.有用功不变,总功不变
D.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
18.一根绳子绕过滑轮一端挂在重物G上,手执另一端,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提起重物,则( )
A. F1较大 B. F2较大
C. F3较大 D. 三个力一样大
二、填空题 。(每空2分,共20分)
1.一个小朋友从滑梯上自由滑下感觉到屁股有点热,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机械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神州六号飞船发射升空时,其重力势能________?,动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如图所示,木箱重1000N,当它沿水平面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600N,用滑轮组使木箱沿水平面以0.1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20s.若绳重、滑轮重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则水平拉力F的大小为________N.假设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拉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W.
4.甲站在0.5m/s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乙站在0.7m/s匀速下行的自动扶梯上.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该时刻甲的重力势能________?乙的重力势能,甲的机械能________?乙的机械能、(大于/等于/小于).若此时上行的扶梯突然停止运动,甲会向前倾,原因是________?.
5.如图所示,工人通过动滑轮把50kg 的水泥从地面缓缓提升到4m高的楼顶,所用拉力为300N,此过程中机械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J,机械效率约为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每空2分,共22分)
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关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
次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的高度/m
绳端的拉力/N
绳端移动的距离/m
机械效率
1 4 0.10 1.8 0.3
2 6 0.10 2.5 0.3
3 6 0.15 2.5
(1)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竖直向上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二次实验中,2s内钩码上升的高度为0.1m,则它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m/s.
(3)第三次实验中,绳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4)分析比较第一、二两次实验数据,有用功W有1________W有2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________η2(两空均选填“>”“=”或“<”).由此可知,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四、计算题。(22分)
1.(10分)如图所示,工人利用滑轮组将沙子从地面提升到距地面6 m高的三楼,沙子的质量为50 kg,装沙子的桶的质量为8 kg,动滑轮的质量为2 kg,工人匀速拉绳子的力为300 N。(忽略摩擦和绳重,g取10 N/kg)求:
(1)工人做的总功。
(2)工人做的额外功。
2.(12分)环保部门为了保持声调的清洁,环节洒水车常在主干道进行洒水保洁.已知洒水车自重5吨,满载时装水10吨,共有个轮胎,在某水平直线路段匀速行驶,其受到的摩擦力是其总重力的0.1倍,当汽车满载且未洒水时,g取10N/kg.求:
①洒水车与水共重多少牛顿?
②洒水车在3分钟内行驶1440米,洒水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B 3.C 4.B 5.D 6.A 7.B 8.A 9.B 10.B 11.D 12.C 13.D 14.C 15.C
16.C 17.D 18.D
二、填空题
1.减小
2.增大;增大 3.200;75
4.小于;小于;甲具有惯性
5.2000;83.3%
三、(1)匀速
(2)0.05
(3)0.45;80%
(4)<;<;增加物重
四、
1. 解:(1)由图知,n=2,拉力端移动的距离
s=2×6 m=12 m,
拉力做功:
W总=Fs=300 N×12 m=3600 J;
(2)∵忽略摩擦和绳重,
∴W额=(G桶+G动)h=(m桶+m动)gh=(8 kg+2 kg)×10 N/kg×6 m=600 J。
2.①洒水车与水的总重力:
G=(m车+m水)g=(5×103kg+10×103kg)×10N/kg=1.5×105N;
②洒水车在某水平直线路段匀速行驶,
则牵引力F=f=0.1G=0.1×1.5×105N=1.5×104N,
洒水车在3分钟内做的功:
W=Fs=1.5×104N×1440m=2.16×107J,
洒水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P= = =1.2×105W.
答:①洒水车与水共重1.5×105N;②洒水车在3分钟内行驶1440米,洒水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1.2×105W.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