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
一、俄国的发展史:
偏僻的小乡村----12世纪_______公国----13世纪受_____统治---1480年独立
---16世纪中央集权的________________国家
---1689年彼得一世改革,学习西方,开始领土扩张。
二、1861年改革(亚历山大二世):
1、原因:(1)_______严重阻碍了俄国__________的发展
(2)___________进一步暴露了________的弊端,激化了国内矛盾.
2、目的:巩固____,缓和_________,避免______;增强国家实力。
3、改革内容:(1)______获得人身自由;
(2)还能通过_____的方式获得一块“份地”;
(3)解放后的农民仍归“______”管理。
4、评价:
(1)实质:是________和_____勾结起来对_____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
(2)积极作用:1)是一场___________的_________改革。(性质)
2)缓解了________,走上了_________发展道路,
对实现_________起积极作用。
(3)不足:_______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
___________没有发生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_______步伐依然缓慢。
第15课 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美国内战:1861-1865)
一、原因:
1、独立后,美国南北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矛盾:
北部_________________ VS 南部_________________
2、“西进运动”:美国__________的过程;激化了____________。
二、经过:
1、导火线:1860年_______当选总统.
2、爆发:1861年4月,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动叛乱。
3、转折:1862年______政府颁布《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4、结果:______胜利(1865年)。______遇刺身亡。
三、意义:
1、美国第二次_____________革命;
2、废除了________,实现了美国南北____________的统一,
为_____________发展扫清了障碍;
3、为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___________国家奠定了基础。
第16课 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日本明治维新:1868)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1、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幕府统治(政治背景)
2、_____的反抗( 阶级背景)
3、__________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经济背景)
4、________________——外因
5、____________的胜利——前提条件
二、明治维新的措施:
项目 内容 目的
政治 ______________ 加强______________
经济 (1)学习______,发展___________(2)允许____________和_____ 发展___________
军事 实行________,建立_________ 为___________创造条件
文化 提倡“_________”,实行强制性_________ 发展____________
法律 1889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评价明治维新:
1、日本摆脱了__________,走上了独立发展___________的道路。
很快成为______强国。
2、为亚洲国家一些立志摆脱落后状况、实现民族振兴的人们提供了某些经验。
3、日本___________势力仍然很大。
4、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_________抬头,走上_______________之路,
成为新兴的____________国家,威胁_______和平。
第17、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
1、__________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加强。
2、__________的新突破为新技术革命准备了条件。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现:1、______的广泛应用(主要特征);
2、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创制和使用;
3、_______________的发明(电讯事业的发展).
三、电力的广泛应用:
1、有关电的发明:
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
1866年(德国)西门子制成了自激式__________;
1870年(比利时)格拉姆发明了__________;
2、“发明大王”__________:
人类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发明家;
一生共有_______项发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1)人类进入______时代_;
(2)促进工业部门尤其是_________的发展,使人类进入____时代;
(3)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到来标志着现代工业的崛起。
三、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和使用:
1、发明:1885年德国人_______设计制造出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_____。
2、普及:(1)1913年美国人________在汽车生产中使用了______装配工艺,
大幅度提高了_____,降低了______。
(2)1903年美国人_____兄弟研制成功的现代意义上第一架_____。
四、新通讯手段的发明(电讯事业的发展):
1、1876年苏格兰人贝尔试通________成功;
2、1899年意大利人马可尼试拍____________成功。
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划分两个不同时代的革命:
1、经济上:人类进入______时代;出现_____和___________,
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增强,_____和_____高度集中。
2、政治上:先进资本主义国家进入________________时代;
开始调整政策,缓和矛盾,使社会稳定。
3、文化上:西方国家开始走上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道路;
文化水平上升,精神生活亦更丰富多彩。
4、不足:没有根除_______________的弊端;
贫富差距悬殊;强国对弱国的侵略、瓜分、掠夺加剧。
第19、20课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19世纪末20世纪初)
和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19世纪末20世纪初
1、_____矛盾:普法战争的结果
2、_____矛盾:巴尔干问题
3、_____矛盾:世界市场、殖民地问题
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1、帝国主义的焦点:________________
2、同盟国:____、_____、______
3、协约国:____、_____、______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7.28--1918.11.11
1、原因: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发展迅速;_____发展相对缓慢。矛盾激化。)
直接原因(导火线):___________事件
2、一战的三条战线:西线:___、____、___对____作战(主要战场:欧洲)
东线:___对___、_____作战。
南线:巴尔干战场,_____对____、__________作战。
3、一战的主要战役:
(1)马恩河会战:1914.9(巴黎北部)英法联军 VS 德军大会战。
(2)凡尔登战役:1916,英法联军 VS 德军(一战的转折点)
(3)索姆河战役:1916
(4)日德兰海战:1916.6,协约国海军打败德国海军。
4、一战的结束:1918.11.11,_________战败,_________战胜。
5、一战的性质:_______国家之间为争夺______和________而进行的战争。
6、一战的影响:
(1)战争波及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战火燃遍___、___、___三大洲。
(2)战争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俄、德、奥匈、土耳其、英、法、意
(3)战争引起革命: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和退出大战——加速了大战的结束;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遇不公平的待遇,引发五四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