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检测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检测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17 06:4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选择题
1.201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署60周年纪念日当天,美国、韩国和朝鲜都在以“史上最高”的层次和规模进行纪念。下面对这段材料中的“朝鲜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②朝鲜战争是中国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③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中的一次主要战役
④在朝鲜战争中,彭德怀参与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击美国侵略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土地改革运动在新解放区分批进行。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总政策(  )
A.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 B.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C.发展农业生产 D.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3.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其目的是(  )
A.消灭军阀,统一全国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把朝鲜变成中国的殖民地 D.颠覆朝鲜政权,维护中国的安全
4.1951年4月阿沛?阿旺晋美作为首席全权代表去北京谈判,其谈判的主题是(  )
A.和平解放西藏 B.和平解放新疆
C.和平解放台湾 D.和平解放澳门
5.如图画面是1951年“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西藏布达拉宫广场飘扬”。出现这一画面的原因是(  )
A.西藏和平解放 B.新藏公路建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实施
6.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始于(  )
A.新政协召开 B.新中国成立 C.土地改革 D.抗美援朝
7.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被打上时代的烙印,有着鲜明的时代标志,下列搭配有误的是(  )
A.1949年﹣张建国 B.1958年﹣杨土改
C.1967年﹣王文革 D.1980年﹣刘开放
8.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联错误的是(  )
A.《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作用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改革开放的重要法律依据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有力的推进了九年义务教育
9.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  )
类别
粮食
棉花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1
26.5
12.5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B.中共中央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使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10.下列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出现的英雄人物不包括(  )
A.邱少云 B.杨靖宇 C.黄继光 D.罗盛教
11.建军节、青年节、建党节、国庆节都是我国重要的节日,都与我国历史上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有关,请你判断:哪一个节日相关联的事件发生的最晚(  )
A.建军节 B.青年节 C.国庆节 D.建党节
1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3.被毛泽东誉为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的事件是(  )
A.整顿经济秩序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和平解放西藏
14.建国初期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政变和土地改革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基本肃清了国内反革命势力
C.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5.中国人民受奴役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的标志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蒋家王朝的覆灭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三大改造”的完成
16.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性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C.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完成
D.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进人社会主义社会
17.在进行“志愿军﹣﹣最可爱的人”研究性学习时,你认为可以作为史料运用的是(  )
①当时的文献资料②历史博物馆内存放的有关实物资料
③电影《开国大典》《上甘岭》④当时的实况纪录片和照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⑧④
18.建国初期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所起的共同作用是(  )
A.解放祖国全境 B.变革土地制度 C.巩固新生政权 D.提高国际地位
19.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它通过一定的样式、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在新中国国旗的图案中,左上方四颗小五角星围绕着一颗大五角星,它象征着(  )
A.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 B.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
C.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团结在一起 D.人民军队是国家的核心力量
20.“耕者有其田”是中国世代农民梦寐以求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农民这一愿望的是(  )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二.材料题
21.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毛泽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词》
(1)“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2)“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2.材料一: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密切相关的,唇亡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害密切地关联着,是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跨过鸭绿江”军队的总司令是谁?他们是何时跨过鸭绿江的?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
(2)这支军队的战士被一个作家赞誉为什么?你能说出这场战争中两个英雄的名字吗?我们应当学习他们哪些可贵精神?
(3)“打败美帝野心狼”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这场战争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
23.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9月召开。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一致决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
材料二:2017年9月30日晚,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庆招待会,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8周年。李克强总理说,68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谱写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壮丽诗篇。
材料三:文献纪录片《不能忘却的伟大胜利》还原了……抗美援朝战争,该片分为《决策出兵》《首战告捷》《声威大震》等12朵,首次全景式记录了抗美援朝战争全过程,从出兵朝鲜到中凯旋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战役,以及英雄模范人物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材料四: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霸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约20%一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
(1)材料一中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68年前,哪一事件宣告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何重大意义?
(3)材料三中,抗美援朝战争涌现了哪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举出一例)你是如何理解中国“声威大震”的?
(4)为了改变材料四反映的土地不合理现象,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这一举措的推行促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5)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新生的政权?
24.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   》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1)材料一中的“一位巨人”应是指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谁?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
(3)材料三①横线处是哪部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是我国进行什么改革的依据?这次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给它们概括一个主题名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DBAA 6-10.BBBCB 11-15.CCACC 16-20.CBCAA
二.材料题
21.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新中国的成立,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事件,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2.
(1)彭德怀;1950年10月;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最可爱的人”;黄继光、邱少云等;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3)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也保卫了我国的安全,巩固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23.
(1)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开国大典;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感人故事: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自己英勇牺牲;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举出其中一例)声威大震: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土地改革。由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5)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24.
(1)毛泽东。
(2)中国人民志愿军;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保和平,卫祖国);结果: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 封建土地制度。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其他言之有理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