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 古诗二首 竹石 》课件湘教版 (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13《 古诗二首 竹石 》课件湘教版 (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17 09:5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竹石授课教师:谭文君 郑夑,又名郑板桥,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是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郑夑 “扬州八怪”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美术史上也常称其为“扬州画派”。在中国画史上说法不一,较为公认指:金农、郑燮、黄慎、李鱓(shàn)、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因画风接近,也可并入。因“八”字可看作数词,也可看做约数。他们大多出身贫寒,生活清苦,清高狂放,书画往往成为抒发心胸志向、表达真情实感的媒介。 竹 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jìng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 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 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图题画诗:是一种艺术形式。在中国画的空白处,往往由画家本人或他人题上的一首诗。咬定青山不放松咬定青山不放松 咬:这里形容竹根牢牢扎根在青山上,如同咬住一般。 咬:本义指上下牙对住,压碎或夹住东西。竹子立根原在破岩中立根原在破岩中立根:生根,把根扎在......
破岩:岩缝。
从“破岩”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了竹子生长环境的艰险、贫瘠。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1、从这两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2、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立根在破岩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坚韧不拔、倔强、坚强不屈3、读着这样的竹子,你对它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情?敬佩、赞美、喜爱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坚强不屈,坚韧不拔。
劲:挺拔,有力。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磨:磨难。
击:打击。东南西北风:各个方向的狂风。任尔:任凭你。竹子形象: 扎根于岩缝中坚韧不拔,不屈服于任何艰难险阻的竹子。 竹 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当县令时,时常到百姓中问长问短。他不坐轿子不带衙役,穿着便鞋就下乡。农民见他没有架子,都信任他,称颂他。
  郑板桥十分关心人民的疾苦。有一年天旱,粮食颗粒无收。富户乘人之危,把粮食囤 积起来,抬高市价,想发不义之财。灾民们卖儿卖女,离乡背井。郑板桥见此情景,焦急万分,于是一面向朝廷呈报灾情,请求赈 济,一面就地查封富户仓里的存粮,责令囤户把粮食平粜(tiào)给灾民。还把饥民们组织到修筑城池的工地上,使大家有事做有饭吃。又令富户在街巷里开设粥 厂,免费供应老弱妇幼。为了救灾,他还捐出自己的官俸 。他在一首诗中写道:“衙斋 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与人民痛痒相关的情怀溢于言表。 一次,从省里来了一位大官,郑板桥前去迎接,因为脚上穿的草鞋没有来得及换掉,便遭到斥责,说他有意犯上。郑板桥看透了官场的腐败,决定辞官回家,卖画为生,图个清静自在。郑板桥雇了三头毛驴,驮着他的琴书字画直奔扬州而去。他离开县城的那天,老百姓倾城相送,情景十分动人。
  重返扬州的郑板桥已名震南北,是诗、书、画造诣极高的“郑三绝”了,向他求字画的人络绎不绝,只要他动动笔,自然就有人送钱送酒。郑板桥尽管生活清贫,却从不轻易将自己的画卖给别人。有些盐商千方百计想买他的字画,往往不能如愿;许多农夫、小贩、工匠、士兵却很容易求得他的画。他说过:“我画兰、画竹、画石,都是用来慰劳天下劳动者,并非是供那些达官贵人享用的。”郑夑: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刚毅正直。通过描写竹子扎根于石缝之中坚韧不拔的形象,而表现了作者那种刚烈、坚韧,不畏任何艰险、不怕打击的精神。托物言志竹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郑夑竹称为君,石呼为丈。
赐以佳名,千秋无让。
空山结盟,介节贞朗。
五色为奇,一青足仰。
——郑夑
于潜僧绿筠yún轩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苏轼 庭 竹
唐·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家庭作业:1、背诵《竹石》。
2、收集有关咏竹的诗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