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课分析
本课讲述的是从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到2017年中共十九大三十多年的历史,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方向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与发展的情况。包括五个部分: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五个部分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是前后承接与发展的关系。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涉及政治术语较多,比较抽象,八年级学生难以理解,对很多问题的分析还不到位,这就需要老师采用“先学后教”方式,促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教学分析
时空观念
知道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教学重点)
史料实证
学生自己收集、整理史料,认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作用。(教学重点)
历史理解
通过归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学会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
历史解释
知道中共十二大到中共十九大召开时间、主题、主要内容、所确立的指导思想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作用。
家国情怀
引导学生认识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知道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与发展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自觉拥护党的领导,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方面:相关图片、相关史料、PPT课件。
学生方面:课前预习、相关史料。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活动体验法、问题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学习新课
【教师导语】 同学们,这位老人16岁赴法国勤工俭学,在欧洲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洗礼,后投身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在枪林弹雨中参与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参与筹划巩固政权和经济建设。在“文化大革命”浩劫中,曾受到错误批判,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从1978年以后,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决策人之一,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导入设计】
1976年到1997年邓小平共8次登上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周刊——《时代》周刊的封面,其中两度成为年度风云人物。他的入选理由是“他改革了国家,也改变了世界。他的名字总与中国令人称奇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让我们追寻着邓小平的足迹,共同探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设计意图:由直观形象的图片和言简意赅的人物介绍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及时转入新课教学)
二、教学过程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教师导语】 邓小平理论同毛泽东思想一样,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那么,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是怎样的呢?
【提出问题】 布置任务:阅读本目P46-P48相关内容,请归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学生回答】 学生边阅读,边讨论,自由发言。
【师生归纳】 1.初步提出:(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2)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基本形成: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充实发展:1992年,南方谈话。
4.最终确立。(1)1992年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2)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讲解】 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它的主要内容是:在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按照本国实际建设社会主义。1987年,为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的社会主义处于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三大改造的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它是我国制定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依据。中共十三大还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共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设想,还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引导学生阅读P52“知识拓展”,了解“三步走”战略)。
“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顺利实现,但是接下来的十年能否顺利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更快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呢?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提出问题】 阅读教材P47“材料研读”,总结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的背景。
【学生回答】 学生研读材料,讨论探究,自由发言。
【师生归纳】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困扰,如不及时解决,将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学生活动】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及作用。
【课件展示】 内容(主要精神,四句)
(1)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2)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3)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4)发展才是硬道理。
意义:(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提出问题】 依据史实,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探究,自由发言。
【师生归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部署。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所以说,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提出问题】 试比较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异同点。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探究,自由发言。
【师生归纳】 不同点:毛泽东思想解决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如何独立并走向社会主义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是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相同点:有共同的理论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都是我们党一脉相承的指导思想。
【提出问题】 你如何评价邓小平?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探究,自由发言。
【师生归纳】 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通过问题探究法,让学生清晰的认识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及其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通过与毛泽东思想的对比,以及对邓小平的评价,帮助学生从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过渡】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外形势的演变,也要不断丰富与发展,才能更好地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
(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教师导语】 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这次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也是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大会。
【图片展示】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提出要求】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归纳中共十六大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及意义。
【学生回答】 学生勾画要点,自由发言。
1.时间:2002年。
2.内容:确定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教师讲解】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的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设计意图:本环节借助课件及讲解,帮助学生了解中共十六大主要内容,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三)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教师导语】 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是中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大会,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
【提出要求】 阅读本目内容,归纳中共十七大召开的时间及意义。
【学生回答】 勾画要点,自由发言。
1.时间:2007年。
2.意义: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图片展示】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图片展示】 大会主题
【提出要求】 引导学生阅读P49“相关史事”,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教师讲解】 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需要,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设计意图:本环节借助课件,引导学生了解中共十七大的主要内容,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教师导语】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提出要求】 阅读本目内容,归纳本次大会的时间、主题和内容。
【学生回答】 勾画要点,自由发言。
1.时间:2012年。
2.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3.内容:科学发展观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图片展示】 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设计意图:本环节借助课件,引导学生了解中共十八大主题和主要内容,从而突破教学重点)
(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教师导语】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这次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大会,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进行了全面部署。
【图片展示】 中共十九大会场图
【提出要求】 阅读本目内容,归纳中共十九大时间、主题、内容和意义。
【学生回答】 勾画要点,自由发言
1.时间:2017年。
2.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3.内容:习近平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提出问题】 阅读材料说出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九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概括分别是什么,联系中共八大与十九大召开的背景,思考为什么主要矛盾变化了。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材料二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师生归纳】
中共八大: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中共十九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变化原因:中共八大时,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中共十九大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多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名列前茅。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但是我国在地域上、程度上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需要国家调整政策,促使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实现共同富裕。因此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就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教师讲解】 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史料让学生了解中共十九大的主题、内容及意义,了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导致变化的原因,知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而突破本课的又一教学重点)
【教师总结】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邓小平理论的地位与作用。经过一系列党代会的探索,基本形成和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必将继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自主完成本课的学案内容。
板书设计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