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专练23:遗传与进化
易错点一:不理解遗传物质的结构层次致错
典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类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各个部分
B.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其中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C.任何人人体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一定是成对存在的
D.人体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46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
跟踪训练:[2018·青岛]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DNA只存在于染色体上 D.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坐标曲线图的答题技巧
1. 看清楚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和单位,找出纵、横坐标的关系,再结合教材,联系与之相应的知识点。
2. 找出关键的数,即重要的点(起点、转折点和终点),这些特殊点,各表示了什么生物学意义。
3. 揭示各段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含义。根据纵、横坐标的含义可以得出:在一定范围内,随“横坐标量”的增加,“纵坐标量”逐渐增加或减小。超过一定范围后,随“横坐标量”的增加,“纵坐标量”减少或增加,或者达到某种平衡状态。若为多重变化曲线坐标图,先分别揭示其变化趋势,然后对比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曲线或者是结论。
4. 分析概念、图像、数值三者之间的关系。
典例: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饮食文化遗产之一。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兴趣小组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做法是: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调节料液的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重复做3次。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结果如图。
(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细菌是_______________。
(2)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________;实验中添加的材料需取等量,目的是_________。
(3)分析曲线,随泡制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第__________天均达到最大值。
(4)分析比较四条曲线亚硝酸盐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本实验,对家庭内制泡白菜提出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坐标柱状图的答题技巧
1. 看清楚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和柱状图所代表的量的大小,找出纵、横坐标的关系,再结合教材,联系与之相应的知识点。
2. 找出柱状图中的最值,各表示了什么生物学意义。
3. 分析图示各数量不同的可能原因,分析横纵坐标之间的因果关系。
典例:一种昆虫有正常翅和残翅两种类型,自其1900年迁徙到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人抽样统计了它们近几十年来两种翅形的数量变化(如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根据达尔文提出的__________学说,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例说明适合在该海岛上生存的有利变异是__________(选填“残翅”或“正常翅”)。
一、选择题
1. 人类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从性状开始,已经深入到基因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直发和卷发、长发和短发都是相对性状
B.转基因超级小鼠的诞生,说明性状控制基因
C.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性状表现也一定相同
D.近亲结婚使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增大
2. 如图是与遗传有关的概念简图,图中的①、②、③依次是( )
A.细胞核、基因、性状 B.基因、细胞核、性状
C.细胞核、性状、基因 D.基因、性状、细胞核
3. [2018·连云港]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米勒实验可证明原始地球环境下无机物能形成简单的有机物
B.科学实验已证明有机物在原始海洋不断积累,形成原始生命
C.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D.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4. 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观点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适应污染的环境,桦尺蛾的体色由浅色变成深色
B.昆虫的保护色和食虫鸟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C.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去吃高处的树叶,因此颈变得很长
D.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
5. 人的有耳垂、无耳垂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耳垂、无耳垂由相同的基因控制
B.控制有耳垂、无耳垂的基因是DNA上的某个片段
C.有耳垂的父母生出无耳垂的孩子属于变异现象
D.无耳垂的父母生出无耳垂的孩子属于遗传现象
6. 如图表示一种培育生物优良新品种的方法。该方法称为( )
A.杂交育种 B.转基因技术
C.克隆技术 D.太空育种
7. [2018·广东]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 B.化石是研究进化的重要证据
C.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D.生物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8. 有一种沙漠蜥蜴,在体温28℃时体色灰绿,随着体温的升高而逐渐变蓝和鲜亮,体温超过35℃时则呈现艳丽的黄色。这一事实说明( )
A.蜥蜴的体色调节体温
B.蜥蜴的体温能改变体内的基因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状
C.蜥蜴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D.蜥蜴表现出来的性状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9. 真菌使某森林中树干的颜色由褐色变成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数量变化结果是 ( )
A B C D
10.[2018·泰安]一位科学家每年9月都对同一块草地上的蜗牛进行统计(结果见表)所有的蜗牛都是同一物种,一些蜗牛的贝壳上有条纹,其他没有条纹。画眉鸟吃蜗牛。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错误的是 ( )
年份
草地覆盖率(%)
贝壳有条纹(只)
贝壳无条纹(只)
1981
29
47
24
1982
26
35
23
1983
6
3
34
1984
97
34
10
1985
96
40
15
1986
8
7
41
1987
98
69
12
A.在草地覆盖率较高的环境中,蜗牛贝壳有条纹是保护色
B.用自然选择理论能合理解释表格中的数据结果
C.研究中仅发现1只贝壳完全为黑色的蜗牛,可能是因为基因突变
D.贝壳有条纹是有利变异,贝壳无条纹是不利变异
11.如图所示为一个从未受到破坏的深积岩层的顺序,图中表明其中一层含有物种a化石,而另一层含有物种b化石,据图示说明( )
A.物种a出现在物种b之前
B.物种a比物种b复杂、高等
C.物种a比物种b简单、低等
D.物种a是由物种b进化而来
12.如图环状DNA上含抗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抗性基因。现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由a点切开嫁接到质粒A上形成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B并获取“工程菌”进行培养。结果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及抗氨苄青霉素基因都能成功表达,而四环素抗性基因不能表达。这一事实说明( )
A.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 B.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3.如图表示几类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进化为现存各类哺乳动物
C.生物通过定向的变异适应变化的环境
D.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也可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如图所示为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 B.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蛋白质分子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一个细胞内染色体与基因数量相等
15.[2018·福建]下列有关染色体、蛋白质、DNA、基因关系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6.[2018·十堰]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
A.“超级细菌”的产生是因为细菌的变异,经自然选择的结果
B.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变异
C.“大熊猫”濒危是因为它们的后代只有遗传没有变异
D.晚近的地层中一定没有低等生物化石
17.[2018·杭州]在无菌条件下将铁皮石斛植株的组织放在含有全面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培养,培育出许多与原来的铁皮石斛基本相同的新个体。上述培育技术( )
A.属转基因技术,能大幅度改良后代的性状
B.优点是后代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快
C.与克隆技术相比,二者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完全不同
D.属组织培养技术,能使后代获得比亲本更优良的性状
18.1862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设计了曲颈瓶做实验,证明了肉汤不会产生微生物。以下认识错误的是( )
A.该实验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B.曲颈瓶的弯曲玻璃管是为了隔绝空气
C.肉汤煮沸的目的是杀死其中的微生物
D.巴斯德实验推翻了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假说
19.如图是米勒模拟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的实验装置,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装置中CH4、NH3、H2O、H2四种气体用于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
B.火花放电模拟闪电
C.烧瓶中的沸水模拟了高温条件下的原始海洋
D.该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如图所示为研究所利用某种新型抗生素对一种致病菌多次用药实验的效果曲线图,下列解释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
A.由图中波动的曲线可知,该病菌一直存在抗药性变异
B.抗生素淘汰了不具有抗药性的病菌个体
C.药物环境诱导该病菌产生抗药性变异 D.具有抗药性变异的病菌个体能够大量繁殖
二、非选择题
21.[2018·衢州改编]美国三位遗传学家利用果蝇作为模式动物(研究材料)发现了控制生物钟的分子机制,从而获得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已是果蝇第五次帮助科学家们赢得诺贝尔奖。
(1)果蝇有圆眼和棒眼,红眼和白眼等一系列性状,它们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
(2)果蝇的下列特点,能让它成为遗传学研究最佳模式动物的有__________。
A.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类 B.主要以腐烂的水果和植物体为食
C.染色体数目少,只有4对,便于研究 D.繁殖变异速度很快,一年就可以繁殖30代
22.达尔文发现加拉巴戈斯群岛上的地雀的喙在形态和大小上存在差异,它们分别取食不同类型的食物(见表):
喙形态、大小
凿状
尖而长
粗而尖
细而长
取食食物
果实
仙人掌
种子
昆虫
(1)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学说。他认为加拉巴戈斯群岛上的地雀的原始祖先在进化过程中,因为变异而使喙形态和大小发生了差异,在激烈的__________中,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获胜,得以繁殖,不适者则被淘汰。
(2)生命进化的历程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规律,而证明生物进化规律的最有力证据是__________。
(3)始祖鸟化石既具有鸟类的特点,又具有爬行类的特点,因此始祖鸟是__________动物向__________动物进化的过渡类型。
(4)种子蕨(一种植物)化石既具有种子植物的特点,又具有蕨类植物的特点,因此,种子蕨是__________植物向__________植物进化的过渡类型。
23.基因编辑技术又称基因手术刀,能够在活细胞中快速、精准地“编辑”任何基因,是目前生物学领域尖端的研究工具。
(1)基因编辑技术是通过改变基因来改变生物的__________。
(2)科学家可将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__________。
A.培育抗病毒的家禽 B.治疗人类某些遗传病 C.培育抗病虫害的农作物
24.准妈妈们通过产前诊断、定期检查和孕期合理饮食,期待迎来一个健康的宝宝。请回答:
(1)产前诊断检查胎儿脱落细胞中染色体是否异常,可诊断胎儿是否患__________病。
(2)婴儿离开母体后,身上特有的棕色脂肪发挥作用,使他们能快速适应低于母体体温的新环境,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经过__________形成的一种适应性。
25.20世纪80年代以来,遗传学迅速发展带来的成果,正逐渐颠覆人类对生命的传统认识,福兮!祸兮!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遗传学的新成果。
(1)1982年,美国“转基因超级鼠”实验的成功,标志着转基因技术的成熟。如图12-5所示,呈现了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过程,最终被注入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发育成了个体较大的超级鼠。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96年,克隆羊“多莉”诞生。它的身世与三只母羊有关:A羊提供乳腺细胞核,B羊提供去掉核的卵细胞,C羊提供胚胎发育的场所。而“多莉”长得几乎与A羊一模一样。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0年5月20日,美国一个研究小组在《科学》杂志上报告,他们成功研制出了一种人造生命,被项目负责人起名为“辛西娅”(意为“人造儿”)。这种“人造生命”的研制方法:用小分子有机物人工合成单细胞生物A的DNA,然后将其植入内部被掏空的单细胞生物B的体内,使之“起死回生”并开始繁殖。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该实验成功的标志是“辛西娅”具有了生命的哪一项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辛西娅”的后代应该与上述哪种单细胞生物更为相像?__________。
26.如图所示为长颈鹿的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甲 乙 丙
(1)图甲说明古代长颈鹿的个体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图乙说明环境发生干旱,缺乏青草时,长颈鹿中的__________个体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下来,那么这种变异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异,而短颈的变异是__________的变异。
(2)图丙说明__________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而__________的个体逐渐被淘汰。
(3)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看,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_____,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__________。
易错专练23:遗传与进化
易错点一:不理解遗传物质的结构层次致错
典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类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各个部分
B.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其中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C.任何人人体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一定是成对存在的
D.人体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46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
【错解】选A、B或C
【析错】选D 人类的遗传物质主要在细胞核中,能传递遗传信息。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其中DNA是遗传物质。先天愚型患者的染色体是47条,一般是21号染色体由2条变为3条,不成对,故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一般都是成对存在的,也有不成对的。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46个(23对)DNA分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
【正解】选D
跟踪训练:[2018·青岛]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染色体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DNA只存在于染色体上 D.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坐标曲线图的答题技巧
1. 看清楚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和单位,找出纵、横坐标的关系,再结合教材,联系与之相应的知识点。
2. 找出关键的数,即重要的点(起点、转折点和终点),这些特殊点,各表示了什么生物学意义。
3. 揭示各段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含义。根据纵、横坐标的含义可以得出:在一定范围内,随“横坐标量”的增加,“纵坐标量”逐渐增加或减小。超过一定范围后,随“横坐标量”的增加,“纵坐标量”减少或增加,或者达到某种平衡状态。若为多重变化曲线坐标图,先分别揭示其变化趋势,然后对比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曲线或者是结论。
4. 分析概念、图像、数值三者之间的关系。
典例: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饮食文化遗产之一。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兴趣小组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做法是: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调节料液的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重复做3次。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结果如图。
(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细菌是__乳酸杆菌(乳酸菌)__。
(2)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__设置对照__;实验中添加的材料需取等量,目的是__控制无关变量__。
(3)分析曲线,随泡制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__先上升后下降__,并在第__3__天均达到最大值。
(4)分析比较四条曲线亚硝酸盐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是__食醋能抑制泡白菜中亚硝酸盐的产生;三组食醋浓度中,0.6%抑制作用最强,食醋浓度过高或过低,抑制作用均下降__。
(5)结合本实验,对家庭内制泡白菜提出一条建议:__制作泡白菜时可适当加醋__。
坐标柱状图的答题技巧
1. 看清楚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含义和柱状图所代表的量的大小,找出纵、横坐标的关系,再结合教材,联系与之相应的知识点。
2. 找出柱状图中的最值,各表示了什么生物学意义。
3. 分析图示各数量不同的可能原因,分析横纵坐标之间的因果关系。
典例:一种昆虫有正常翅和残翅两种类型,自其1900年迁徙到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人抽样统计了它们近几十年来两种翅形的数量变化(如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根据达尔文提出的__自然选择__学说,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__海岛上经常刮大风,正常翅昆虫易被吹到海水里,因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较少;而残翅昆虫不易被吹到海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较多__。
(2)该实例说明适合在该海岛上生存的有利变异是__残翅__(选填“残翅”或“正常翅”)。
一、选择题
1. 人类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从性状开始,已经深入到基因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人的直发和卷发、长发和短发都是相对性状
B.转基因超级小鼠的诞生,说明性状控制基因
C.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性状表现也一定相同
D.近亲结婚使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增大
2. 如图是与遗传有关的概念简图,图中的①、②、③依次是( A )
A.细胞核、基因、性状 B.基因、细胞核、性状
C.细胞核、性状、基因 D.基因、性状、细胞核
3. [2018·连云港]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米勒实验可证明原始地球环境下无机物能形成简单的有机物
B.科学实验已证明有机物在原始海洋不断积累,形成原始生命
C.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D.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4. 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观点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B )
A.为了适应污染的环境,桦尺蛾的体色由浅色变成深色
B.昆虫的保护色和食虫鸟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C.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去吃高处的树叶,因此颈变得很长
D.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
5. 人的有耳垂、无耳垂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有耳垂、无耳垂由相同的基因控制
B.控制有耳垂、无耳垂的基因是DNA上的某个片段
C.有耳垂的父母生出无耳垂的孩子属于变异现象
D.无耳垂的父母生出无耳垂的孩子属于遗传现象
6. 如图表示一种培育生物优良新品种的方法。该方法称为( B )
A.杂交育种 B.转基因技术 C.克隆技术 D.太空育种
7. [2018·广东]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A.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 B.化石是研究进化的重要证据
C.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D.生物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8. 有一种沙漠蜥蜴,在体温28℃时体色灰绿,随着体温的升高而逐渐变蓝和鲜亮,体温超过35℃时则呈现艳丽的黄色。这一事实说明( C )
A.蜥蜴的体色调节体温
B.蜥蜴的体温能改变体内的基因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状
C.蜥蜴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D.蜥蜴表现出来的性状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9. 真菌使某森林中树干的颜色由褐色变成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数量变化结果是 ( D )
A B C D
10.[2018·泰安]一位科学家每年9月都对同一块草地上的蜗牛进行统计(结果见表)所有的蜗牛都是同一物种,一些蜗牛的贝壳上有条纹,其他没有条纹。画眉鸟吃蜗牛。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错误的是 ( D )
年份
草地覆盖率(%)
贝壳有条纹(只)
贝壳无条纹(只)
1981
29
47
24
1982
26
35
23
1983
6
3
34
1984
97
34
10
1985
96
40
15
1986
8
7
41
1987
98
69
12
A.在草地覆盖率较高的环境中,蜗牛贝壳有条纹是保护色
B.用自然选择理论能合理解释表格中的数据结果
C.研究中仅发现1只贝壳完全为黑色的蜗牛,可能是因为基因突变
D.贝壳有条纹是有利变异,贝壳无条纹是不利变异
11.如图所示为一个从未受到破坏的深积岩层的顺序,图中表明其中一层含有物种a化石,而另一层含有物种b化石,据图示说明( B )
A.物种a出现在物种b之前
B.物种a比物种b复杂、高等
C.物种a比物种b简单、低等
D.物种a是由物种b进化而来
12.如图环状DNA上含抗氨苄青霉素和四环素抗性基因。现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由a点切开嫁接到质粒A上形成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B并获取“工程菌”进行培养。结果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及抗氨苄青霉素基因都能成功表达,而四环素抗性基因不能表达。这一事实说明( B )
A.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 B.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3.如图表示几类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 )
A.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进化为现存各类哺乳动物
C.生物通过定向的变异适应变化的环境
D.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也可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如图所示为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染色体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 B.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蛋白质分子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一个细胞内染色体与基因数量相等
15.[2018·福建]下列有关染色体、蛋白质、DNA、基因关系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D )
A B
C D
16.[2018·十堰]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 A )
A.“超级细菌”的产生是因为细菌的变异,经自然选择的结果
B.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产生抗药性变异
C.“大熊猫”濒危是因为它们的后代只有遗传没有变异
D.晚近的地层中一定没有低等生物化石
17.[2018·杭州]在无菌条件下将铁皮石斛植株的组织放在含有全面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培养,培育出许多与原来的铁皮石斛基本相同的新个体。上述培育技术( B )
A.属转基因技术,能大幅度改良后代的性状
B.优点是后代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快
C.与克隆技术相比,二者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完全不同
D.属组织培养技术,能使后代获得比亲本更优良的性状
18.1862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设计了曲颈瓶做实验,证明了肉汤不会产生微生物。以下认识错误的是( B )
A.该实验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B.曲颈瓶的弯曲玻璃管是为了隔绝空气
C.肉汤煮沸的目的是杀死其中的微生物
D.巴斯德实验推翻了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假说
19.如图是米勒模拟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的实验装置,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装置中CH4、NH3、H2O、H2四种气体用于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
B.火花放电模拟闪电
C.烧瓶中的沸水模拟了高温条件下的原始海洋
D.该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如图所示为研究所利用某种新型抗生素对一种致病菌多次用药实验的效果曲线图,下列解释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C )
A.由图中波动的曲线可知,该病菌一直存在抗药性变异
B.抗生素淘汰了不具有抗药性的病菌个体
C.药物环境诱导该病菌产生抗药性变异
D.具有抗药性变异的病菌个体能够大量繁殖
二、非选择题
21.[2018·衢州改编]美国三位遗传学家利用果蝇作为模式动物(研究材料)发现了控制生物钟的分子机制,从而获得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已是果蝇第五次帮助科学家们赢得诺贝尔奖。
(1)果蝇有圆眼和棒眼,红眼和白眼等一系列性状,它们是由__基因__决定的。
(2)果蝇的下列特点,能让它成为遗传学研究最佳模式动物的有__CD__。
A.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类 B.主要以腐烂的水果和植物体为食
C.染色体数目少,只有4对,便于研究
D.繁殖变异速度很快,一年就可以繁殖30代
22.达尔文发现加拉巴戈斯群岛上的地雀的喙在形态和大小上存在差异,它们分别取食不同类型的食物(见表):
喙形态、大小
凿状
尖而长
粗而尖
细而长
取食食物
果实
仙人掌
种子
昆虫
(1)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的__自然选择__学说。他认为加拉巴戈斯群岛上的地雀的原始祖先在进化过程中,因为变异而使喙形态和大小发生了差异,在激烈的__生存斗争__中,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获胜,得以繁殖,不适者则被淘汰。
(2)生命进化的历程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规律,而证明生物进化规律的最有力证据是__化石__。
(3)始祖鸟化石既具有鸟类的特点,又具有爬行类的特点,因此始祖鸟是__爬行__动物向__鸟类__动物进化的过渡类型。
(4)种子蕨(一种植物)化石既具有种子植物的特点,又具有蕨类植物的特点,因此,种子蕨是__蕨类__植物向__种子__植物进化的过渡类型。
23.基因编辑技术又称基因手术刀,能够在活细胞中快速、精准地“编辑”任何基因,是目前生物学领域尖端的研究工具。
(1)基因编辑技术是通过改变基因来改变生物的__性状(特征)__。
(2)科学家可将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__ABC__。
A.培育抗病毒的家禽 B.治疗人类某些遗传病 C.培育抗病虫害的农作物
24.准妈妈们通过产前诊断、定期检查和孕期合理饮食,期待迎来一个健康的宝宝。请回答:
(1)产前诊断检查胎儿脱落细胞中染色体是否异常,可诊断胎儿是否患__遗传__病。
(2)婴儿离开母体后,身上特有的棕色脂肪发挥作用,使他们能快速适应低于母体体温的新环境,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经过__自然选择__形成的一种适应性。
25.20世纪80年代以来,遗传学迅速发展带来的成果,正逐渐颠覆人类对生命的传统认识,福兮!祸兮!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遗传学的新成果。
(1)1982年,美国“转基因超级鼠”实验的成功,标志着转基因技术的成熟。如图12-5所示,呈现了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过程,最终被注入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发育成了个体较大的超级鼠。该实验结果说明:__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__。
(2)1996年,克隆羊“多莉”诞生。它的身世与三只母羊有关:A羊提供乳腺细胞核,B羊提供去掉核的卵细胞,C羊提供胚胎发育的场所。而“多莉”长得几乎与A羊一模一样。该实验结果说明:__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__。
(3)2010年5月20日,美国一个研究小组在《科学》杂志上报告,他们成功研制出了一种人造生命,被项目负责人起名为“辛西娅”(意为“人造儿”)。这种“人造生命”的研制方法:用小分子有机物人工合成单细胞生物A的DNA,然后将其植入内部被掏空的单细胞生物B的体内,使之“起死回生”并开始繁殖。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该实验成功的标志是“辛西娅”具有了生命的哪一项基本特征?__繁殖__。你认为“辛西娅”的后代应该与上述哪种单细胞生物更为相像?__A__。
26.如图所示为长颈鹿的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甲 乙 丙
(1)图甲说明古代长颈鹿的个体之间存在着__差异__;图乙说明环境发生干旱,缺乏青草时,长颈鹿中的__长颈__个体容易获得食物而生存下来,那么这种变异就是__对生物生存有利__的变异,而短颈的变异是__对生物生存不利__的变异。
(2)图丙说明__长颈__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而__短颈__的个体逐渐被淘汰。
(3)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看,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生存斗争__,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__自然选择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