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17 09:3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本课分析
20世纪70年代,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在这一构想指引下,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一国两制”的构想也必将在祖国统一大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热情,但其知识的连贯性、发散思维和知识的迁移能力不够,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加以“导”,引导其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教学分析
时空观念
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中国分别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收回香港和澳门主权。
史料实证
通过师生互动,材料阅读,引领学生回顾香港、澳门的过去,了解香港、澳门的现在,展望香港、澳门的未来;通过中国为什么能收回香港、澳门的讨论,让学生体会祖国的强大,从而激励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
历史理解
“一国两制”在香港问题上的应用。(难点)
历史解释
“一国两制”的内涵以及意义。(重点)
家国情怀
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方面:《香港回归》等视频、图片及相关史料、PPT课件。
学生方面:课前预习、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
1.影像辅助法:可以向学生播放有关视频,增强直观教学的效果,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本课内容。
2.分析法:对于本课中的难点,可以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采用教师分析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设计
 
总有那么一些历史的瞬间让人铭刻于心、难以忘记,每次回顾那些瞬间,我们都能从中汲取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今天也不例外,我们首先来回顾一段精彩的历史瞬间。

播放视频《香港回归》。
设问:这段视频讲述了怎样一件事?既有“回归”必曾“离开”,那么香港为什么“离开”,又是怎样回归的呢?
(设计意图:用视频导入,让学生直观地看到香港回归的盛况,在音乐声中体会祖国强大带来的自豪感,拉近香港回归与零零后学生的距离)
1.目标展示
课件展示课题及学习目标:
2.学习目标
(1)知道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
(2)了解“一国两制”提出的背景含义及深远影响。
(3)掌握香港、澳门回归的过程和意义。
教师对目标进行解说。学生代表朗读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展现学习目标,利于学生有目的的开展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
 
(1)让我们首先来探究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即他们为什么与祖国母亲分离?出示资料

学生回顾古代史、近代史知识,探究港澳问题的由来。
师生合作,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结合图片,既复习了旧知,又将港澳问题的由来解释清楚了,为后面引出回归问题打下基础)
(2)近代中国由于国力衰落遭受到了西方国家的欺辱,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必然要求实现国家统一,你认为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不同的方式有什么结果?
学生思考并回答:有战争与和平两种方式,且和平方式更有利于港澳的长远发展。
  教师引导:和平方式更有利于港澳的长远发展,那么英国和葡萄牙愿意把港澳无条件的还给我们吗?不愿,我们又将怎么办?且看邓小平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3)出示“一国两制”构想提出与完善的相关材料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逐步完善
◇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建议两岸实行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雏形
◇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了这一构想,并正式通过。
——“一国两制”成为基本国策
学生读,教师强调设问:“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从上面的学习内容中我们知道了“一国两制”的提出是为了解决领土主权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是“一国两制”呢?它的提出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4)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学生思考回答:时期是改革开放时期;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意义是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好评,为香港、澳门的回归开辟了途径。
教师出示示意图

教师强调,“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并逐步完善的;“一国”这个前提不可变。
(设计意图:“一国两制”内容是本课的重点,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去自主完成、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强调改革开放是为后面探讨原因埋下伏笔)
(5)“一国两制”构想有没有发挥巨大的作用呢?我们来看港澳是如何回归的。
出示课件,分谈判、签约、交接三步介绍香港回归的过程,突出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的谈判过程。

(设计意图:一方面让学生了解香港回归的过程,另一方面突出邓小平的机智勇敢,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此时的中国与近代中国的不同)
(6)经过艰难的谈判,中英最终达成共识,中国将于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
出示香港街头与纽约街头图片,学生对比、感受。


(7)出示场景
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这是继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之后,中华民族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又一盛事。
(8)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港澳回归后分别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出示区旗及区徽)观察图案,我们能知道它们的意义吗?学生阅读教材知识拓展得出结论。

(9)长期漂流在外的香港和澳门在20世纪末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它们的回归具有怎样的意义?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得出结论:
对祖国: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对港澳:开创了香港和澳门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对今后: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10)近代史上我们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对比近现代这些史实,改革开放后我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的原因?
展示材料
材料一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
——邓小平
材料二 “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意妥协和实力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英国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回忆录
材料三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我们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
——邓小平
学生分析材料,探讨交流。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综合国力的增强;“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领导人收回港澳的坚定决心;港澳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港澳同胞渴望统一。
强调:通过近现代的对比我们发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史料论证这一核心素养)
(11)最后,我们通过一些材料来看看港澳回归后的发展状况以及与祖国母亲的关系。出示材料:

1997—2011年香港经济保持繁荣稳定的发展
澳门回归十周年经济发展数字
1999年以前 2008年
本地生产总值 427亿澳门元 1 718亿澳门元
人均本地生产总值 1.3亿美元 3.9万美元
两地货物贸易总额 9.3亿美元 29.1亿美元
失业率 6.3% 3%


回归十年的澳门经济保持持续增长
香港近十年贸易额

            共渡金融危机                 共同抗击非典
同宗同源的港澳与祖国母亲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面对挑战。
 
本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在祖国统一大业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解决港、澳、台问题指明了方向。1984年,中英两国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1987年,中葡两国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中国政府分别在这两个地区建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自主完成本课的学案内容。
板书设计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