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精品学案: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3精品学案: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11-20 23:5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课标解读]
一.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古代中国重大科技成就:
古代中国在科技方面曾领先于世界,主要成就有:①四大发明: 、 、火药、 ;②数学: 记数法和珠算;③天文学:赤道坐标、《 》、浑仪和简仪的发明;④历法:《 》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⑤农业技术:人工选择和杂交育种;⑥中医学:针灸疗法,中医临床 方法,中药学的发展等。
2.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作出的贡献:
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造纸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火药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 阶层衰落;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指南针促进远洋航行,迎来了 的时代。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制造出自己的 ,推动了 和 ,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总之,四大发明对欧洲由 社会向 社会转变起了重要作用。推动欧洲率先迈入 社会。
二.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1.各时期文学发展的形式特点:西周至春秋中期——《诗经》、战国屈原——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和元——曲、明清——小说
2.春秋末年,中国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___________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3.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其代表作是《离骚》,具有_______________风格。
4.汉朝时,出现了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赋。西汉 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都是汉赋中的佳作。
5.唐朝时,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李白以浪漫主义的创作,赢得“________”的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________”。
6.词出现于唐代。在宋代成为当时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著名的词作家有婉约派的柳永、_______ ,豪放派的_________、辛弃疾。
7.宋代,民间兴起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即________。到元代,它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_________,以___________、马致远的创作成就最高。
8.魏晋南北朝,出现了《______ ___》等志怪小说。唐朝的短篇小说传奇和宋朝的话本,把中国的小说创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9.明清社会的变化,市民阶层的扩大,为小说的繁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众多作品中,以《三国演义》、《____ _____》、《西游记》、《___ _______》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此外,短篇小说集《______ ___》和讽刺小说《_______ ___》也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10. 各时期文学发展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
关于唐诗:
①统一、强盛 ②中外、民族间交流频繁 ③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④科举制度的确立
关于宋词:
① 商业的繁荣、城市生活更加丰富,“词”适应市井生活需要;② 山河的破碎、民众的苦难使人们的感情更加丰富;③“长短句”能灵活地表达情感
关于元曲:
① 元朝,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汉族文人进取无望,用以抒发愁闷情怀。
② 社会下层文人对社会黑暗、人民悲惨遭遇的不满。
关于明清小说:
① 商品经济的发达,工商业城镇兴起,市民阶层崛起,对文学的需求增多
② 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的风气,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
③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使一些文人对现实进行批判
三.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1.汉字:① 起源: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② 成熟:商代 文、商周“金文”。③ 秦统一文字: ;后出现“隶书”
2.书法:① 以前的自发阶段。② 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③ 隋唐达到新高峰。
3.绘画:
①起源:新石器时代 ②战国时期从萌芽走向成熟
③秦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板画、画像石、画像砖;
④魏晋南北朝: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 推动绘画艺术的发展
⑤隋唐:政治统一,经济繁荣
隋代,展子虔《 》(是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
初唐,阎立本《 》(人物故事画)
盛唐,“画圣”吴道子《 》
敦煌莫高窟壁画
⑥两宋时期: 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更加注重意境。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 兴起。 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
代表作:《 》张择端。
⑦元明清时期:个性更加彰显、画风不拘一格。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突出,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 。
代表作:元代王冕的《 》,明代徐渭的《 》,清代郑板桥的《 》。
4.京剧
形成:乾隆末年, 进京。道光年间,湖北 进京,两者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京剧。
成熟:在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出现“ ”。
地位:它不仅在中华民族灿烂的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人类文化艺术殿堂上也放着奇光异彩
【巩固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四位学生在作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做了一个命题,你觉得哪个最不适宜
A.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B.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C.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 D.印刷术——古希腊的智者运动
2.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指出:“西方后来所习见的‘印度数字’的背后,位值制早已在中国存在两千年了。”马克思称中国的这种位值制是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关于这种位值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发明于东汉时期 B.《九章算术》对此有明确记载
C.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D.这种位值制后来传入了印度
3.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是
A.《天文》   B.《石氏星表》 C.《授时历》 D.《齐民要术》
4.要了解北魏的农学发展,应该查阅哪本农书
A.《氾胜之书》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
5.中医学的奠基之作是
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 C.《本草纲目》  D.《伤寒杂病论》
6. 我国古代重视历法的编订,说明了
A. 对天文学研究的重视 B. 对文化发展的重视
C. 对农业产生的重视 D. 是封建迷信的产物 
7.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A.闭关锁国的实行B.八股取士的影响C.自然经济的阻碍D.儒家思想的压制
8.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 B.实用技术发达
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9.假如你是生活在春秋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
① 印刷发行你的个人自传 ② 利用十进位值进行记数 ③ 可以借助《石氏星表》相关资料确定100多颗恒星位置 ④ 借助《黄帝内经》医治病人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全部无法享受
10.下面精美的文字,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A.①②④③ B.④①②③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11.唐朝成为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原因不包括:
A.唐朝的统一和强盛 B.以诗取士的科举制度的推动
C.众多传世作品的出现 D.相对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12.有关宋词高度繁荣历史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 B.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
C.市民队伍的不断扩大 D.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13.明清时代,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形式的长篇和短篇白话小说蓬勃兴起和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A.白话文开始兴起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
C.市民阶层逐渐壮大 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
14.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15.汉字形成完整体系是在
A.商代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两晋时期
16. 下列有关我国汉字形体演变的表述,错误的是
A、汉字形体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 B、汉字形体演变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
C、商代的甲骨文是汉字成熟的标志 D、我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17.“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是
A.《颜氏家庙碑》 B.《玄秘塔碑》 C.《九成宫醴泉铭》 D.《兰亭序》
18.下列哪一组关联是错误的是:
A.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B.展子虔—《步辇图》
C.顾恺之—《洛神赋图》 D.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19.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备受史学家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它反映了
A.当时绘画题材广泛 B.当时风俗画流行的特征
C.当时城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D.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
20.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 B.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C.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 D.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戏剧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