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建立元朝元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1276年南宋灭亡一.元朝的疆域元统一的意义?①结束了唐末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奠定了元、明、清三代大一统的基础
②促进了国内各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开发,也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③促进中西交流元朝统一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 思 考:
从分裂走向统一的王朝:秦(结束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
西晋(结束三国的分裂局面)
隋(结束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元 (结束两宋与少数民族的并立局面)1·背景: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2·内容: (1)中央机构
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二.行省制度历史与现实中书省的古今对比
元朝的中书省相当于当今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管理全国行政事务;在当时,大都及其周围地区(河北、山东和山西)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在这种情况下,大都及其周围地区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由中央人民政府直接管辖。元代中书省和印章(2)地方机构:①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②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维吾尔)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浙江、江西、湖广10个行省。③在行省之下,继承了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
(3)含义: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行省制度中书省地方行中书省(行省)中央我国设“省”的开始 中书省是中央的中枢机构,地方上遇有重大事务,就派高级官员到地方处理,这些官员带有“行中书省”头衔,简称“行省”。到忽必烈在位的后期,这些行省不再带有中书省的官衔,行省逐渐由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转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行省制度在元朝以后的明清时期继续沿用。思考:行省制度的目的和影响各是什么?
目的:为了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
影响:进一步巩固了空前辽阔的疆土,加强了内地和边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今天的行政区划与元朝行省制度是一脉相承的。小组讨论
行省制是古代郡县制的发展,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成功尝试,同时又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对后世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地方行政区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目的: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
元朝的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2.对台湾的管辖
(1)举措:在东南地区,元朝在澎湖列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
(2)意义: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台湾 阿里山元朝在澎湖列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台湾地图澎湖巡检司
管辖澎湖列岛和台湾不同时期台湾的名称不同:三国--------夷洲
隋朝--------流求
元朝--------琉球
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伊利汗国中书省辽阳行省甘 肃 行 省岭 北 行 省(北至北海)宣政院辖地
吐蕃云南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万 里 海 塘大都 3.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1)举措:
①蒙古统治者早在进攻南宋的同时,就开始对西藏地区用兵和招降,后来蒙古贵族代表与吐蕃的上层政教代表共同议定,吐蕃各地归附蒙古。此后,蒙古统治者开始在西藏调查户口,设置驿站。②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将这一地区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征收赋税,屯住军队,实行完整而有效的管理。
(2)意义: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八思巴是吐蕃人,忽必烈时,封为帝师,执掌宣政院,统领天下佛教,并负责管理西藏“军民财谷事体”。西藏从此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元朝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由宣政院直接统辖 仔细阅读《元朝疆域图》,指出今天哪些行省的名称元朝时已经确定,查一查图中的北海是今天的什么地方。自己动手 今天的甘肃、陕西、河南、四川、江西、云南在元朝时已经确定。北海即今俄罗斯西北部的喀拉海,系北冰洋边缘海。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基础;
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辖,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
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之下,便 于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建行省制度设宣政院设澎湖巡检司作用:巩固了对全国的统治,加强了对边疆地区(尤其是西藏和台湾)的管辖,促进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 四等人制
元朝统治者为维护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将全国居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蒙古人”为第一等级,享有各种特权。“色目人”是指党项人、畏兀儿人及其以西诸族出身的人们。“汉人”指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各族人民,以及四川、云南两省的人;除汉族外,还有女真人、契丹人。“南人”大体是指原南宋统治下的汉族人。四等人在政治、经济、法律上是不平等的。这种民族歧视政策,引发社会动荡,成为元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元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元朝统一全国,疆域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民族交融。小组讨论元朝统治版图历史最大行省制度边疆管辖中书省行中书省澎湖巡检司宣政院巩固训练这节课我学了什么?材料研读
1.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开府无垒城(今新疆轮台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诸国,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中国历史》七上教师教学用书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出西域都护的设置使我国哪一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答:地区:新疆能力提升材料二观察下图,
元朝疆域辽阔。
(2)为实现对全国的有
效统治,元朝确立了哪
一行政制度?
答:制度:行省制度。
(3)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设置管辖台湾地区的机构是什么?
答:机构:澎湖巡检司。
(4)宣政院辖地指的是今天哪个地区?宣政院的设置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地区:西藏。意义:从元朝开始,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