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上青岛版(五四制)5-1-1可能性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五年级上青岛版(五四制)5-1-1可能性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4-17 13:4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可能性的认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五年级上册)》64~65页。
[教学目标]
1.借助摸球游戏,充分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能对生活中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描述。
2.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形成判断、推理的能力,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每组3个袋子(甲袋中6个红球、乙袋中3个红球3个黄球、丙袋中4个红球1个黄球),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
课件出示(见图1)
师:看,他们正在玩摸球游戏呢。其实,在游戏中,有很多的数学奥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玩摸球游戏,比一比谁最会玩,看一看谁的发现最多。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探究一: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
1.摸球游戏:从甲袋里任意摸一个球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请各小组长同学拿出你们小组的甲号袋子,进行摸球游戏。
课件出示游戏规则:
① 4人一组,每人摸10次,一次摸一个。
② 每次摸完后放回,摇匀后再摸。
③ 小助手做好记录。
学生4人一组,亲自体验从甲袋里任意摸一个球的过程,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学生小组合作情况。
汇报结果,交流猜测。
预设1:我摸了10次,都是红色的。
预设2:我摸了10次,也都是红色的。
预设3:我们小组共摸了40次,都是红色的,我猜测袋子里的球全是红色的。
……
2.验证猜想
学生把球倒出来,袋子里的球都是红色的。
3.想一想
师:袋子里的球都是红色的,所以,摸出来的一定是红色的,这是确定的!(板书:确定性、一定)
如果我想从这个袋子中摸到黄球,可能吗?(板书:不可能)
【设计意图】本节课主要向学生渗透概率思想,概率就是研究事件的随机现象的。为了出现“可能“,这里从“一定”开始。因此,设计了袋子里全是红球,结果是“一定“摸到红球,同时也为下面的“不可能”“不确定”做好铺垫。
探究二:体验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摸球游戏体会了“一定”、“不可能”的意义,现在请小组长拿出乙号袋子,若从乙袋中任意摸一个球,结果会怎样?
1.摸球游戏:从乙袋中任意摸一个球
出示表格:
摸到( )球的次数
摸到( )球的次数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小组合作情况,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小组。
汇报交流摸球的结果。
预设1:我们小组摸到红球的次数一共是22次,摸到黄球的次数一共是18次。
预设2:我们小组摸到红球的次数一共是17次,摸到黄球的次数一共是23次。
……
教师质疑:你们是怎样清楚地统计这些数据的?
预设1:画线。
预设2:记数。
预设3:我用画“正”字的方法把我们小组的摸球结果记录下来。
……
师:哪种统计方法更好?
预设1:我们小组是用画线的方法,最后数起来比较麻烦。
预设2:画“正”字更简单也清楚。
……
师:画“正”字的确是一种既简单又清楚的统计方法。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用于记录活动结果的统计表,一方面是为落实活动的要求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是检测一下学生对统计方法的运用。在设计上,既关注了活动的有效性,又关注了学生活动的自主性。
2.猜测验证
师:根据刚才的游戏,猜猜看:乙袋中球的颜色有什么样的?
预设:我猜乙袋里球的颜色有红色和黄色。
学生倒出袋子的球验证结论。
3.教师质疑
师: 如果再摸一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的?
预设:在乙袋里再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
教师小结:在乙袋里再任意摸一个球,可能是红色的,也可能是黄色的,摸到什么颜色的球是不确定的。(板书:不确定性)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可能性。(板书课题)
探究三:体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师:丙袋里有4个红球和1个黄球,任意摸一个球,大胆猜测一下结果会怎样?
预设1:摸到的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
预设2: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一些,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小一些。
……
小组进行摸球实验,验证猜想。
汇报交流摸球的结果:
预设1:摸到红球8次,摸到黄球2次,红球摸到的次数多;
预设2:摸到红球7次,摸到黄球3次,红球摸到的次数多;
预设3:摸到红球4次,摸到黄球6次,黄球摸到的次数多;
预设4:摸到红球5次,摸到黄球5次,一样多。
……
教师质疑:怎么有的同学竟然摸到黄球的次数多呢?组内共同摸球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小组汇报组内共同摸球的结果。
预设1:我们组摸到红球的次数一共是24次,摸到黄球的次数一共是16次。
预设2:我们组一共摸到红球30次,摸到黄球10次。
……
师:看来,摸到黄球次数多只是个别现象,摸的次数越多,差别就会越明显。
谁还有更好的办法?
预设:我把全班的摸球结果整理一下。
课件出示统计表:
师生共同完成统计表。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了袋子里的红球数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黄球的数量少,摸到的可能性就小,看来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摸球游戏,使学生亲身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初步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让学生对摸球的结果进行先猜测再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随机性,通过统计总数量,在不确定的基础上,体会规律性。让学生亲身经历“猜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知识生成的过程,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态度,由此,可能性的大小在学生的实验中自然获得。
三、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课件出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见图2):
师:从摸球游戏中,我们体会到了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其中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再一次经历了“猜测—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体验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 下面的事件哪些是确定的?哪些是不确定的?
⑴ 地球绕着太阳转。
⑵ 明天会下雨。
⑶ 把一个石块放入水中,石块沉底。
⑷ 早晨太阳从西边出来。
2. 连一连。从下面6个盒子中分别摸出1个球,会有怎样的结果?

3.转盘游戏
课件出示转盘。
一超市正在举行购物满200元凭小票转转盘抽大奖活动。想一想:中什么奖的可能性最大?为什么? 中大奖的可能性大吗?为什么?
4.拓展升华
课件出示2016里约奥运女排决赛画面。

2016里约奥运会排球比赛中冠亚军的争夺战,比赛双方是中国队和塞尔维亚队。排球的比赛规则是五局三胜。第一局是中国以19比25输给了对方。预测第二局的结果。
小结:中国队不仅赢得第二局,而且是连赢三局,最后以3—1赢得冠军。中国队在开局不利的情况下,队员们没有放弃,保持一种平常心,通过团队的努力拼搏,实现了冠军梦。所以,同学们,只要有可能,我们就去努力!只要去努力,就有可能成功!
【设计意图】通过对排球比赛结果的分析交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同时教育学生在事情发展过程中要去努力,并对每种可能出现的结果保持一种平常心。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