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上青岛版(五四制)6-3-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五年级上青岛版(五四制)6-3-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4-17 13:4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五年级上册)》76~77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分数除法的意义,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通过“等量关系的明确”,培养学生借助线段图理解分析题意的能力,学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借助线段图来帮助理解题意,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分数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直尺;学具:直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参加兴趣小组吗?你都参加了哪些兴趣小组呢?你瞧,咱们学校第一布艺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做蝴蝶结呢。多漂亮的蝴蝶结啊!
出示课件(见图1)。
出示题目:第一布艺兴趣小组计划做20个蝴蝶结,已经完成了计划的。已经做了多少个蝴蝶结?
学生口头解答。
师:如果问题和条件发生变化,你还会解答吗?
出示课件(见图2)
组织学生说说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预设:第一小组计划做多少个蝴蝶结?
师:要解决“第一小组计划做多少个蝴蝶结?”这个问题,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
预设:画线段图来解决。
引出课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身边的“做蝴蝶结”兴趣小组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倍感亲切,充分体验到数学从生活中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合作探究
(一)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第一小组计划做多少个蝴蝶结?
1.以图促思,独立解决问题
师:找出谁是单位“1”?说说 是什么意思?
预设:计划做的个数是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2份,就是已做的个数。
师:用线段图表示出题目里的信息和问题。
学生先画一画,再集体交流。
预设有两种情况:①线段图不完整。②线段图完整。
教师组织学生边交流,边完善。
出示课件(见图3)。
展示画线段图的方法:先画单位“1”,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2份,就是已做的个数。对应8个蝴蝶结。
2.小组交流分析题意
师:根据线段图。说一说是怎样分析理解的。写出一个等量关式。
学生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师:说说你们小组是怎样分析理解的。
教师组织学生边交流边修正认识上的不足,达成共识。从图中可以看出,计划做的个数是单位“1”,是个未知量。 对应8个蝴蝶结。数量间的关系:计划做的个数×=已做的个数。
师:单位“1”在本题中是个未知量,由此可以列方程来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方程。师生共同检验是否正确。
4.方法总结
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引导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借助线段图分析题意(找准单位“1 ”,找准相对应的量,画出线段图。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用一条线段图表示。)——找出等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设计意图】教师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尝试自己来解决问题。通过相互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理顺解决问题的步骤,让学生找准单位“1”,找出相对应的量,掌握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此类问题。检验有利于学生养成自我反思、检查的习惯。
(二)教学第二个红点问题:“第二小组有6人,是第一小组的,第一小组有多少人?”
1.以图促思,独立解决问题
师:看第二个红点问题。说说谁是单位“1”?画线段图表示出题目里的信息和问题。
预设:学生独立完成。①画出线段图。② 找出相等的数量关系。③ 列方程解答。④ 检验并写出答语。
2.小组交流分析题意
师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说一说是怎样分析理解的。
学生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3.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订正 。重点交流借助线段图分析题意:先画出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再画第二小组,相当于第一小组的(见图4)。写出相关的关系式,根据关系式列方程解答并进行检验。
(三)梳理比较
师:对比我们刚才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异同点?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达成共识:相同点都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都是单位“1”未知,都是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不同点是第一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通常画一条线段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二组是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通常画两条线段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画线段图时通常先画单位“1”。
(四)方法总结
师:“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应该怎样来解决这类问题?
预设:(1)画线段图(2)找等量关系式(3)列方程解答。
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学生运用总结出来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得以巩固,通过两个红点问题的比较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学会对数量关系的分析,明确分析数量关系的重要性。
三、自主练习
1.基本练习。(见图5)
2.对比练习。(见图6)
3.发展练习。(见图7)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应重视所教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在本环节中设计了很多学生身边的应用问题,既巩固内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回顾梳理
师: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单位“1”未知,用方程解决比较简单。第一个红点问题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第二个红点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我们都可以借助线段图来分析题意,一般先分析数量关系(画图)——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关系找出等量关系——最后列方程解答并检验。
五、总结反思
师:同学们,回想一下,这节课给你们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师:请看大屏幕,你愿意借助线段图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预设1:我会画线段图了。
预设2:我会用方程解决问题了。
预设3: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一目了然。
……
【设计意图】以教材丰收园为依托,在果篮外增加了三个生成性的绿苹果,直面课堂生成,灵活地引领学生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等多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