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第9课 对外开放
课型
新授课
节数
教
学
目
标
掌握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发展及其作用;
2、掌握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3、知道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在对外开放中的地位。
4、认识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
5、通过回顾知识、动手建构知识体系,培养综合归纳的历史思维能力。
6、对外开放,对内改革,这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青年学生必须致力于担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
教学重点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的格局。
教学难点
理解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这位老人是谁?在中国南海变化了一个圈是什么意思?真的有“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这样的事情发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对外开放。
新课讲授
自主学习,找到并标注知识点;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开对外开放的步伐,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哪四个?其中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儿?
2、经济特区“特”在哪?
3、建立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什么作用和影响?
讨论: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1、提出问题:歌词中“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2、国家对这个“圈”采取了怎样的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
出示材料: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教师讲述:回顾深圳的变化,可以看出经济特区的设置给我国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以经济特区为带动,我国进一步扩大了对外开放的范围,那么我国的对外开放是怎样逐步扩大的呢?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3、44页,完成下面表格。
时间
开放体系
推进
范围
1980年
经济特区
点
线
面
沿海
内地
1984年
沿海开放城市
1985年
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年
1990年
1992年
沿江开放城市
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随后几年
内地市县级城市
对完开放格局
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
提问1、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一种什么现象?那么怎样来概括一下呢?
(我国对外开放的区域逐步扩大)
展示《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按照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开放城市、内陆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开放城市的顺序在地图上找到相关的地理位置,让学生明白我们对外开放的步骤,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进一步理解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过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使我国进一步加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WTO,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阅读课文回答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和意义。
总结: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多年的实践证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坚持对外开放是被证明了的一条强国之路。
课堂小结:我国从建立经济特区就开始了对外开放的历程,然后开放14个沿海城市、设立海南岛经济特区、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开发区,再到内陆开放……一步步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对外开放的道路越来越宽广,越来越深入,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让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共同建设美好的未来!
板书设计:
经济特区:5个(1980年、1988年)
沿海开放城市;14个(1984年)
代表 沿海经济开放区3个(1985年)
对 上海浦东开发区(1990年)
外 开放沿江城市、内地城市:(市县级城市)(1992
开 过程:经济特区—沿海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
放 特征: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新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间、意义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