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10-11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10-11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8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11-24 13:5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杭西高2010年11月高二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平定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3、下面是关于秦筑长城的诗句,你认为哪个观点比较全面客观
A.“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B.“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得尧阶三丈高。”
C.“秦皇筑长城,乃为万世利。连山绝谷势蜿蜒,雄图自足制中外。”
D.“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
4、右面是中央电视台热播的一部电视剧,不应该在剧中出现
的人物和事件是
A.著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B.唐玄奘西行天竺
C.文成公主入藏
D.在西域设立北庭都护府
《贞观长歌》
5、“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用?”古往今来人们已经做出各种思考,其中唐太宗的回答是
A.穷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B.考古以证今,规时而达用
C.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D.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
6、右图所示石碑是由汉字和叙利亚文共同篆刻而成的。石碑文字讲述的是唐太宗贞观年间,古波斯传教士阿罗本来华要求在中国传播波斯教,得到太宗许可的故事,并记载了大量儒释道经典和波斯教典故。这一石碑的留存,证明了唐太宗的哪一政策?
A.休养生息政策  
B.对外开放政策
C.民族团结政策  
D.仁义为本原则
7、右图是鸿胪寺,唐太宗统治时期,在鸿胪寺经常可以看到的人是
A.各国使者 B.宗教人士 C.少数民族首领 D.各地学子
8、盛世是指兴盛的时代,一般公认的盛世有西汉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以及清代的康乾盛世等。这些盛世景象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为,包括: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经济繁荣 ③统治者采取安民政策 ④加强思想控制,严禁外来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9、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
A.君主专制社会 B.民主共和社会 C.法治社会 D.礼与仁相结合的社会
10、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孔子兴办“私学”这种形式
A.改变了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B.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C.使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 D.形成了“官学”与“私学”竞争的氛围
11、下列关于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相同之处正确的是 ①都是教育家 ②都提倡中庸 之道 ③他们的思想都对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④他们的思想都是唯心主义哲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12、The roots of education are bitter , but the fruit is sweet.(Aristotle , Ancient Greek philosopher)在这里,亚里士多德对教育的基本态度是
A.肯定 B.否定 C.既肯定又否定 D.怀疑
13、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卤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下列句子有类似思想是
A. 名不正,则言不顺; 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B. 仁者爱人,爱人有差等。   C. 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   
D.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4、亚里士多德对当时所能涉及的学科都作过研究,被称为:
A.古希腊文化集大成者 B.阿卡德米学园的头脑
C.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D.散步的哲学家
15、1919年孙中山在演讲中指出:“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起地底陈土的缘故。”“地底陈土”指的是
A.清朝皇室 B.资产阶级保皇派 C.地痞、土匪、烟贩 D.军阀、官僚、政客
16、1912年,五色旗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的寓意是
A.天下为公,共建民国 B.弘扬传统,共创共和
C.民族团结,实现共和 D.各界联合,维护民国
17、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开始踏上民主革命道路的标志是
A.上书李鸿章受挫 B.建立兴中会
C.成立中国同盟会 D.提出三民主义
18、1924年,国民党中央发表声明:“本党既负有中国革命之使命,即有集中全国革命分子之必要。故对于规范党员,不问平日属何派别,惟以其言论行动能否一依本党之主义政纲及党纲为断。”之中核心思想是
A、谴责军阀政客  B、维护国共合作 C、弹劾国民党右派  D、对中共表示不满
19、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在于
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亚非的控制
列强减少了对亚非地区资本和商品的输出
C.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激化了亚非国家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亚非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民族独立意识增强
20、甘地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著名领袖,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下列对甘地评价不正确的是
A、甘地的斗争方式和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有关
B、甘地主义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
C、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者坚定不移的斗争
D、甘地的斗争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
21、有人这样描写甘地:“他有宗教家十二厚的胸怀,革命家雄浑的魄力,凭着一把盐,几部纺织机……成为顶天立地的‘圣雄’。”这里所说的“凭着一把盐”的背景是
A.英国殖民当局制定和颁布食盐专营法 B.英国制造阿姆利则惨案
C.英国殖民当局取缔国大党 D.印度出现盐荒
22、拿破仑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奥斯特里茨战役 B.莱比锡战役 C.滑铁卢战役 D.远征俄国失败
23、恩格斯称之为“资产阶级出钱,农民当兵”指的是
A.雇佣兵制 B.征兵制 C.义务兵制 D.志愿兵制
24、不管起火原因究竟如何,这场大火改变了整个欧洲的历史,它直接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衰弱直至灭亡。正如德国评论家弗朗茨·梅林所说,“莫斯科的大火开始了一个时代”。这场大火发生在
A.1804年 B.1812年 C.1813年 D.1814年
25、华盛顿是“他的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其原因不包括:
A.出生于大种植园主家庭 B.领导独立战争赢得了民族独立
C.强化中央权力维护了国家稳定 D.为民主国家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26、华盛顿说:“剑是维护自由的最后手段,一旦自由得到确立,就应该将它放在一旁。”下列华盛顿的活动不能体现的是:
A.首任总统后改善与英国关系,与周边印第安人签订友好条约
B.领导独立战争期间力主与英国和谈
C.欧洲英法开战之际宣布“严守中立”政策
D.告别演说告诫不要感情用事同外国进行友谊的结合或敌对的冲突
27、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第一个作品是
A.《德意志意识形态》 B.《资本论》 C.《共产党宣言》 D.《神圣家族》
28、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阶级矛盾激化 B.工人阶级觉醒
C.马、恩的努力 D.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29、《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初供不应求,后被译成各国文字流行欧洲,是由于
A.它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著作 B.它反映了工人阶级生活的痛苦
C.适应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 C.它的内容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30、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这样两个发现”是指
①生物进化规律 ②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③剩余价值规律 ④万有引力定律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31、列宁在评价恩格斯的无私精神时指出,“他为天才的朋友树立了一块永不磨灭的纪念碑。无意间,他的名字也被镌刻在了上面。”你认为这块永不磨灭的纪念碑是
A.《共产党宣言》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神圣家族》 D.《资本论》
32、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根本不同点是
A.领导不同 B.性质不同 C.主力军不同 D.结果不同
33、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回忆说:“新经济政策一执行,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平息下去了,城市恢复了生机,市场上商店又开始有产品供应了,物价也随之下降了。”这本质上说明新经济政策
A.适应了经济发展规律 B.克服了社会混乱局面
C.恢复了国民经济 D.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34、恩格斯说:“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会由另外一个人扮演,这点由下面的事实可以证明,即每当需要这样一个人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如凯撤、克伦威尔等。”其含义是
A.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并不重要 B.英雄人物适应时代需要而产生
C.英雄人物的活动是受历史规律支配的 D.英雄人物的出现是历史的偶然
35、“诗言志,歌咏言,”唐人杜牧有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若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体现了他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
A.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历史人物 B.历史人物的真伪是很难明确的
C.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礼贤下士 D.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能抵抗流言
二、问答题(3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相关问:
材料一:民国初期学生心目中的伟人: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
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以上材料展开讨论:
甲: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华盛顿,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
乙:你看这些学生崇拜的仍然是孔孟,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变化不大。
丙:没那么简单。他们为什么既崇拜孙中山、华盛顿又崇拜孔孟呢?
(1)甲、乙、丙三人的说法分别如何分析当时中国社会变化引起中小学生祟拜人物的变迁?(6分)
材料二: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泰勒博士说:“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人们很快便会发现……当今一个昌盛、成功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过的很多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是超越国界、超越时代的;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也会鉴照今天和未来。” -——汤恩佳《论儒教儒学对国家的重要性》
(2)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举例说明孔子思想的现实借鉴意义。(4分)
材料三: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正是因为他对国家和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孙中山先生始终在全中国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始终受到全中国人民由衷的景仰。” ——《胡锦涛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
(3)简述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之中的历史功绩。(4分)
材料四:华盛顿是(美国)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
真正的独立,仿佛一座大厦,而政府的统一,乃是这座大厦的主要柱石……大家应当对它抱着诚挚的、经常的和坚定不移的忠心……尊重它的权力,服从它的法律,遵守它的措施,这些都是真正自由的基本准则所构成的义务。
——1796年华盛顿总统的“告别辞”
(4)材料中“政府的统一”是指什么?(2分)华盛顿在“告别辞”发表以前,曾为“政府的统一”事业做了哪些主要的努力?(6分)
材料五:在有幸在总统的位置上尽全力组织并管理政府后,现在已经到了应当退休回归私人生活的时候。这既是我民族英雄所愿,也是为国运所必需。因为行政首长的定期更替,是我们国家自由所不可或缺的保障。请允许我离开政府,就像我以前离开军队一样,让那些支持我国的利益、推进社会和谐和秩序与良善政府的人接替我,让上帝继续保佑我们的祖国。
——华盛顿致麦迪逊的信件
材料六:(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 遂向参议院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
——《中国革命纪录》
今日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娥民生主义尚未著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些事。
——《孙中山全集》
(5)据材料五、六,分别概括华盛顿和孙中山辞职的原因。(4分)
(6)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对他们的辞职以及辞职后重新投身政治活动作何评价? (4分)
杭西高2010年11月高二历史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D
D
C
B
A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D
C
D
C
B
B
D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D
B
B
A
B
D
D
C
A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D
B
A
B
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