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综合练习七 2(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综合练习七 2(沪教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0-21 12: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综合练习七
课题 综合练习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儿化韵的朗读方法和技巧。2.通过比较,能区别词语间的微小差异,并能准确运用。3.积累本单元中描写山水的生动形象的句子,按要求作摘抄和仿写。4.能独立阅读短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完成说话练习。5.开展开放性的语言实践活动,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广泛阅读,培养综合能力。6.积累并熟记名言。7.继续练写钢笔字的描写,注意行书和楷书的区别。过程与方法:积累运用,讲练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语言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名言的积累,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准确运用词语、积累描写山水的句子难点:仿写描写山水的句子、展开合理想象,完成说话练习。
教学媒体 实物投影
课前学生准备 寻找需要积累的描写山水的句子。
教学流程 一、拼读音节,注意读准儿化韵。1.试读,看看这些词有什么特点?2.再读,想想应怎样读?3.交流小结:,儿化韵中的“儿”没有音节的独立性,它已经“化”到前一个音节中,与前一个音节融为一个音节。4.再读体会。二、比较词语的微小差异,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1.齐读词语,想一想每组词语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归纳方法:(1)理解词义。(2)寻找词义的共同点。(3)理清词义的侧重点。(4)找准词语的运用点。3.指导造句。三、积累描写山水的句子,并作仿写。1.请学生回忆本单元所学过的课文中描写海、河流、山、瀑布的句子在哪些课文中涉及到?2.交流。3.分层提出要求:摘抄或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仿写,写出自己心中的美景。4.当堂写,并作交流指导。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 齐读短文,想想“齐白石是如何按老舍先生的要求——表现出‘十里’的广阔空间,有高山清泉,更有呱呱的蛙声,画出了‘十里清泉一片蛙声’的水墨画”的?2.交流3.朗读齐白石所画的那幅画的内容体会。4.小组合作,完成想象说话练习。五、语言实践活动。1.在事先指导的情况下,检查资料收集情况。2.指导学生整理资料。3.指导对收集的图片和文字资料配以简单的语言文字介绍。4.让学生将自己收集整理完成的资料向同学展示并作介绍。六、熟记名言。1.朗读名言。2.理解名言。3.背诵名言。七、写字。1.仔细观察,比较行书和楷书的区别。2.小结不同点: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与楷书相比有明显的流动感。一般,楷书行笔较慢而稳健,而行书书写迅速、轻盈。在笔画的形态上,楷书多方折、凝重,呼应含蓄,节奏感弱;行书多圆转、活泼,萦带显露,韵律感强。在字形上,楷书多端庄平正,整齐划一;行书则奇正多姿、错落有致。3.指导书写。
板书设计
教学效果的反馈 在学生初读感知短文大意后,再次默读短文把握短文重点,齐白石老先生是怎样处理画面的,品读画的内容,感悟白石老先生高超的画技,独特的匠心。教学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合作学习,正确理解画面内容以及画家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的表现手法,结合想象能力的训练,加强说话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