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件(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17 14:3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郑和宝船哥伦布旗舰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初中历史人教版七下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郑和下西洋交往:本课要点戚继光抗倭冲突:重难点重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难点:郑和下西洋。和平交往篇 郑和的半身画像。郑和身穿蟒袍,披青布斗篷,身后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海上有郑和的宝船,反映了郑和决心完成远航使命的英雄气概。第一枚郑和下西洋学前思考:目的
概况
意义
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1.宣扬明朝的国威
2.加强与海外的联系目的郑和下西洋学前思考:概况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文莱东南亚印度洋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刘家港红海沿岸非洲东海岸马六甲海峡15-16世纪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动比较表郑和远航是人类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一次海上强国的辉煌!你有何感想?
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范围广.郑和下西洋的远航有什么特点? 郑和的船队到达阿拉伯,明朝的使者用丝绸、瓷器同当地人民交换产品。人们态度友好,气氛和谐。经济交流第三枚
郑和的船队到达非洲,当地的国王穿着礼服欢迎郑和。人们高兴地手舞足蹈,郑和抱拳向人们表示感谢。第四枚友好交往郑和远航的意义: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他1.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2.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进步,尤其是指南针在航海中的运用;
3.郑和具备的优秀素质。
合作探究:(1)郑和能够实现成功远航的主 要原因是什么?他能够实现成功远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暴力冲突篇 戚继光:山东蓬莱人。明代杰出军事家,17岁承袭父职,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先后在东南沿海抗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其军队被称为“戚家军”。戚继光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戚继光抗倭学前思考:背景
评价
1、戚继光抗倭的背景:明朝中期,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台州登州平定了浙江的倭寇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合作探究(2)1.他进行的抗倭斗争是正义的事业,符合人民的利益 ; 2.他带领的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3.与其他爱国军民团结合作。4.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你认为他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淡泊名利,抵抗侵略,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 为什么说戚继光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戚继光和岳飞做客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戚将军:为什么你被称为民族英雄?而我不是呢?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
攫取了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999年12月20日,
中国收回了澳门的主权。暴力冲突篇探究活动 通过本课所学的三个知识点:明朝前期郑和下西洋;明朝中后期戚继光抗倭;你能得出明朝前后期国力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友好交往;明朝中后期,国力逐渐衰落,外敌入侵,边疆出现危机说明:明朝在当时世界上已逐渐落伍了课堂练习1.郑和下西洋主要的目的是( )
A.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B.炫耀明朝的强大
  C.换回西洋各国的珠宝、香料、药材
  D.推销本国的丝绸和青花瓷 A2.“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谁的诗句?
A.岳飞 B.文天祥 C.俞大猷 D.戚继光D通过学习本课我掌握了……
我懂得了……本课知识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