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测试题(华师大八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测试题(华师大八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0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11-24 19:2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单元测试题
命题人: 程世高
邮箱:chengshigao2009@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位游客在八达岭长城脚下的铁路旁拍摄了一张如图所示的照片。由于距离较远,石碑上的文字拍得难以辨认,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应为
A.詹公天佑之象
B.茅公以昇之象
C.国父孙文之象
D.黄花岗英烈象
2.小明同学在暑假购买了左旭初先生的《中国老字号与早期世博会》。在书的第四章《早期世博会中国获奖的日用化学品》,他可以阅读到
A.“双喜”牌罐头 B.景德镇瓷器
C.“红三角”牌纯碱 D.“魁星”牌棉纱
3.下面四个历史小论文题目,其中出错的是
A.张之洞与晚清教育 B.严复的翻译事业
C.郭沫若笔下的“孔乙己” D.丁玲的文学之路
4.一名人故居经两年多的修复已于今年六月向公众开放,在故居内有大量资料,展示了“少年砺志、投身海军、天演惊雷、教育救国、他与儿孙”五个主题。据此可知该名人为
A.魏源 B.严复 C.鲁迅 D.聂耳
5.历史学习注重通过比较分析,探寻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特征。詹天佑、侯德榜、魏源和严复四人的共同品质不包括
A.崇高的爱国精神 B.强烈的创新意识
C.良好的道德素质 D.深厚的翻译功底
6.旧时杭州有一句歇后语,叫作“钱塘江造桥”,用来比喻不可能的事。在1937年,改变这一说法的人是
A.詹天佑 B.茅以昇 C.侯德榜 D.竺可桢
7.做好课堂笔记是历史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但有时因粗心大意而得不偿失,以下是摘自某同学历史笔记的部分内容,其中表述完全无误的一项是
8.1936年姚克与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合撰一幅挽联:“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据所学知识判断,这幅挽联是为了悼念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聂耳
9.右侧是份歌曲推荐目录,其中不属于冼星海作品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归纳整理是一项重要的学习能力,某同学发现很多名画家特别擅长画某种动物或植物,于是做了如下搭配,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板桥──竹 B.齐白石──虾 C.张大千──猴 D.徐悲鸿──马
11.20世纪20年代的一天,四个人在茶馆闲聊起来。甲说:“听说现在日本鬼子已经占领了华北。”乙说:“我现在为了科举满脑圣贤书,不管那闲事了。”丙说:“我一个农民,免除了农业税已经知足了。”丁说:“我正在看《狂人日记》,别吵了!”这四个人的话可信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2.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其意义不包括
A.打破儒家经典一统天下的局面 B.极大推动戊戌变法的顺利进行
C.为结束科举制创造了有利条件 D.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学习完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后,方老师建立了“中国思想文化──近代馆”网站(如图所示)。认真读图,然后回答13-15题。
13.网站首页导航栏已有“教育”、“文学”、“史学”、“哲学”四个一级栏目,如果再添加一个栏目,最适合的是
A.音乐
B.艺术
C.绘画
D.歌曲
14.为了给网站提供一段关于徐悲鸿的视频,同学们准备排练一幕话剧,请你为主人公选择一句最适合的台词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C.各出所学,各尽所知 D.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15.网络上传播的“知识”也不尽如人意,有很多是不正确的。以下是网友的近期留言,请你挑出有史实错误的一项
A.京师大学堂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成果 B.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是田汉
C.鲁迅是近代中国鞭挞黑暗的文学巨匠 D.抗战时期的解放区文艺事业没有停滞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以天演为体,其用有二:曰物竞,曰天择。此万物莫不然,而于有生之类为尤著。物竞者,物争自存也……天择者,物争焉而独存。
──《 》
材料三 (进化论的介绍与传播犹如)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年轻人的心和血。
──胡适
请问答:
(1)材料一是什么书?作者是谁?书的封面那七个字是什么字体?
(2)请把材料二的出处填充完整,然后概括这段文字的主旨词语。
(3)材料一和材料二两部著作(译著)诞生的共同背景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进化论传入中国的积极意义。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京师大学堂 北京大学校徽
材料二 《奏定学堂章程》里的中学堂课时及课程
周课时 课程学年 修身 读经讲经 中国文学 外国语 历史 地理 算学 博物 图画 体操
一年级 1 9 4 8 3 2 4 2 1 2
二年级 1 9 4 8 2 3 4 2 1 2
材料三 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蔡元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北京大学校徽是在鲁迅设计的校徽基础上修改而成,请你欣赏后谈谈对这枚校徽构思与设计思想的理解。
(2)京师大学堂是什么时候创办的?它和北京大学之间是什么关系?
(3)阅读材料二,结合你的课程和课时,看看有什么不同,然后简要概括说明不同之处。
(4)材料四是蔡元培的名言,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然后结合前两则材料,谈谈你对教育的认识。
参考答案
1—5 ACCBD 5—10 BDCDC 11—15 DBBDA
16.(1)《海国图志》、魏源、小篆。
(2)《天演论》、“物竞天择”。
(3)中国内忧外患,随着西学东渐,先进的中国人逐渐“开眼看世界”。
(4)拓宽了中国人的视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为改革、革命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推动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运动等。
17.(1)①校徽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下面的“大”字像一个人,上面的“北”字又像两个人,这样就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②在艺术处理上,这枚徽章构图简洁大气,线条流畅规整,蕴涵丰富。文字与数字结合,彰显历史气息。③上面的是学生,下面的是老师,教师就是要甘为人梯;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青出于蓝胜于蓝。
(2)戊戌变法时期;京师大学堂是北大的前身。
(3)把课程设置及名称、课时的差异说清楚即可。
(4)启示:重视文化教育和体育的同时不可忽视德育,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认识:可以从教育的目的、本质、意义及实施过程等方面阐述,言之成理即可。
歌曲推荐目录
①《义勇军进行曲》
②《黄河大合唱》
③《夜半歌声》
④《毕业歌》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