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小马过河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识生字学习,了解课文内容。
2.本文主要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学习课文内容,懂得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去想,从实践中去寻求答案。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最后老马对小马说的话。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最后老马对小马说的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
教具准备:
动画故事、头饰、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动画故事引入2.引入课题3.板书课题 观看 齐读课题 通过动画故事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题目是《小马过河》,那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呢?2.读课文,读熟的孩子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自己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法。读得不太熟的孩子,只要能继续练习把课文读会就行了。3.四人小组读课文,讲讲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讨论解决不明白之处。 读课文,思考问题 四人小组讨论学习 分层次提出目标,让学生读,在读中感悟。 合作学习能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品读课文读中明理 1.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呢?(1)小马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啊?(2)哪个词能表现出小马的高兴?你可以给它换一个词吗?(3)读这句话的时候应该读出怎么样的语气啊?(4)老马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啊?谁来试试。2.学习明理(1)一条河挡住了小马的去路,什么事使小马为难了?理解“为难”的意思。
(2)用“为难”的语气读小马心里想的话。
(3)小马问牛伯伯的话应该用什么语气?
(4)老牛的回答用什么语气?(平静,因为他认为河水很浅。)
(5)小松鼠拦住小马喊什么?要用什么口气?(急促,声音要高,速度要快,尤其第二个“别过河”语气还要加重。)(6)为什么老牛和小松鼠的说法不一样呢?他们谁说的对呢?为什么?
(7)发散:这时候,如果你是小马,听了老牛和松鼠的话,你会怎么办?(8)当时小马是怎么做的呀?(9)小马回家后,怎样回答妈妈问话的?
(10)理解“难为情”(害羞、难过或惭愧的意思)。
(11)在小马的两次答语中,都出现省略号,这里的省略号不表示省略,而是表示心里很为难,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的。
(12)老马是怎样教育小马的?用“~~~~”勾出老马的话。(13)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呀?(14)小马听了老马的话后,是怎么做的呢?它过了河吗?(15)它发现了什么?用“——”把小马的发现勾出来读一读。3.总结,延伸中心句(1)小马过了河,高高兴兴地把麦子送到了磨坊,回来后,它会对妈妈说什么呢?(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小马说些什么呢? 自由谈一谈 (连蹦带跳) (应以天真、活泼、高兴而又肯定的语气读。) 理解 个别读 说一说(有礼貌、询问)找、读说一说,读一读带感情读 分析比较(它们说得都对。它们所以说得不同,是因为它们身体条件不同,感受也就不同,并不是瞎说。)
思考、回答自由读,个别读齐读 自由读小组读(要读出既严肃又亲切的语气。) 勾画,读一读 想一想,说一说 说一说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进入课文所营造的氛围中去,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利用开放性问题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
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你遇到困难,你会怎样做?2.有一天,大象和小白兔也来到了这条河边,它们也想过河,如果你是小马,你会怎么对他们说啊?3.分角色朗读课文4.课堂小结 思考,说一说 说一说 分角色朗读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