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教学设计
(1课时)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认识角》。
【教材简析】
对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中我通过几个层次使学生形成关于角的正确表象。在课的一开始,我就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并通过观察实物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抽象数学知识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找一找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学生在找角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角”这个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生活。
【学情简析】
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我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顺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去认识角,发现角。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找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建立角的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读、写角。? ??????? ???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根据角的特征辨认角,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并体会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过程】
环节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辅助
意图说明
一
提出问题
导入新课
(5分钟)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图形被纸片挡住了,你能猜猜看,是个什么图形吗?(图形为五角星 ,一开始挡住一部分,只剩下一个角 )
2.它为什么不是圆呢?
3.你为什么觉得它是三角形呢?
4.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角。关于角,你想要了解什么?
1.举手回答。2.举手回答。
(预设:因为圆是圆的,没有角)。
(预设:因为它有三个角)。
3.举手回答。(预设:因为它有三个角)。
4.举手回答。
(预设:角的定义是什么、如何画角,角的大小于什么有关?)
课件出示图形图片,动画演示。
设问导入,引起注意。
导入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体现自主理念;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
体验探究
互动交流
(15分钟)
1.你想自己动手折出一个角吗?
2.仔细观察,摸一摸你们折出来的角,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你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吗?
4.如何在纸上画出一个角?
5.怎么给角取名字?
1.用老师准备好的圆形纸片折角。
2.同桌交流讨论,汇报。
3.举手回答。
4.独立在纸上描角、画角。举手回答,举手回答,总结方法。
5.举手回答。
出示课件。
课件演示。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动手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创造力、体现自主选择理念
三
师生互动
探究含义
(12分钟)
你能在图上找到角吗?
这两个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图上有两个边不一样长的直角)
举手回答。
学生用学具盒中的学具摆出两个边不一样长的直角。操作学具,四人小组尝试交流讨论,反馈汇报。
出示课件。
培养动手能力。
培养合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
四
作业超市
拓展学习
(5分钟)
书本第63页练一练第二、三题(必)
书本第63页第六题(选)
说一说我们教室里哪里有角呢?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
师生互动。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业。
学会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注:本课时37分钟,激动3分钟。
附录:1.【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