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 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目的、条件、过程、影响民族英雄交 往冲 突明朝的对外关系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指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西洋郑和:云南昆阳(今晋宁)人,小名三保,回族,出身于世代穆斯林家庭,又皈依佛教,熟悉伊斯兰教和佛教。从小吃苦耐劳,培养了英勇无畏的气概。本姓马,原在燕王朱棣府当差,后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被赐郑姓,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新课探究一、郑和下西洋郑和的宝船1.读教材,回答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条件。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前提条件)
造船技术的发达;
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
客观主观是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条 件郑和的远洋船队郑和下西洋的目
的众说纷纭,一
说宣扬大明威德,
《明史·郑和传》
中记载:“且欲
耀兵异域,示中
国富强”;一说
寻找建文帝,《
明史·郑和传》中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 一说发展贸易缓解财政支出,有史料称郑和下西洋使“贫民致富”、“国用充足”;另有包抄帖木儿帝国、 扫荡张士诚旧部、解决军事复员问题等说法。面对这么多的说法,我们该取哪一种观点呢?2.读教材,学生抢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加强友好往来;
发展海外贸易。郑
和
与
宝
船1405-1433年先后七次最大:长44丈,宽18丈大小船只200多艘每次:2.7-2.8万人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让我填一填郑和下西洋盛况3.郑和下西洋的时空范围。时间:1405-1433年。3.郑和下西洋的时空范围。空间: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时间最早
次数最多人数最多船数最多船只最大范围最广设备先进郑和下西洋概况和欧洲航海家航海情况对比比一比4.读教材,学生讨论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邮票课后探究 联系现实问题 感知历史真谛
郑和下西洋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相似之处(航线 范围 内容 意义)
2.启示(条件 目的 意义)
3.有哪些重大发展(更开放 更广泛 更持续)二、戚继光抗倭 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民族英雄,字元敬,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他本人也与俞大猷等同为抗倭名将,声名远扬。日本倭寇1.简短介绍倭寇情况。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2.读史料:材料一:鸳鸯阵材料二: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
士无敢不用命。。。。戚继光用兵,威名震寰宇。 根据材料和课文,指出戚家军的特点。操练新阵法;
训练有素;
纪律严明;
能征善战。抗倭形势图台州九捷3.根据教材,回答戚继光平息倭寇的情况。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随后,戚继光又平息福建、广东地区的倭患,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连环画《抗倭英雄戚继光》想一想
戚继光取得胜利的原因。1. 为什么戚继光能取得抗倭的胜利?
(1)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
(2)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3)戚家军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
(4)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2. 对戚继光和岳飞两者的评价有何区别 ?
戚继光是民族英雄,抗击的是外来侵略者,岳飞抗金是中华民族内部兄弟民族之间的纷争,是抗金英雄。
4.讨论对戚继光的正确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这句话体现了戚继光的什么高尚品德?1、表达了戚继光抗倭的决心,拯救百姓于水火,并不是追求个人功名;
2、他志向远大,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
攫取了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999年12月20日,
中国收回了澳门的主权。三、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随堂训练1.明成祖时期,七下西洋的是
A.蔡伦 B.毕升 C.郑和 D.郑成功3.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镇南关大捷 D.戚继光抗击倭寇2.下列人物中,曾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往来的是
A.郑和 B.戚继光 C.李时珍 D.宋应星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邓世昌CABC4.下列关于明朝时期的交往与冲突历史的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B.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历史上第一批对我国进行侵略活动的包括葡萄牙殖民者
D.戚继光抗倭过程中最著名的战役是台州大捷5.“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