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人类迈入“电器时代“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器时代“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11-24 19:2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器时代”
学习目标
了解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及其成就、使用等史实;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科技是生产力,进而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本课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本课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
预习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1.19世纪70年代,_________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________和_______的发明和使用,________的应用日益广泛,逐步取代___________,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____________”。
2.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_________和_________走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3.在电器发明领域,美国科学家________最为著名,被誉为“发明大王”,他在________年研制成功耐用__________,为世界带来了光明。
4.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__________等人设计出内燃机。以此为动力,他在_________年试制___________成功。
5.20世纪初,人类制造出___________。________年12月的一天,美国的__________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制成_______,并试飞成功,实现了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
复习回顾:工业革命的标志、特点、成果、影响
读课文自主完成以下题目: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列表 包括的内容是 时间、人物、成果)
小组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电力发明和广泛应用使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2如何认识汽车工业的发展对人类的影响?
3、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4、探索比较题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革命(或称“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各举二例)
(2)两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 a.生产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社会关系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国际格局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1)第一次:棉纺织业 交通运输业 第二次:电力工业 钢铁工业 (2)a.它们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b.它们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c.它们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广大亚非拉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世界被瓜分完毕,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3)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构建知识体系
谈感受
同步达标
A级 基础训练(小试牛刀)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世纪70年代,人类进入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原子能时代 D.计算机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得到广泛应用的能源是
A.石油 B.电力 C.煤炭 D.水力
3.“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这是谁的名言?
A.牛顿 B.爱迪生
C.西门子 D.爱因斯坦
4.下列当今社会生活,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无关的是
A.电话拜年 B.乘公交车上班
C.电脑办公 D.坐飞机旅游
5.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技术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的是 ①美国 ② 德国 ③日本 ④英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的是
A.莱特兄弟 B.瓦特 C.卡尔 本茨 D.爱迪生
7.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于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8.以问世的先后顺序排列下面事物,正确的是
①火车 ②汽车 ③飞机
A.①②③   B.③①②   
C. ②③①  D. ③②①
B级 能力检测(登高望远)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于
A.19世纪晚期 B.19世纪中期
C.18世纪60年代 D.20世纪初
2.20世纪初,人类可使用的最新交通工具是
A.汽船 B.火车 C. 汽车 D.飞机
3.由德国人完成的发明有
①电灯泡 ②发电机 ③汽车 ④飞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4.19世纪最后的30年,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除了电灯的发明和使用外,还有
①电话的发明和使用
②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
③汽车的发明和使用
④汽船的发明和使用
A.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5.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
A.电力的广泛使用 B.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C.化学工业的建立 D.信通讯手段的发明
6.下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有类似表现的方面是
A.新电力的广泛使用
B.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C.通讯手段的发明
D.化学工业的建立
7.按所发明事物的种类排列下列人物,恰当的一组是
A.瓦特 爱迪生 莱特兄弟
B.富尔敦 卡尔·本茨 莱特兄弟
C.法拉第 爱迪生 瓦特
D.史蒂芬孙 爱迪生 瓦特
8.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科学研究成果在生产领域的应用
B.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
C.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加强 D.生产技术知识的不断积累
二、材料解析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成了第一艘汽船在内河试航成功,史蒂芬孙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814年发明了一台蒸汽机车,因前进时不断从烟囱里冒出火来,被称为“火车”。
材料二 1885年,本茨制成一辆三轮汽车,此后汽车发展迅速,成为陆上重要交通工具。1903年底,美国的莱特兄弟几经试制的飞机,终于试飞成功。
请回答:
(1)汽船和火车是什么时期的重要成果,它们以什么为动力?
(2)汽车和飞机又是什么时期的重要成果,它们又是以什么为动力的?
(3)从生产力的角度讲,这些机械的发明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三、问答题
10.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其新特点对我们有何启示?
11.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A级 基础训练(小试牛刀)
1.B 2.B 3.B 4.C 5.A 6.C 7.D 8.A
B级 能力检测(登高望远)
1.B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 2.D 飞机问世于1903年,是20世纪初最新的交通工具。 3.B 发电机、汽车的发明者分别为德国人西门子、卡尔 本茨 , 电灯泡、飞机的发明者分别为美国人爱迪生、莱特兄弟。 4.D 汽船发明于1807年,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 5.A 电力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6.B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的交通工具有汽船、火车,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的有:汽车、飞机。 7.B 富尔顿、卡尔 本茨、莱特兄弟都发明了交通工具。 8.A 自然科学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带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9.(1)工业革命的成就,动力为蒸汽机 (2)第二次科技革命,动力为内燃机 (3)汽船、火车、汽车、飞机的发明不仅便利了交通,还促进了能源的发展。总之,这些机械的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10.特点:1)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取得巨大成果。2)它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标志进入电气时代。3)此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规模广泛,发展迅速。启示:要重视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又要重视科学和技术的密切配合,把科技变成生产力。
11.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