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11-25 16:5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1.四大探索运动
名称 派别 口号/主张 代 表人物 内容或过程 性 质 影 响 失 败 原 因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2.近代化的含义和特点:近代化指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核心是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还包括思想文化的科学理性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的近代化等等。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经历了学习西方由技术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过程。
3.中国四次近代化探索
洋务运动—— 阶级 派; 只学习西方的 ;目的:
戊戌变法—— 阶级 派; 侧重学习西方的 ;走日本的路:
辛亥革命—— 阶级 派; 侧重学习西方的 ;建立 制。
新文化运动——先进的知识分子; 主要学习西方的 ;空前彻底地批判 。
4.洋务运动为什么不是思想解放运动?也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
洋务派是封建统治阶层中的开明官员,其学习西方技术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故不触动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从不宣传和学习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
5.列举中国近代创办的书刊、报纸,及其宣传的主要内容。
《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外纪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民报》(三民主义)、《新青年》(资产阶级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
6.列举中国近代的学校及地位。
京师同文馆——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
京师大学堂——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
北京大学——五四运动爆发的先锋力量。
7.列举近代化探索中各派别组建的团体。
维新派——强学会;革命派——兴中会、中国同盟会(政党)
8.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有哪些?
创建兴中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成立中华民国,推动国共合作、创办黄埔军校。
9.列举第一二三单元发生在上海、北京、南京、武汉、广州的大事。
上海:《南》中被迫开放的五口之一;(洋)江南制造总局和轮船招商局;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五四运动后期的中心;中共诞生地。
北京: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辛丑条约》、公车上书、五四运动爆发地。
南京:《南约》、中华民国成立地。 武汉: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武昌起义
广州:《南》五口之一,黄埔军校,北伐战争时的广州国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