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 课件-习作七 《短文阅读理解指导》人教新课标 (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语文 课件-习作七 《短文阅读理解指导》人教新课标 (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17 23:4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短文阅读方法指导  母亲给无微不至的爱,她的爱是用无声的嘱咐传给我的。
  四五岁的时候,在绿油油的菜畦里,我跟母亲学着给菜苗浇水、除草、捉虫。母亲笑眯眯地看着我,黑亮的眸子闪着光芒。
  再大一点,我有时会仗着自己力气大欺负小伙伴。我清楚地记得母亲是怎样责备我的。粗壮的手臂高高举起,手掌落在我身上却一点也不疼。我永远忘不了的是那张充满怒气的脸,尤其是那双闪着泪花、严厉逼人的眼睛。
  上了学以后,一个夏天的中午,母亲冒雨上山给我寻找治气喘病的草药。回来时,她的蓑笠不见了,浑身上下淋得透湿。父亲问她,她笑笑说:“路上碰见邻居小林妈,我把蓑笠借给她了。”当晚母亲发了高烧。我静静地趴在她身边。母亲用发烫的手轻轻托起我的下巴,嘴角露一丝快慰的笑意。凝望母亲疲倦而闪着亮光的眼睛,我觉察到母亲用目光,正默默嘱咐着我什么。
  长大以后,我在书本里找到了母亲当时嘱咐我的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为之。”不错,母亲的眼睛,不就是这么嘱咐我的吗?
  想起母亲的嘱咐,我就会联想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祖国的土地、祖国的历史养育了我勤劳善良的母亲。母亲对我的嘱咐,不正是祖国对我的期望吗?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 无微不至:
  (2) 快慰:
  2、在文中画出母亲对“我”的“无声的嘱咐”的一句话,并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3、 画线的(1)、(2)、(3)句话,表达了母亲对“我”的怎样的嘱咐?用自己的话简要的写下来。
  第(1)句:
  第(2)句:
  第(3)句:
  4、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速度和语调应该是( )
  (1)快而低沉 (2)慢而高昂 (3)慢而低沉 (4)快而高昂
  5、把下面的句子改写为陈述句,意思不变。
  不错的,母亲的眼睛,不就是这么嘱咐我的吗?
  6、为什么说母亲对我的嘱咐,不正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 许多同学害怕做阅读题,在阅读题上丢分也十分严重,怎么办呢?
学习贵在得法。用科学的、正确的、适合于自己的方法,往往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
做阅读题也需要方法,关键在于要把握知识的内在规律。具体方法如下:读 找 悟找什么呢?怎么读呢?悟什么呢?怎么悟呢?一、读1、浏览:通读全文,大略地了解文章的内容;
2、细读:有目的地仔细阅读文章内容;(找文章的关键词句,从关键词句切入)
3、精读:针对文章后面的题,一边读,一边搜寻、筛选答案。
短文至少要读三遍,甚至更多。读示范文章《嘱咐》举例示范二、找 1、找关键的词、句:
A、关键的词:表示时间、方位的词语、成语、陌生词语、细节性词语等;
B、关键的句子:寓意深刻的句子、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中心句、过渡句;常用修辞手法的考点有哪些? 2、对词语的理解或解释的方法:
A、先理解词语所在的句子的意思,
B、再用浅显通俗的语言阐释,或用浅显易懂的近义词来解释。
3、理解寓意深刻的句子的关键:
A、抓住作者借什么事或物寓什么理。(借物寓理)
B、寓意深刻的句子往往是表面写人或事,而实际上是要写人的品德和写事情所说明的道理。看《嘱咐》后面的题举例示范4、常用的修辞手法:
A、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
B、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
C、反问:与陈述句之间的互换;
D、夸张:夸大还是夸小
E、对仗:哪些词语相互对仗;
F、设问:特点是自问自答;
J、 排比:分号,同一个词语在句子中重复使用多次,分句间地位平等,词语间节奏明快。举例示范看《嘱咐》后面的题 5、找关键的词句主要在细读、精读阶段进行。
A、只要阅读文章就要有意识地去找关键的词语和句子;
B、使之成为一种习惯,进而成为一种意识。 6、找文体特点。把握小学阶段常用文体关键的特点:
A、写景:写作顺序。
空间的方位顺序:由近到远、由上到下、由外到内等;
时间的先后顺序:春、夏、秋、冬或早上、中午、下午、晚上等; B、写人:外貌、神情、语言、行为、心理活动等;
C、写事:起因——经过(高潮)——结果
D、写物:样子、颜色、大小、功用、使用方法、习性等;说明方法的使用情况;
E、想象:想象力、创新性。举例示范从《嘱咐》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1、每一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明确的写作目的,每一种文体也都有其通用的固定得特点模式。我们可以套用这些模式去理清文章的结构,进而理解文章内容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领悟不同文体不同的中心:
A、写景:表达喜爱和赞美之情,反之则反;三、悟 B、写人:赞美文中人物高尚的品德(助人为乐、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等),反之,批评和憎恶文中人物卑劣品德;
C、写事:事情总是人做出来的,通过事件来刻画人物,通过事件来说明道理。
D、写物:侧重于所写事物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E、想象:培养想象力、创新性。举例示范从《嘱咐》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丢掉心里的恐惧,无论题有多难,它们都不是老虎,更不是日本鬼子,其实知识是最有趣的玩具,只是你还没有搞清楚该怎么玩。 结束语: 将知识规律化、格式化、简洁化,就便于我们记忆,就能减轻我们学习的负担;也有利于使用时快速抽取出来,并灵活地加以运用,这就是玩它们的方法。结束语: 知识是死的,但我们是活的,当我们把握正确的方式方法时,知识就成为我们手中最好玩的玩具,我们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结束语: 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让我们携手共进吧!
谢谢大家!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