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风万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聆听《御风万里》《台湾风情画》,了解作品创作背景,感受多民族音乐的融合,加深对音乐所传达的情感的领悟,进而提高对中国民歌与音乐创作渊源的认识。
2.通过听辨作品中的民歌片段,能够结合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选择一两段进行演唱。
3.通过聆听,分辨作品中主奏乐器,感受音乐风格,辨别民族归属感,领会作曲家引用他们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听辨作品中出现的几段民歌主题和演奏乐器
2.加深对音乐所传达情感的领悟,进而提高对中国民歌与音乐创作渊源的认识。
教学过程
导入:
1、分别出示汉族、藏族、蒙族、哈萨克族的图片,并思考:这是哪个民族?说说对这些民族的了解。
2、聆听音乐歌曲片段,试着根据音乐旋律的风格判断是哪个民族的作品。
分别播放《黄河船夫曲》 《嘎达梅林》 《囊玛》 《哈萨克族民歌》
启发学生总结各民族音乐的大致特点。
新课教学:
简介背景:本课要欣赏的作品是作曲家郭文景在香港回归之前,应香港特区“庆委会”之约,专门为弦乐乐队和军乐队而作的一首交响序曲——《御风万里》。其中B段中使用复调的手法将汉、蒙、藏、哈萨克民族的民歌融为一体。
聆听、思考:几首风格的民歌分别出现在了作品的什么地方,出现的顺序?主奏乐器是什么?
完整聆听B段:学生可按照作品中出现的民族分组律动,每组学生代表一个民族,引导学生在听到自己所代表的民族旋律出现时跟着节奏律动表示。进一步培养和巩固学生聆听多声部音响的习惯,调动学生对音乐的关注度。
总结B段:在《黄河船夫曲》的旋律进行中蒙古民歌《嘎达梅林》、藏族民歌《囊玛》、哈萨克民歌旋律穿插进来与其形成对位,寓意着五十六个民族间的团结与和睦,更将这部回归庆典的交响序曲表现得极具中国特色。
略听管弦乐《台湾风情画》,整个作品充满浓郁的台湾风情,旋律采用当地的童谣以及民歌的主题音调创作而成。聆听时提示学生民歌出现的地方,引导学生仔细聆听。
听后学生自主选取其中感兴趣的民歌片段进行欣赏。
总结归纳:两首歌曲音乐要素及情感进行归纳总结,同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音乐作品,不仅有对香港回归的热烈之情,更有着对祖国统一和复兴的祝愿,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