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沃尔塔瓦河》优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沃尔塔瓦河》优质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04-17 21:3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聆听欣赏《沃尔塔瓦河》,引导学生从力度,节奏,音色、旋律等音乐要素去分析、理解作品,感受体验乐曲所蕴含的艺术内容及音乐风格。了解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斯美塔那的生平及贡献
2、听辨出“林中狩猎”“乡村婚礼”“水仙舞蹈”“峡谷激流”等四个场景使用的主要乐器,感受并理解音响色彩的作用。
3、学唱《沃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知道作品的乐曲结构,并以对比的方式感知作者为描述沃尔塔瓦河主题旋律三次出现时,通过变化的音响色彩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学唱主题旋律,感受音乐要素对作品情绪的影响及对音乐形象的塑造。
2、通过欣赏《沃尔塔瓦河》,使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体会曲作者对民族、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聆听两个音乐片段,根据音乐不同的力度,情绪及旋律,选择与之相符合的场景能 a、潺潺流动的小溪 b、波涛汹涌的河流。
师生参与:唱同一个音,第一组保持,其他组分别加入持续演唱,体会声音的力度、层次,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让我们完整聆听刚才的两段音乐片段,思考是什么造成了这两段音乐的不同
(作品的速度、力度的变化以及增加多种乐器丰富乐曲的音色)
刚才我们听到的这两个音乐片段都出自同一部音乐作品《沃尔塔瓦河》,奔流不息的沃尔塔瓦河,从幽深的溪流,迂回曲折的流向捷克的心脏,纵贯捷克南北,是捷克的母亲河,它时而深情如歌,时而欢畅、奔腾,时而又咆哮着、抗争着。她养育了捷克人民,更激发了作曲家的创作灵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沃尔塔瓦河,赏析他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共同领略作曲家笔下奏响的壮丽篇章。
直接出示乐曲的曲式结构,并出示作者对作品的注解,了解作品的创作思路:两条小溪流过寒冷呼啸的森林,汇合起来成为沃尔塔瓦河,向远方流去。它流过猎人号角回响的森林,穿过丰收的田野。欢乐的乡村婚礼的声音传到它的岸边。在月光下水仙女们唱着歌曲在它的波浪上嬉游。沃尔塔瓦河从斯威特扬峡谷的激流中冲出,在岸边轰响并掀起浪花飞沫。在美丽的布拉格的近旁,它的河床更加宽阔,带着涛涛的波浪从古老的维谢格拉德的旁边流过。
通过曲式结构可以看到,沃尔塔瓦河的主题音乐出现过三次,是单纯的重复还是重复中有所变化,带着疑问:
先来视唱主题旋律。
感知如诗如歌第一次出现主题曲的乐器
感知匆忙流过第二次出现主题曲的乐器及速度变化
感知激昂有力第三次出现主题曲旋律的乐器。了解作者将《沃尔塔瓦河》的主题由小调转为明朗大调的创作手法。
总结:曲作者通过乐器色彩、力度、速度变化以及全曲调式之间的转换等手法,形象描绘了沃尔塔瓦河的跌宕起伏,从源头缓缓流出,途径捷克民族美好风光,最后奔腾向前的壮丽景象。
静静聆听和感受剩下的 茂密森林、村民婚礼、水仙舞蹈几个场景为带来的美好画面,并分辨出音乐是由哪些乐器描绘的 。
介绍作者: 这位著名的作曲家是斯美塔那,在他幼年的时候,就在音乐方面显露出了非凡的才能。1848年、捷克爆发了反抗异族压迫,推翻封建统治的革命运动,革命的思想和激情深深的感染了他,他不仅亲自投身到革命之中,还在短短的时间内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进步意义的作品。在他50岁的时候,患上耳疾未能治愈,全聋后,他仍以顽强的毅力创作了许多作品,为捷克的民族音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现代捷克音乐之父”、“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人”。
即使没有去过捷克,但听着斯美塔那创作的旋律,那绚丽夺目的沃尔塔瓦河仿佛就在眼前,完整欣赏《沃尔塔瓦河》影像版
拓展欣赏: 许多的爱国艺术家将满腔的爱国热情溶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成为人们心中久久不能忘怀的心的旋律,如约翰·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被誉为奥地利的国歌”,我们国家也有这样一部作品,《黄河钢琴协奏曲》。
课堂小结:每一位胸怀祖国大地的音乐家,无不怀着滚烫的赤子之心,炙热的爱国之情,深情的歌颂着。为什么我们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音乐是灵魂的完美体现,当那来自心底的旋律,化成了无数的音符,回响在你我的心间,音乐更是跨越了语言和肤色的障碍,成为你、我、他心中共同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