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05中外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05中外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18 06:2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中国史
阶段
名称
时间
记忆关键
中国古代[来源:学科网ZXXK]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来源:学科网]
—[来源:Z*xx*k.Com]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来源:学#科#网Z#X#X#K]
夏朝建立
约公元前2070年
建立者是禹;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西汉设立西域都护
公元前60年
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

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

标志着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中国近代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始
《南京条约》
1842年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洋务派设立京师同文馆
1862年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端
天京的陷落
1864年
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
《马关条约》
1895年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公车上书
1895年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戊戌变法
1898年
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
《辛丑条约》
1901年
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辛亥革命
1911年
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1915年
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五四爱国运动
1919年5月4日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中共一大召开
1921年7月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4年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
标志着人民军队的建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建立
1927年10月
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开辟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
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
1934年10月
标志着长征的开始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甘肃会宁会师)
1936年10月
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6年12月
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1937年9月
标志着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11月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日本天皇被迫宣布
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
标志着抗日战争结束
蒋介石全力围攻
中原解放区
1946年6月
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
青化砭、沙家店
等战役的胜利
1947年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孟良崮战役
1947年
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7年夏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中国现代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召开
1949年9月
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
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
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土地改革
1950—1952年
标志着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地主阶级被消灭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954年
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53—1956年
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年
从此,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1972年
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1976年10月
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底
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1年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香港回归祖国
1997年7月1日
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澳门回归祖国
1999年12月20日
二、世界史
阶段
名称
时间
记忆关键
世界古代
大化改新
7世纪中期
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世界近现代
新航路的开辟
15世纪开始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新议会的召开
1640年
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光荣革命”
1688年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权利法案》颁布
1689年
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在英国确立
彼得一世改革
18世纪初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来克星顿的枪声
1775年
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
《独立宣言》的发表
1776年7月4日
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萨拉托加战役
1777年
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监狱
1789年7月14日
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罗伯斯庇尔等人掌握政权

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珍妮机”的发明
1765年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改良蒸汽机
18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
《英雄交响曲》
1804年
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斯蒂芬森设计的
蒸汽机车正式试车
1825年
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
19世纪30年代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共产党宣言》发表
1848年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俄国1861年改革
(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1861年
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推动了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明治维新
1868年
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学¥科网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
生产生活领域
19世纪70年代
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14年7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希特勒上台
1933年
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苏联新宪法
1936年
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
1936年
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德国突袭波兰
1939年9月1日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6—10月
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
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1942年1月1日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7月—1943年2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945年5月8日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事结束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1945年9月2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杜鲁门主义出台
1947年3月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德国分裂
1949年
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55年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万隆会议
1955年
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城取得了重大突破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
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
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
1961年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纳米比亚独立
1990年
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苏联解体
1991年底
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西汉设立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18年贵州黔西南三州)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
A.秦统一六国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西域都护的设立 D.宣政院的设立
【答案】C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开始
(2018年湖南邵阳)有研究表明:中国十四年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在4100万以上,加上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人口损失则超过4500万。材料中的“十四年抗战”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答案】A
萨拉托加战役——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2018年四川成都)“1777年7月,英军退到萨拉托加,还没来得及安营扎寨,就被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两万多民兵和迅速开到的大陆军包围,英军只得放下武器投降。”该战役的胜利成为了美国独立战争的
A.导火线 B.开始的标志
C.转折点 D.结束的标志
【答案】C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2018年云南)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A.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C.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答案】B
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
(2018年湖北荆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缓缓降落”,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北约”组织的建立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古巴导弹危机发生
【答案】C
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学科……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抓好重大制度创新,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出1600多项改革方案,啃下了不少硬骨头,闯过了不少急流险滩,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局面。
……
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确的,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
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发展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成功经验、展现了光明前景,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
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摘编自《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18年12月18日)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2018年,就是这样的特殊年份。
4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说,“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上,以深谋远虑、深化变革、深刻重构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力度改革,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新境界。
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号召:“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今天,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我们广袤的国土上继续书写13亿多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1978年开启的中国改革开放,从规模和内涵上不断改变着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而今更具震撼力——改革开放继续坚定地深化的目标直指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视野更加宏阔、内涵更加丰富、动力更加磅礴。
跨入新时代,对理想信念最好的铭记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改革开放最好的纪念就是更全面、更深刻地推进改革开放。
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
历史永远铭记这一天,中国改革再扬帆!
1.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
2.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
3.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4.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和影响。
5.考查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6.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放在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历程这个专题中,综合考查对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认识、启示等。
7.将改革开放放在中外改革这个专题中,综合考查对改革的认识、启示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