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拿破仑说:“世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 《麦田里的守望者》说:“一个人,只要拥有了思想,遇见鬼神,鬼神畏惧你;遇见高山,高山就给你让路;遇见河流,河流会给你铺桥;遇见天空,天空会给你翅膀。思想的力量是无人能挡的。” 那么,思想是什么?它究竟有怎样的魅力让人们为它谱写赞歌?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帕斯卡尔的作品吧。1.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内容。(重点)
2.理解鉴赏哲学家深邃的思想。(难点) 帕斯卡尔(1623—1662),法国17
世纪最具天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思
想家。他在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两方面
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等均是他的贡献。他还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制作了水银气压计。他同时还是概率论的创立者之一。【作者介绍】 1670年《帕斯卡尔思想录》一书在
法国首版。该书以其论战的锋芒、
思想的深邃以及文笔的流畅而成为
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的经典著作,对
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认为是法
国古典散文的奠基之作。【背景介绍】 17世纪的法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封建农奴制的国家,但是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在封建制度母体之内开始滋长,这也就决定了当时的意识形态迟早会产生新的发展,在思想斗争的领域内向先进的思想家提出了新的思想课题。帕斯卡尔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了一种伟大精神境界中,对人及其精神、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苇草 畜牲 囊括 wěichùnáng【基础梳理】正字音:活动一:自读课文,标注字音。 活动二:速读课文,划分层次。提示:
第一部分(1—2):人的伟大源于思想。
第二部分(3—4):人比宇宙高贵,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第三部分(5):人应求于思想,因为思想可使人囊括宇宙。探究一:课文内容解读【提示】概括了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1.“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2.思想让人有了怎样的变化?【提示】伟大、高贵、有尊严。【提示】形象写出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这样比喻是为了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宇宙的浩大,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囊括宇宙,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3.作者以“苇草”为喻说明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4.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提示】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即: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5.帕斯卡尔提出“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你是怎样认识他所说的“伟大”的?【提示】人虽然在宇宙中只是
一根脆弱渺小的“苇草”,但
是,人拥有思想,正是思想赋
予了人主宰世界的能力,使人
超越物质、超越自然,在宇宙
中有了绝对的优势,这就是人
的“伟大”之所在。6.结合课文思考:既然思想能让人伟大,我们应该怎样思想?【提示】努力好好地思想,遵循道德的原则。探究二:重点语句研析1.“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
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
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说说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提示】人与其他生命的区别在于:人知道自己渺小,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抵抗宇宙的力量,但是其他生物对于宇宙的力量却不能正确认识,对于自身的渺小也缺乏认识。因此,正是在人与物思想能力的区别中体现出人的高贵。人从而超越了肉体的渺小,实现了精神的伟大。【提示】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他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2.为什么说人“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3.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提示】这是指“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这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这里作者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若不努力思考,就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即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起码条件。4.如何理解“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这句话?
【提示】引导同学们批判地认识这些概念,不要全盘否定,也不要全盘接受。思想之所以囊括宇宙是因为思想没有边际,不受束缚,宇宙可以成为思考的对象。︱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 人——苇草——脆弱、可悲 ︱?????? ︱???? ︱ 人——思想——尊严、伟大 (2017·江苏卷)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一个人在创作和欣赏时所表现的趣味,大半由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三个因素决定。 ?, ?,???。??,???,???。这三层功夫就是通常所谓的学问修养,而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学问修养的结果。①它们的影响有好有坏?
②我们应该根据固有的资禀性情而加以磨砺陶冶?
③接收多方的传统习尚而融会贯通
④这三者都是很自然地套在一个人的身上的
⑤不易也不必完全摆脱
⑥扩充身世经历而加以细心体验?A.②③⑥④①⑤??????????B.②⑥③④⑤①?
C.④①⑤②⑥③??????????D.④⑤①②③⑥答案:C 帕斯卡尔名言
1.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人类的一种追求、一种理想。
2.不管心灵多么广阔,人只能承受一种伟大的激情,所以当爱和野心相遇时,它们的伟大只有它们各自单独出现时的一半。
3.人的灵魂有两个入口:一是理智、一是意志。 文中“能思想的苇草”这一著名的比喻,不仅确立了思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也蕴含着帕斯卡尔对于能思想的人生的自尊与激情,这激励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都要努力思考,如何做一根能思想的有道德的苇草?谈谈你的看法,写一篇500字左右的随笔。一条航行的船,总是把负重的痛苦藏在水下,而在前进的欢乐中扬波逐浪。课件29张PPT。信 条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老人:“您是在哪里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的?” 那位老人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老人继续说:“在幼儿园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永远不要打人;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 我想那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并不是哗众取宠,他只是想告诉我们要返璞归真。美国当代作家富尔格姆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现在请大家朗读这篇课文,读一读富尔格姆的《信条》。1.疏通文意,理清文章脉络。 (重点)
2.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难点)【作者介绍】 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
家、哲学家。在他的经历中,
他当过干活的牛仔、民歌手、
IBM公司推销员、专业画家、
教区牧师、酒吧调酒师、绘画
教师等。主要著作《我需要知
道的一切》。 《信条》选自他的散文随笔集《我需要知道的一切》,这部散文随笔集极富哲理性,曾成为美国年度第一号畅销书。 【背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国社会的思想也日趋复杂。“上帝”已不复存在,生命的意义也模模糊糊;人们缺乏对自己的把握,也很难对他人不怀戒备;精神紧张,行为乖张……在这种情况下,富尔格姆对人生、人的身心自由、生存的价值、幸福、爱情等进行了再发现和再解读,重新组装了人的世界。于是就形成富有哲理的散文随笔《我需要知道的一切》。给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聚苯 乙烯 杯皿 规矩 茎叶 推衍běnmǐnjujīnɡyǎnxī【基础梳理】活动一:请大家听老师范读课文,标注重点字音。活动二:请同学们快速自读课文,思考:作者提到的这些信条可以分成几类?
提示:
三类:怎样生活、怎样做事、怎样为人。提示:
第一部分(1—2):总述信条,提纲挈领。
第二部分(3—18):叙述16条信条。
第三部分(19—21):阐释上述信条对我们工作、生活的重要性。活动三:给课文划分层次。探究一:课文内容解读1.本文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强调什么?【提示】观点:“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在幼儿园就学过。”
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团结,要互相关爱,要有集体精神。2.作者列出这些最基本的信条有什么意义?【提示】人们常说,真理是朴素的。又说,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用最简明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道理。对于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使一般人难以把握、望而生畏。作者却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且讲得机智、幽默、充满温情,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提示】富尔格姆告诉人们琐事上蕴含的卓识。琐碎的细小的事情上蕴含着卓越的见识。智慧并不一定就在高等学府的大山顶上,有时候我们在幼儿园里面学到的东西就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3.一般人认为智慧在高等学府的大山顶上,但是文章开篇就否认了这种说法,你是怎么理解的?4.“吃东西之前要洗手。”“便后冲洗。”对这两点你有何感受?【提示】这两点是一个人的生活习惯,说明他讲究卫生,因为什么东西都是身体第一,健康是最重要的。你有这个基础条件,你才会注意这些细节,减少疾病的发生,这样对自己,无论是工作或学习都是一个很好的先天条件。5.“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一些东西,想一些东
西,逗逗乐,画画画儿,唱唱歌儿,跳跳舞,玩玩
游戏,外加每天干点活。” 作者为何认为这一条
重要?【提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上能过上这种平衡的
生活是多么可贵。学一些东西,想一些东西来丰富自
己的生活,让自己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每个人的生
活都是波澜起伏的,过一种平凡的、属于自己的生活。6.“要承认奇迹。别忘了聚苯乙烯培养皿里的那粒小不点的种子:它的根往下生,茎叶往上长,没有人真正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或者为什么,而我们大家也都差不多是这么回事。”作者要阐明的是什么道理?【提示】要承认奇迹。有很多东西我们没有办法说清楚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可是,事实就是这样。也许我们还没有办法探究出它为什么这样,可是它已经是这样了。那么对于这个规律,我们就要遵守,要承认它,尊重它。7.最后,作者重点强调了十六条中的哪一条?【提示】“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8.《信条》一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提示】《信条》一文看似浅显或绝对,实际上并非如此。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他之所以能获奖,主要原因就是他牢记并实践了在幼儿园就学过的那些信条。本文篇幅短小,所阐述的主题集中,见解新颖而不难理解。这篇课文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作者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且讲得机智、幽默、充满温情,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并高高兴兴地去实践。探究二:重点语句研析【提示】“自己的一摊子。”表面上指儿童在幼儿园时床上或桌上的东西,实际上有比喻义,指自己的事情。 1.如何理解“自己的一摊子。”?2.“再就是记住迪克们……一个大大的‘看’字。”作者为何突出一个“看”字?【提示】“看”是观察,也是学习。多看、多学,进而深思,想清楚认清事理。因为在生活中需要自己去观察、体会,观察之中可以发现和改善自己的不足,并且能更好地认识别人和自己。 怎样生活怎样做事营养10休息12信条认识世界14、15讲卫生8、9快乐11 做好事情5观察生活16公平2 分享1怎样为人友爱3诚实4守本分6礼貌7团结13(2017·江苏卷) 25.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黛玉对宝钗说:“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请说明黛玉对宝钗的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答案(示例):黛玉在行酒令时“失于检点”,宝钗私下提醒;宝钗教导黛玉要做女性“分内的事”,“看杂书不好”;宝钗关心黛玉的身体健康。(2)《阿Q正传》中,未庄谣传革命党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祝福》里,鲁四老爷一见“我”就大骂其新党,但“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这两个细节共同传达出鲁迅什么样的观点?(4分)答案(示例):民众愚昧、落伍,无法理解新思潮及其运动的意义;新思潮及其运动脆弱、不彻底,无力走入民众的世界。?1.这是本多么有趣的书啊,它不仅适用于个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而且也适用各个国家。——《纽约每日新闻》
2.一剂对付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年代里折磨着我们的那些恐惧的良药。——《巴尔狄摩太阳报》
3.一部不可思议地打动人的作品,这个世界读了之后,带着一声惊叹说:“那太真实了。”——《弗雷斯诺蜜蜂报》对《我需要知道的一切》的评价 “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要注意来往车辆,手拉手,紧挨一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写一篇500字左右的随笔。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不自戕贼夭阏,而尽其天年,比自古圣智之所同也。
——欧阳修课件26张PPT。 *短 文 三 篇
热 爱 生 命配乐朗诵汪国真的《热爱生命》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这是一种心态,这是一种境界。我不去想是否怎么样,突出的是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无论成功、爱情、奋斗历程还是未来?都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坦然,不管平坦泥泞还是寒风冷雨,既然选择了便只顾风雨兼程。热爱生命,不是因为想要获得而去热爱,而是因为热爱而最终获得。?? 今天,我们将借助蒙田的《热爱生命》来进一步领悟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本真。1.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重点)2.认识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培养积极的人生观。(难点)【作者介绍】 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
复兴后期、十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
家。主要作品有《蒙田随笔全集》、
《蒙田意大利之旅》、 《随笔集》、
《蒙田随笔》、《蒙田随笔集》、
《热爱生命》。 他曾在政府部门任职,成为波尔多市议员,并两度被选为波尔多市市长。1562年他皈依天主教;1572年在他父亲死后才开始撰写《随笔集》。 其作品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十六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这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文体知识】 随笔是散文中特殊的一种,写随笔就像与邻人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辞藻、严密的结构。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散文与随笔的区别:随笔主“理”,是说理的,重“讲谈”色彩,较为冷静;而散文主“情”,是抒情的,重“自白”色彩,较为热烈。随笔面向人生,咀嚼人生况味,重哲理感悟;而散文面向内心,剖露人性奥秘,重生命体验。随笔讲求“文化”品位,读之能增人智慧,令人玩味不尽;而散文崇尚“人性”深度,读之能开启性灵,净化灵魂。 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是一
种快乐的心情,或是一点小感悟,或是一个新观点。 其次表现在笔调上的区别,杂文“犀利”,往往寸铁杀人,“当头一击”即制强敌于死地,诚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随笔较为“闲适”,常常从容道来,温文尔雅,总不失“绅士”风度。另外还表现在语言色彩上,杂文多用“讽刺”,比较辛辣;随笔推崇“幽默”,较为惬意。(引自刘锡庆《“随笔”随谈》) 随笔与杂文都重说理、讲个性、富理趣,但是也有区别:首先表现在取材上,杂文取材多为抨击时政、针砭时弊,往往“小中见大”;随笔在取材上比杂文要“软”“淡”一些(多为二、三流题材),往往是“小中见趣”。1. 给下列画线字注音2.写字形dù( )日 枯zào( )
zào( )动 丰yínɡ ( ) 赋予( ) 弥补 ( ) 饱满 ( )yǔmíbǎo度躁燥盈【基础梳理】活动一:快速自读课文,标注字音,疏通文意。活动二:速读课文,划分层次。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3)怎样热爱生命为什么要热爱生命【提示】导学探究:理解课文主旨“我”觉得生命值得称颂,富有乐趣1.阅读课文,思考问题:文章以“热爱生命”为题,试找出课文中两种人对生命的不同态度。【提示】“哲人”认为生命不外乎打发、消磨、回避对比 重在态度2.为什么说“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提示】因为生命是经过数十亿年的时光演化而来的,是自然的伟大而神奇的杰作,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提示】因为乐于生的人好好地享受了生活,对于死亡就不会感到遗憾。而“我”热爱生活,“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当需要告别人生的时候,“我”会毫不惋惜。3.既然作者是热爱生命的,为什么在第三段要说“我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4.作者讲到“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作者用什么方法来增加生命的力量?【提示】
①抓紧时间
②有效利用时间
③让生命过得丰盈饱满5.为什么“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提示】只有关心生活,深入生活,才能深刻地感受生活,更好地品味生活。人生并不在于生的“时光”多少,而在于我们对生活的关注多少。对“度”
日的认识对生命的
理解消磨 飞快地去“度”慢慢地赏玩 细细品尝寄托来世热爱
生
命打发 消磨 坏日子好日子 “哲人”:糊涂人:称颂 富有乐趣“我”:热爱生命的途径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跑步健身,坚持一段时间后想放弃。以下句子适合用来激励他的一项是(???)。(2分)
A.行百里者半九十。?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D.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2)班干部改选,小洁被选为班长后发表感言,以下用语得体的一顶是(??)。(3分)?
A.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我们将翻开新的一页。?
B.谢谢大家的信任,我会尽心尽力,做好工作。?
C.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乐意为大家效犬马之劳。?
D.很荣幸当选班长,我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答案】(1)A(2)B蒙田的名言
1.如果容许我再过一次人生,我愿意重复我的生活。因为,我从来就不后悔过去,不惧怕将来。
2.人要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一个头脑,从书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
3.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你如何利用它。 许许多多的人用尽毕生的精力在诠释着生命、领悟着生命、发掘着生命的真谛,比如蒙田的《热爱生命》、汪国真的《热爱生命》、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等,这些人因不同的经历而对生命有着不同的思考。请写出你对生命的思考,不少于500字。 因寒冷而打颤的人,最能体会到阳光的温暖。经历了人生烦恼的人,最懂得生命的可贵。
——惠特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