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5.1《鲁滨孙漂流记》梗概 人教新课标 (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5.1《鲁滨孙漂流记》梗概 人教新课标 (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18 18:1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 十八世纪初,在英格兰的大街小巷,人们到处议论着一个传奇的人物,讲述着一个离奇的故事:1704年,水手塞尔科克登上了一艘海盗船去寻找宝物,没想到,中途与船长发生了争吵,结果被遗弃在一个荒岛上,随身只带了一点武器与一本《圣经》。弹药用完之后,他只好靠快跑追捕山羊,徒手觅食,过着茹毛饮血般的原始生活,后来,他居然跑得比一般的猎狗还快。就这样,他一个人在荒岛上生活了下来,直到四年以后,航海的人们发现了他……
1711年,塞尔科克回到了伦敦,并在报刊上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成了闻名一时的人物。他没想到的是,这段传奇般的冒险经历激发了一个作家的灵感,不久,以他的故事为原型的小说就发表了。
鲁滨孙漂流记笛福学习目标:
1.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把握主要内容。
2.品读作品的精彩片段。
3.通过讨论交流方式,学会理解鲁滨孙在荒岛遇到的困境,分析鲁滨逊如何一一解决问题,体会鲁滨逊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并且学会一定的求生技能。作者简介 笛福(1660—1731),英国作家。出生于伦敦。
这部小说发表后,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他也因此获得了“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称号。 整体阅读: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内容。 方法:人+事(起因、经过、结果) 主要写了鲁滨逊在航海中遇险,流落荒岛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还收留了一个野人,取名叫做星期五,把他训成了忠实的奴仆。28年后,他救了一艘叛变船只的船长,回到英国。 整体阅读: 小说主要写了鲁滨逊的三段经历,请同学们概括。文中重点描述哪次经历?1)鲁滨逊三次航海的经历。 2)鲁滨逊在荒岛的经历。3)鲁滨逊从荒岛回来以后的经历。重点:写鲁滨逊在荒岛的经历。整体感知小说内容:
1、文中写了鲁滨逊三次航海经历,分别是哪三次?第一次:几乎被淹死。第二次:被抓做奴隶,逃出后在巴西发展种植园,发了财。第三次:劳动力不够,去巴西贩卖黑奴,船出事被滞留海岛。孤独生活二十八年。本文重点讲鲁滨逊在荒岛生活的情景。1、鲁滨孙初上荒岛时的心情怎样?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这种心情?初步分析小说:1、大悲大喜语言:我生还的希望还是那样渺茫,感谢上帝把我从死难之中解救出来。我的兴奋和狂喜,不是用笔墨可以形容的。2、忧虑万端我忧虑万端,不免像疯子那样乱跑一气。生存问题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鲁滨逊及时调整悲观绝望的心态,决定在岛上顽强地生存下去。初步感知:
在荒岛上鲁滨逊是如何用实际行动把自己从绝望中拉出来的?写日记,思考处境把福、祸两相对比。文中原话:“我历尽世间的苦难,但却获得这样的教益:即使遭遇厄运,也总能从中发现一些聊可自慰的事情。”坏 处 我陷在一个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
我现在被剔出来,与世隔绝,困苦万状。
我与人类隔绝,仿佛一个隐士。
我没有衣服穿。
我没有抵御野人和野兽袭击的防御力和手段。
我没有人可以说话,也没有人来解除我的愁闷。好 处但我还活着,没有想我同船的伙伴们一样,被水淹死。
但我也从全体船员中被剔出来,独免一死,上帝既然用神力把我从死亡里救出来,一定也会救我脱离这个境地。
但我并未因为没有粮食,饿死在这不毛之地。
但我是在一个热带气候里,即使有衣服,也穿不住。
但我所流落的岛上,没有我在非洲看到的那种野兽。假使我在那里覆了舟,我又将怎样?
但上帝却不可思议把我送到海岸附近,使我可以从里面取出许多有用的东西,使我终身用之不尽。坏处 好处 我陷在一个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见天日的希望。
我现在被剔出来,与世隔绝,困苦万状。
我与人类隔绝,仿佛一个隐士。
我没有衣服穿。
我没有抵御野人和野兽袭击的防御力和手段。
我没有人可以说话,也没有人来解除我的愁闷。但我还活着,没有想我同船的伙伴们一样,被水淹死。
但我也从全体船员中被剔出来,独免一死,上帝既然用神力把我从死亡里救出来,一定也会救我脱离这个境地。
但我并未因为没有粮食,饿死在这不毛之地。
但我是在一个热带气候里,即使有衣服,也穿不住。
但我所流落的岛上,没有我在非洲看到的那种野兽。假使我在那里覆了舟,我又将怎样?
但上帝却不可思议把我送到海岸附近,使我可以从里面取出许多有用的东西,使我终身用之不尽。 在海难中,同船的 11人中,死了十个,就他一个人活着,这是上帝对他的特别关照;
从船上获得大量维持生活的必需品,这是上帝对他的特别恩赐;
他日记本上列出的六大“好处”更体现了他要顽强活下去的理由。祸、福对照得出结论:(2)食物──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初步分析小说:1.找出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的困难,并说说他解决问题的办法。(1)住宿──在山坡上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蓬。(4)孤独-救助“星期五”。(3)筑围墙防御-恐惧、危险。重点解读“荒岛余生”小说重点讲叙鲁滨逊在荒岛挑战自然的过程,哪些情节你认为精彩?1、鲁滨逊在荒岛上杀死野山羊的过程 2、鲁滨逊烧制陶器的过程 3、写鲁滨逊挖独木舟的过程 4、智救“星期五” 搭帐篷前,我先在石壁前面划了一个半圆形,半径约十码,直径有二十码。 沿这个半圆形,我插了两排结实的木桩;木桩打入泥土,仿佛像木橛子,大 头朝下,高约五尺半,顶上都削得尖尖的。 两排木桩之间的距离不到六英寸。 然后,我用从船上截下来的那些缆索,沿着半圆形,一层一层地堆放在两排 木桩之间,一直堆到顶上,再用一些两英尺半高的木桩插进去支撑住缆索,仿佛 柱子上的横茶。这个篱笆十分结实牢固,不管是人还是野兽,都无法冲进来或攀 越篱笆爬进来。这项工程,花了我不少时间和劳力,尤其是我得从树林里砍下粗 枝做木桩,再运到草地上,又一一把它们打入泥土,这工作尤其费力费时。 1.搭建房屋二、精彩情节 值得庆幸的是,我做对了。我这回下的种子,一颗也没长出来。因为种子下 地之后,一连几个月不下雨,土壤里没有水份,不能滋润种子生长,一直到雨季 来临才冒了出来,好像这些种子刚播种下去似的。 发现第一次播下去的种子没有长出来,我料定是由于土地干旱之故。于是我 想找一块较潮湿的土地再试一次。二月份的春分前几天,我在茅舍附近掘了一块 地,把留下的种子通通播下去。接下去是三四月份的雨季,雨水滋润了种子,不 久就欣欣向荣地长了出来,获得了一个好收成。但因为种子太少,所收到的大麦 和稻子每种约半斗而已。 这次试验,使我成了种田好手,知道什么时候该下种。现在我知道一年可播 种两次,收获两次。 2.种植庄稼 我把三只大泥锅和两三只 泥罐一个个堆起来,四面架上木柴,泥锅和泥罐下生了一大堆炭火,然后在四周 和顶上点起了火,一直烧到里面的罐子红透为止,而且十分小心不让火把它们烧 裂。我看到陶器烧得红透后,又继续保留了五六小时的热度。后来,我看见其中 一只虽然没有破裂,但已开始溶化了,这是因为掺在陶土里的沙土被火烧溶了, 假如再烧下去,就要成为玻璃了。于是我慢慢减去火力,那些罐子的红色逐渐退 去。我整夜守着火堆,不让火力退得太快。 到了第二天早晨,我便烧成了三只很好的瓦锅和两只瓦罐,虽然谈不上美观, 但很坚硬;其中一只由于沙土被烧溶了,还有一层很好的釉。 3.烧制瓦罐 我向那 逃跑的野人大声呼唤。他回头望了望,起初仿佛对我也很害怕,其程度不亚于害 怕追赶他的野人。但我用手势召唤他过来,同时慢慢向后面追上来的两个野人迎 上去。等他俩走近时,我一下子冲到前面的一个野人跟前,用枪杆子把他打倒在 地。我不想开枪,怕枪声让其余的野人听见。其实距离这么远,枪声是很难听到 的;即使隐隐约约听到了,他们也看不见硝烟,所以肯定会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第一个野人被我打倒之后,同他一起追来的那个野人就停住了脚步,仿佛吓住了。 于是我又急步向他迎上去。当我快走近他时,见他手里拿起弓箭,准备拉弓向我 放箭。我不得不先向他开枪,一枪就把他打死了。4.搭救 “星期五” 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三、人物形象: 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 主题:歌颂了主人公不畏困难的顽强意志和坚韧不拔的实干精神。四、小说有何艺术特色?(1)情节精彩离奇;(2)小说对荒岛生活描写逼真自然,充满想像力;(3)通篇用第一人称叙述,富有真实感;(4)语言明白晓畅,朴素生动。精彩语言辑录:
1、世界上一切好东西对于我们,除了拿来 使用之外,没有别的好处。
2、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就是“绝对真理”。
3、通过长期努力达到的现状是世界上的最高水平,最适于称为人类的幸福,与人体的机械活动部分的劳累和痛苦毫无关联,也不会因人类中上层社会的自豪、奢侈、野心、妒忌而感到难堪。 4、在此期间,为了应付生活的需要,我的各种技艺都有长足的进步。 (人的潜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压力的生活是茫然的。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毅力,只要生活需要,我们什么都可能学会。所以,任何事,只要你坚持去做你就肯定能行。) 5、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 6、一个人在明白事理以后,就会觉得,被上帝从罪恶中救出来,比被上帝从患难中救出来,幸福更大。 lxs6548671lxs65486711、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2、一本新书就像一艘船,带领
我们从狭隘 的地方驶向无限
宽广的海洋。
3、读书要做到四到:心到、眼
到、口到、手到。 丹尼尔·笛福(约1660—1731),英国作家,
生于商人家庭。早年以写政论和讽刺诗著称,
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晚
年开始发表海上冒险小说、流浪汉小说和历史
小说,是“英国和欧洲的小说之父”,对英国小说
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他也是“英国
报刊文学之父”,是英国小说走向平民化的关键
人物,为英国文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他的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更是使他蜚声世界
文坛。 自学课文反馈:
(1)认真倾听:一会儿评价他们 读得怎么样。
(2)仔细琢磨: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研究学习,研究主题和及研究方法:
鲁滨孙遇到了哪几个方面的困难?
他是如何克服的?
(1)自由读课文,画出写他克服困难
的句子。
(2)小组合作:提炼主题,他遇到了
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鲁滨孙遇到( ),
他( ),他( )!
今后,我不管( ),都会( ),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