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技人物及其名著:
(1)李时珍是怎样的人?他的著作叫什么?内容和意义是如何?
(2)宋应星主要研究什么领域上的科学?他的著作叫做什么?内容是什么?有什么重要影响和地位?
(3)徐光启主要研究哪个领域的科学?他的著作叫做什么?内容是什么?有什么重要影响和地位?
2、明长城和北京城的规划和建设
(1)明朝修建长城的目的是什么?跨度如何?东西起止地分别叫什么?
(2)明代长城建筑特点是怎样的呢?明长城修建有什么积极意义?
(3)明朝的北京城哪年开始改造?哪年完成?是哪位皇帝时期改造的?规模怎样?
学习目标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对雄伟的北京城和明长城的学习了解,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无比的创造力,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通过对三位科学家刻苦钻研、勤奋好学、不甘平庸、敢于进取精神的学习,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使自己的努力付诸于行动。 ③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得出这些作品大都具有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了解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北京紫禁城,明长城;掌握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宋应星与《天工开物》,知道徐光启与《农政全书》。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我国明朝时期,小说戏曲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
明清时期著名的科技著作有哪些?
一、科技著作
1、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明朝时期著名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李时珍认为“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他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还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
《本草纲目》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它是祖国药物学的总结巨著。
《本草纲目》出版后,人们到处传播它,成为医生们的必备书籍。从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本草纲目》陆续被译成拉丁文、德、英、法、俄等五国文字。李时珍被称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请列举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医学家或药学家:
战国时医学家 (四诊法)——
东汉末医学家(麻沸散、五禽戏)——
汉末著名医学家(《伤寒杂病论》)——
唐医学家(千金方)——
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本草纲目》)——
曾记否?
扁鹊
华佗
张仲景
孙思邈
李时珍
动脑筋:
想想看,李时珍哪些优秀品德值得你学习?
(李时珍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盲从古训的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亲尝曼陀罗的献身精神,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二十七年成书的坚韧毅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天工开物》是一部科学巨著,作者是 。
这部书的内容是
2、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宋应星(1587- 1661年),字长庚,奉新(今江西)人,明万历的举人,明末科学家。后弃官归故里,潜心实学,著述较多,以《天工开物》最为有名。
地位:被译为日文、法文、德文、英文等,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宋应星
对我国古代 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的生产水平的科学技术。
《天工开物》及书中记载的提花织机
徐光启明信片
1、姓名:
2、生活年代:
3、身份:
4、代表作:
徐光启
明末
科学家
《农政全书》
3、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光,今上海人。明末著名的科学家。他毕生用力最勤、影响最广的是在农业方面。所著《农政全书》被誉为“农业百科全书”。
《农政全书》共六十卷,五十多万字。全书分做十二门,包括农本、田制、水利、农器、农时、开垦、栽培、蚕桑、牧养、酿造、造屋、家庭日用技术以及备荒救荒(荒政)等方面。重点在开垦、水利和荒政,篇幅占全书一半以上,成为这部书的显著特色。
3、徐光启是我国 的( )家,他写的科技巨著叫
。这部书的内容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代
农学
《农政全书》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填表:
古典科技巨著
朝代 作者 著作 类型
明朝 李时珍
明末 天工开物
明末 徐光启
《本草纲目》
“东方药学巨典”
宋应星
“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农政全书
农业百科全书
1、长城
长城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直到明朝末年,前后有20多个诸候国和朝代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修筑的长城都超过了1万里,如果把历朝历代修筑的长城加在一起,总长度超过了10万余里,大约可以绕地球赤道一圈多,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已经被列为世界的一大奇迹。
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极为雄伟的军事防御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宏伟的建筑工程。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明长城
明长城的东西起止点分别是哪里?总长多少?
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畔;总长10000余里。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建筑的。
世界八大奇迹:指的是埃及的金字塔、希腊宙斯神像、埃及法洛斯灯塔、巴比伦空中花园、阿提密斯神殿、万里长城、摩索拉斯陵墓和的秦始皇兵马俑。
嘉峪关天
鸭绿江
临洮
辽东
动脑筋:
比较一下,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何不同?
秦长城为土筑,明长城东段用条石青砖砌筑。明长城比较长。秦长城西起临洮,东止辽东的长城,全长五千多公里;
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畔,全长六千多公里。明长城还增加不少城堡和烽火台,在重要关口,修筑了好几重城墙。
明长城示意图
山海关坐落河北省秦皇岛东北,是华北与东北交通必经的关隘。关城北倚峰峦叠翠的燕山山脉,南临波涛汹涌的渤海湾,因此得名。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戈壁滩上,是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是扼守河西走廊的第一要关隘,也是古代丝路必经之地。 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自古 有“天下雄关”之称。
嘉峪关
长城的意义是:长城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明长城的建筑特点: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多用砖石砌成,十分坚固,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坚固。
明长城的作用是:用于军事防御。
万里长城常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想一想:这其中的寓意是什么?
万里长城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的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①明成祖时候,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了北京城(1407-1421历时14年)
②特点: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2、北京城
紫禁城又名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们称她为故宫,意为过去的皇宫。
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看一看:
北京及故宫建筑结构布局有什么特点?
(1)明北京城的组成: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
(2)中轴对称,一条南北中轴线贯整个故宫。
(3)主次分明,故宫分内朝和外朝两部分;
(4)影响:北京城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最宏伟的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群。
三、小说和戏剧
罗贯中
施耐庵
吴承恩
1. 小 说
(1)背景:
(2)小说:代表人和代表作品是什么?
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剧等大众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
作品 朝代 作者 评价
《三国演义》 元末明初 罗贯中 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水浒传》 元末明初 施耐庵 有些的长篇小说;以官逼民反为主题;运用白话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
《西游记》 明朝 吴承恩 是一部寓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的艰难历程。
著名剧作家:
他的代表作:
汤显祖
《牡丹亭》
2. 戏 剧
明长城和北京城
明长城:
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总长万里
科技名著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小说:
小说和戏剧
戏剧:汤显祖《牡丹亭》
李时珍:《本草纲目》
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组成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光启:《农政全书》
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
吴承恩:《西游记》
随堂小测
1.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 A.《梦溪笔谈》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C
C
2、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者都属同一领域的是 ( )
A.《齐民要术》与《本草纲目》
B.《水经注》与《农政全书》
C.《千金方》与《本草纲目》
D.《资冶通鉴》与《天工开物》
3、明长城的东端起于 ( )
A.鸭绿江 B.辽东 C.山海关 D.嘉裕关
4、北京城的中心是 ( )
A.紫禁城 B.皇城 C.京城 D.外城
A
A
5、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 )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