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对外开放
原则:平等互利
我国开始融入世界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预习了解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了解我国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的过程,认识对外开放的巨大作用;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
预学案
1、1980年,我国设立的经济特区有哪些?
2、经济特区“特”在何处?
3、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里?
4、经济特区的成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背景: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冒着生命危险,由深圳逃往香港,史称“大逃港”。
一、经济特区建立
生活水平低
1978年农民年收入
深圳:134元
香港:13000元
优化设计P40:为什么内地居民会从深圳逃往香港?
听了“逃港”报告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好久,才说道:“我们的政策有问题,生产生活搞好了,才能解决'逃港'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国家调整了对外政策,实行改革开放。1980年设立了深圳经济特区
陈秉安先生在《大逃港》一书中这样写道:1980年8月26日,在逃港最严重的深圳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条例公布后的几天,逃港的人群突然消失了!成千上万的躲在大山后和树林中准备逃港的人群突然都不见了。不仅如此,许多已经逃到香港的当地居民,在听说深圳设立经济特区、政策放宽后,又回来了。
厦门
深圳
汕头
珠海
“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面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面对着澳门;开放厦门、汕头,因为它面对着台湾;
——邓小平语录
1、沿海交通便利
2、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
3、华侨众多,有利于吸引侨资
1980年,建了4个经济特区
[shàn]
福建
广东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1980年,我国设立的经济特区有哪些?(复述)
1980年起,我国先后开放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尝试)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2、经济特区“特”在哪里?
3、为什么设置经济特区?
为了吸引外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看图观史
改革开放后深圳——现代大都市
改革开放前深圳——小渔村
深圳速度
“三天一层楼”
4、深圳——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1983年,深圳工业产值达到7.2亿,比1982年翻了一番,比办特区前的1978年增长了10倍多。
——武国友著《邓小平的改革岁月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5、作用: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材料: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
想一想:设立经济特区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对外开放和鸦片战争后的开放相同吗?
列强强迫开放,
方便侵华
为了发展国家经济
被迫开放
主动开放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使中国的经济飞速
发展
原则:
近代开放 当代开放
背景
地位
影响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什么?
“圈”是指:建立经济特区,分别是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
做一做: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1984年我国进一步开放哪些城市?
2、1985年以后我国又开放了哪些经济开放区?
3、1988年增设哪一经济特区?
4、1990年中央宣布在哪里建立开发区?
5、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相继开放哪些城市?
6、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什么格局?有什么特点?
预学案
汕头
厦门
深圳
珠海
海南
南通
秦皇岛
天津
大连
烟台
连云港
青岛
上海
宁波
温州
福州
湛江
北海
广州
珠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地区
长江三角洲
上海浦东开发区
环渤海地区
沿江城市
岳阳
重庆
九江
武汉
芜湖
内地省会城市
兰州
乌鲁木齐
西宁
银川
成都
昆明
南宁
长沙
南昌
合肥
郑州
西安
太原
呼和浩特
哈尔滨
长春
贵阳
沿边城市
塔城
伊宁
瑞丽
河口
满洲里
黑河
东兴
珲春
内 地
1980、1984、1985、1988、1990、1992年
厦门
深圳
汕头
珠海
第一步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第二步
第三步
内地(沿江、沿边、省会)
第四步
(点——线——面)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上海浦东开发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对外开放格局
特点:
海南岛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
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
思考:上海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已经对外开放,党和国家
为什么要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上海经济发展滞后;
上海拥有得天独厚对外开放的优势。
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12月
1.我国何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有何影响?
预学案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
2001年12月
世界贸易组织的标识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标志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合作探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利还是弊?
材料一:1995—2001年进出口总额平均年增长12%GDP年均增长8.92%;2002—2006年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1.5%,GDP年均增长9.45%。
材料二:WTO是经济强国拆除经济弱国自我保护屏障的战略工具。如果听任“市场浪漫主义”,中国经济未及起飞,就可能先被击毁在跑道上。作为经济弱国的中国,可能会成为经济强国的食物。
机遇: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等。
挑战: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处于不利地位等。
启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课堂小结
对外开放
经济特区的建立
1980年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12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点——线——面)
1984年,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5年,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等沿海地区
1988年,海南岛划为经济特区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
1992年,又相继开放重庆、武汉、昆明等沿江和内地城市
农村:
城市:
建立经济特区:
形成开放格局:
改革开放
课题小结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作用:
措施:
目的: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深圳、厦门、汕头、珠海、海南岛等五个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 地
2001年加入WTO: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特点:
1.我国南方的一座城市,与香港仅一河之隔,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而来,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它就是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A
随堂训练
2.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是( )
A.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开放14个沿海城市
D.开发上海浦东
A
随堂训练
3.有人评价,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是“北京边上再起深圳,白洋淀里画了一个圈”。1979年邓小平曾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面,这个圈与其他沿海开放城市相比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表现在( )
A.推进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B.促进了我国现代化建设
C.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D.彻底改变了农村的面貌
C
随堂训练
4.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 )
A.引进外国资金??
B.引进外国技术??
C.学习外国管理经验??
D.发展民族经济
D
随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