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三下《认识分数》课件(17张ppt)+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北师大三下《认识分数》课件(17张ppt)+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4-18 11:19:46

文档简介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说明:请根据所学课程中涉及到的核心信息技术,选择相应的学科知识单元,设计初步的教学方案,尽可能应用到课程中的核心技术一项或多项,并写清楚信息技术应用的主要环节和作用。
设计选题名称
《认识分数》
设计者
学段、年级
三年级下册
学科
数学
执教者
所属单位
课时
1
是否申报优秀成果

应用信息技术类别
□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
一、教材内容分析、选题原因,尤其要讲清楚使用相关信息技术的原因。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67~69页。认识分数是在认识平均分基础上对数的认识的深化。通过生活情境和图示帮助学生认识分数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借助平时生活情境和一些图示,学生对分数的含义有所领悟,这就为比较分数大小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感受数形结合思想,体会学数的必要性,能读、写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结合折纸、涂色等活动,利用面积模型表示简单的分数
3.会用分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所属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环境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1使用PPT。贯穿整个教学流程,让教学过程变得流畅自然,学生通过观看PPT演示,和教师的讲解,能够轻松自然地接受新知,特别是练习巩固环节,原本设置是一题多变,通过PPT的变换,更加凸显效果,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分苹果过程,通过PPT展示,让过程更加清楚,直观,便于学生更快作出决策。
2 使用投影。在练习第三关中,化腐朽为神奇题目3中,有多种解题方式,除了让学生上黑板作图,亦用投影投出其他同学不同画法,到达省时,高效的效果。
3 微课使用。介绍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和意义时,使用微课,更高效,清晰易懂,让生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六、课程涉及到的信息技术资源、软件、网站和相关学习支架
七、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一 新课引入
分苹果游戏
4块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多少?
2块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多少?
1块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多少?
(用掌声回应,拍2下)
(用掌声回应,拍1下)
(用掌声回应,拍不了)
学生拍不了,直接说出得到“一半”?
PPT演示
二 新课讲授(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1 问生如何表示“一半”?
2 点评学生做法----一半表示是否正确。 评判标准是“平均分”。
3 强调“平均分”。
把饼从中间切开,平均分成2份,能完全重合,其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一半”的前提是“平均分”。
4 也可以用1/2表示一半。(对分数意义的初步认识)
5 对分数各部分意义的理解。(PPT展示)
1/2 :— 分数线:代表平均分
分母: 平均分成了2份
分子: 取其中的1份
(让生在练习本表示),让5个学生上来黑板表示(可用图形,物体,文字,字母或其他来表示)
结合饼,说1/2,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月饼的1/2。
(手势配合,加深意义理解)
PPT演示
三 动手操作(初步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折一折(一) :折出1/2,用涂色部分表示1/2。
要求:中间用彩笔画竖线,涂色部分画斜线即可。
1.让生在正方形、圆、长方形纸上折、涂1/2。
2.师寻找(正或长方形)不同折法、涂法。
3总结发现: (正方形两种)长方形三种不同折法,为什么能说涂色部分都是长形纸的二分之一?
4 延伸:进一步认识1/2。
同学们,我们再来看,不论是一个饼了,长方形,正方形、圆,这三种不同的图形的涂色部分都是它们1/2,你能说说理由吗?
5 观看,找特殊或出现的其他分数,如1/4或2/4等。
那你能创适一个分数吗?
生:虽然折法不同,但都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了两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
生:无论是图形级还是饼,(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全班讨论,评价(有远见,超前)。
PPT演示
折-折(二):
创造一个新分数
(再次体会分数是表示:涂色部分与总份数之间的关系)
1、让生在下面创造。
2、选择3名学生介绍自己创造的分数,并贴到黑板上。
介绍格式:我把__平均分成__份,取其中的__份,就是__分之__。
出现分数如:1/4,1/8,4/8,2/16……
四 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
再选取学生刚刚展示的分数:1/4,1/8,4/8,2/16……像以上的数叫分数。
以1/4为例 :1 --- 分子
— --- 分数线
4 --- 分母
读作:四分之一
生读分数(读学生展示在黑板上其他人创造的分数)
五 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一)巩固练习
1.下列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
2.用分数表示下列各图的涂色部分
3. 化腐朽为神奇
师:如果以上图形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该怎么办?
(二)拓展延伸
生活中的分数
( 国旗、五角星、巧克力)
同学们,我们再到生活上去看一看,下面的图片会让你联想到什么分数?
同学们把它平均分成了几份? 8份
同样是这块巧力,换个角度再观察,除了1/8、你还看到了什么分数?
生用手势来判断
生把分数写到工作纸上
生答:添辅助线让图形平均分,并在工作纸上作答,也让学生上来讲台作图解答。
(1)红,白,蓝是国旗的1/3,还有2/3…..
(2)五角星1/5…..
(3)巧克力1/8…..
1/4——四份——每份2块
1/2——两份——每份4块
1/1——一份——每份8块
PPT演示,实物投影
八、学生参与信息技术的情况(过程、活动或相关作品描述)
本节课采用的主要信息技术是PPT演示,结合图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精神集中,投入,学得轻松快乐
九、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教学效果(真实的或预期的)、教学反思
一 新课引入,分苹果时,让学生用掌声作答,培养学生有序的良好习惯,待再次分苹果,每人分得一半时,无法用掌声作答,引起新知冲突,自然引出课题。
二本节课通过设置2次学生自主动手操作活动,让生通过画,折,涂,说,发挥想象力,创造分数,在掌握本节内容的基础上,开拓思维,举一反三。
三分数与现实生活中的图形,物体相结合,把数学还原生活,结合现实理解分数的意义,达到巩固新知,培养多角度看待问题的思维。
四 在紧扣教学重点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习惯。
五 一题多变,多用,通过变式,变形,充分利用题目,结合巧妙构思,紧扣教学重点设置并展开练习,达到巩固新知的效果。如第三关的化腐朽为神奇,将不能用分数表示的阴影部分通过添加辅助线,变为可以用分数表示。
本节教学效果较为良好,学生在理解了分数的意义,通过活动,练习等,再次巩固新知,能够积极投入地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学会了举一反三,多角度看待问题,开拓思维。
课件17张PPT。认识分数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    那你如何表示一半?21……平均分……取其中得1分读作:二分之一……平均分成了2份
动手折出图形纸的二分之一数学园地创造一个你喜欢的分数 “1”第一关下列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 “1”第二关用分数表示下列各图的涂色部分 “1”第三关化腐巧为神奇生活中的分数法国国旗巧克力你联想到了几分之几?你联想到了几分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