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学案 课件 共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学案 课件 共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4-18 11:08:28

文档简介


第四节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知道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2.通过图象分析知道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3.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本质.
一、分子力的宏观表现
[导学探究]
1.为什么坚硬的固体很难被拉长?
答案 这是分子间引力的宏观表现.
2.为什么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
答案 这是分子间斥力的宏观表现.
[知识梳理]
1.当外力欲使物体拉伸时,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间将表现为引力,以抗拒外界对它的拉伸.
2.当外力欲使物体压缩时,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间将表现为斥力,以抗拒外界对它的压缩.
3.大量的分子能聚集在一起形成固体或液体,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固体有一定的形状,液体有一定的体积,而固体分子、液体分子间有空隙,却没有紧紧地吸在一起,说明分子间还同时存在着斥力.
二、分子间的作用力
[导学探究] 如图1所示,把一块洗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面,使玻璃板水平地接触水面,若想使玻璃板离开水面,在拉出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玻璃板的重力相等吗?为什么?
图1
答案 不相等.因为玻璃板和液面之间有分子引力,所以在使玻璃板拉出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要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知识梳理]
1.在任何情况下,分子间总是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而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r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r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得快.
3.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
(1)分子间距离r=r0(平衡距离)时,F引=F斥,分子力为零,所以分子间距离等于r0的位置叫平衡位置.
(2)当rF引,分子力F表现为斥力.
(3)当r>r0时,F斥当r≥10r0时,F引和F斥都十分微弱,可认为分子力F=0.
(4)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当rr0时,合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图2
4.分子力的实质分子间的作用力本质上是一种电磁力,是由原子内部的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一、分子力的宏观表现
例1 (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
B.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
C.两个相同的半球壳吻合接触,中间抽成真空(马德堡半球),用力很难拉开,这是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宏观表现
D.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这是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宏观表现
答案 AD
解析 水是液体、铁是固体,正常情况下它们分子之间的距离都为r0,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恰好平衡.当水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由r0略微减小,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分子力的宏观表现为斥力,其效果是水的体积很难被压缩;当用力拉铁棒两端时,铁棒发生很小的形变,分子间距离由r0略微增大,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的宏观表现为引力,其效果为铁棒没有断,所以选项A、D正确.气体分子由于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能够到达容器内的任何空间,所以很容易就充满容器,由于气体分子间距离远大于r0,分子间几乎无作用力,就是有作用力,也表现为引力,所以B错误.抽成真空的马德堡半球,之所以很难拉开,是由于球外大气压力对球的作用,所以C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D.
二、分子力的特点
例2 (多选)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
C.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
D.当分子间距r>r0时,分子间只有引力
答案 BC
解析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这两个力都随分子间距的变化而变化,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引力、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但分子力(引力与斥力的合力)却不是这样.当分子间距rr0时,引力比斥力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r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B、C项是正确的,A、D项是不正确的.故正确答案为B、C.
三、分子力的功
例3 分子甲和乙距离较远,设甲固定不动,乙分子逐渐向甲分子靠近,直到不能再近的这一过程中(  )
A.分子力总是对乙做正功
B.乙分子总是克服分子力做功
C.先是乙分子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后分子力对乙分子做正功
D.先是分子力对乙分子做正功,然后乙分子克服分子力做功
答案 D
解析 如图所示,由于开始时分子间距大于r0,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因此分子乙从远处移到距分子甲r0处的过程中,分子力做正功;由于分子间距离小于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因此分子乙从距分子甲r0处继续向甲移近时要克服分子力做功.故正确答案为D.
1.(分子力的宏观表现)“破镜难圆”的原因是(  )
A.玻璃分子间的斥力比引力大
B.玻璃分子间不存在分子力的作用
C.一块玻璃内部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而两块碎玻璃片之间,分子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合力为零
D.两片碎玻璃之间,绝大多数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引力和斥力都可忽略,总的分子引力为零
答案 D
解析 破碎的玻璃放在一起,由于接触面的错落起伏,只有极少数分子能接近到分子间有作用力的程度,因此,总的分子引力非常小,不足以使它们连在一起.
2.(分子力的特点)(多选)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为r,当r增大时,这两个分子之间的分子力(  )
A.一定增大 B.一定减小
C.可能增大 D.可能减小
答案 CD
解析 分子间同时存在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题设的r是大于r0(平衡距离)还是小于r0未知,增大多少也未知.由图可知,分子间距离r在从无限小到无限大的区间内,分子力随r的增大是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
3.(分子力的特点)如图3所示,设有一分子位于图中的坐标原点O处不动,另一分子可位于x轴正半轴上不同位置处,图中纵坐标表示这两个分子间分子力的大小,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斥力或引力的大小随两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  )
图3
A.ab线表示引力,cd线表示斥力,e点的横坐标约为10-15m
B.ab线表示斥力,cd线表示引力,e点的横坐标约为10-10m
C.ab线表示引力,cd线表示斥力,e点的横坐标约为10-10m
D.ab线表示斥力,cd线表示引力,e点的横坐标约为10-15m
答案 B
解析 由于分子间斥力的大小随两分子间距离的变化比引力快,所以题图中曲线ab表示斥力,cd表示引力,e点引力和斥力平衡,分子间距离的数量级为10-10m,所以B选项正确.
4.(分子力的功)如图4所示,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O,乙分子从无穷远处静止释放,在分子间作用力的作用下靠近甲.甲、乙两分子间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图中d点是分子靠得最近的位置,则乙分子速度最大处可能是(  )
图4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答案 C
解析 从a点到c点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速度增加;从c点到d点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速度减小,所以在c点速度最大.
题组一 分子力的宏观表现
1.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其原因是(  )
A.分子已占据了整个空间,分子间没有空隙
B.分子间的空隙太小,分子间只有斥力
C.压缩时,分子斥力大于分子引力
D.分子都被固定在平衡位置不动
答案 C
解析 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且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故A、D选项错误.压缩固体和液体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是斥力大于引力,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故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
2.(多选)下列哪些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  )
A.正、负电荷相互吸引
B.磁铁吸引附近的小铁钉
C.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留下字迹
D.两铅块在压力作用下吻合在一起
答案 CD
解析 电荷间的作用力是电场力,磁铁吸引小铁钉是磁场力的作用,A、B错误.粉笔小颗粒能留在黑板上是因为分子引力的作用,两铅块能吻合在一起也是因为分子引力的作用,C、D正确.
3.表面平滑的太空飞行器在太空中飞行与灰尘互相摩擦时,很容易发生“黏合”现象,这是由于(  )
A.摩擦生热的作用 B.化学反应的作用
C.分子力的作用 D.万有引力的作用
答案 C
解析 当表面平滑的飞行器在太空中与灰尘相互摩擦时,可以使飞行器表面与灰尘的距离达到分子力的作用范围,而发生“黏合”,因此是分子力的作用,C项正确.
题组二 分子力的特点
4.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增大时,分子间的 (  )
A.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B.引力增大,斥力增大
C.引力减小,斥力减小
D.引力减小,斥力增大
答案 C
解析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变化的快,故A、B、D错误,C正确.
5.两分子间的作用力F与间距r的关系图线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
A.rB.r1C.r=r2时,两分子间的引力最大
D.r>r2时,两分子间的引力随r的增大而增大,斥力为零
答案 B
解析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rr2时,两分子间的引力随r的增大而减小,斥力不为零,故D错误.
6.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F引和斥力F斥两部分组成,则(  )
A.F斥和F引是同时存在的
B.F引总是大于F斥,其合力总是表现为引力
C.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F引越小,F斥越大
D.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F引越大,F斥越小
答案 A
解析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它们的大小都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得更快一些.当r<r0时,合力表现为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当r>r0时,合力表现为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正确选项是A.
题组三 分子力的功
7.两个分子从远处(r>10-9m)以相等的初速度v相向运动,在靠近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其动能的变化情况为 (  )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D
解析 从r>10-9m到r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随距离的减小,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大;当分子间距离由r0减小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随距离减小,分子间作用力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D正确,A、B、C错误.
8.(多选)如图2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 (  )
图2
A.乙分子从a到b做加速运动,由b至c做减速运动
B.乙子分子由a至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
C.乙分子由a至b的过程中,分子力一直做正功
D.乙分子由b至d的过程中,分子力一直做负功
答案 BC
解析 由题图可知F=0处c点r=r0是平衡位置,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所以a→b→c分子力做正功,动能增大,c→d分子力做负功,动能减小,所以A、D错误,B、C正确.
9.有甲、乙两个分子,甲分子固定不动,乙分子由无穷远处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为止,此过程中:
(1)若不考虑其他作用力,则整个过程中乙分子的加速度怎么变化?
(2)不考虑其他作用力,乙分子的动能怎么变化?
答案 (1)由于乙分子只受分子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乙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分子力成正比,也就是乙的加速度的变化与分子力的变化一致,即在整个过程中,乙分子的加速度大小是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加速度的方向先是沿甲、乙连线指向甲,后是沿甲、乙连线指向乙.
(2)根据动能定理,乙分子的动能变化量等于合力即分子力对乙分子所做的功,由于分子力对乙分子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所以乙分子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课件44张PPT。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