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内战的爆发

文档属性

名称 全面内战的爆发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12-04 14:24:00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第22课 全面内战的爆发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上册讲义
课程标准   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重庆谈判,通过学习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政治较量的有关史实,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培养依靠基本历史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了解内战全面爆发的情况,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结合有关史料及学生创作的情景再现,探讨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用意,毛泽东冒着巨大的风险赴重庆的原因,以及重庆谈判取得的成果。  
通过多媒体演示,资料展示,结合教科书的文字描述,分析全面内战爆发的原因,了解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的基本史实。
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
通过学习国共双方在和平民主与内战独裁之间的较量,理解民主与和平是中国人民的心声。
二.教材分析 要以重庆谈判这个具体的知识点,通过一些具体的史实,使学生了解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局势,认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专制独裁的本质,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巨大努力。
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双十协定、加快内战步伐、进攻中原解放区。

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
重庆谈判和全面内战的爆发 。
本课难点
国共双方在重庆谈判期间复杂的政治斗争。二.教材分析三、学情分析 部分学生曾观看过影片《重庆谈判》,对重庆谈判的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利用学生编演的情景再现,加深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所做的努力。
补充材料,让学生依据历史史实分析历史问题,史论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新 课 导 入  1. 学生模拟新闻播报:这里是新华社人民广播电台,这里是新华社人民广播电台,有重要消息宣告:今天,是1945年8月15日,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抗战胜利后,中国仍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
四、教学过程 2. 展示图片《挥手之间》
同学们,你知道当时中国面临的两种命运、两个前途是什么吗?决定这两种命运的政党有哪些?图片中毛泽东下飞机到了哪里?去干什么?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2课 全面内战的爆发”吧。
新课学习谈判桌上的较量
(重庆谈判,1945年8月 ) 本目主要包括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复杂的政治较量、重庆谈判的结果三方面的内容。
1. 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结合教材中《抗战胜利后,各地群众在平毁碉堡》的插图,引导学生思考其中隐含的内容,
思考:这幅图片说明了什么?
学生:当时人民要求和平的愿望之强烈。
学生:说明抗战胜利后,人民要求和平,反对内战,要求民主,反对独裁。四、教学过程
教师:出示两段材料
材料一:
我们一方面要尽力争取和平民主,使内战限制在局部的范围,或者推迟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另一方面必须对于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阴谋有充分认识,对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不抱幻想,不怕威胁,准备以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战争,打败一切中外反动派,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毛泽东
材料二:
蒋介石对于人民是寸权必夺,寸利必得。我们呢?我们的方针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毛泽东四、教学过程
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了哪些努力?
学生:制定了正确的方针和策略,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力图通过和平的途径来实现中国的进步和发展。
学生:清醒地估计了战后的国内外形势,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为应变蒋介石发动内战做好了思想准备。
教师补充:国民党“六大”的召开,制定了坚持独裁内战的反共路线,因此抗战胜利后,和平与内战的可能性同时存在。四、教学过程
2. 重庆谈判前后国共两党的政治较量
情景再现:
(一)
(旁白):1945年8月,陕北延安。
学生(周恩来):主席,这里有两份急电。一份是我地下党窃获的情报,国民党在美帝国主义的积极支持下,正把大批军队从大西北、大西南运往东北、华北、华中各地,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另一份是蒋委员长给我党中央发的急电。 四、教学过程
学生(毛泽东接过电报):看来蒋委员长再也坐不住了。
(旁白):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未寒
             1945年8月14日四、教学过程
(旁白):这是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去重庆商谈和平的电报之一。从字面上看,蒋介石“诚心诚意” “以国家利益为重”,实际上真是这样吗?毛泽东敢不敢去重庆赴“鸿门宴”?
(二)
地点:国民党陪都重庆。  
时间:1945年8月。 
人物:《中央日报》总编陶希圣、陈立夫。
学生(陶希圣和陈立夫的谈话):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 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四、教学过程
(三)
(旁白):1945年8月20日、23日,中共中央再次收到蒋介石电邀毛泽东的电报。
地点: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延安。
时间:1945年8月23日。
人物: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
学生(任弼时):我坚决不同意。
学生(朱德):这分明是一个“鸿门宴”。 四、教学过程
学生(周恩来):不去,这正中老蒋的下怀。国民党就会把蓄意制造内战、不愿和谈的罪名,强加在我们共产党头上。
学生(刘少奇):去!我们必须做好去的准备。
学生(毛泽东):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民主、和平,这是大势所趋。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为了更好地宣传我党的方针政策,为了唤醒广大人民,我毛泽东愿冒这个险。 四、教学过程
教师:
出示探究问题一:蒋介石为什么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进行谈判?引导学生归纳出重庆谈判目的。
学生:毛泽东如果不去就会宣传共产党没有和平诚意,就会制造舆论,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
学生:如果去就利用谈判之机,诱使共产党交出政权和军队,获得准备发动内战的时间,调兵遣将、部署内战。
教师:因此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的目的截然不同。四、教学过程
学生(国民党):
(1)它的军队在抗战后期消极抗日,大多龟缩在大后方,需要争取时间调兵遣将部署内战。
(2)欺骗舆论蒙蔽人民,掩盖假和平真备战的阴谋。
学生(共产党):
(1)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人心思和,要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2)利用谈判的机会,揭露蒋介石的假和平阴谋,以利教育和团结人民,争取中间势力。
四、教学过程
教师:
出示探究问题二: 人们为什么说毛泽东的重庆之行是“弥天大勇”?
学生:当时国内形势虽然抗日战争已经结束,但局部地区国共摩擦是非常激烈的。
学生:张学良的前车之鉴,人们记忆犹新。因此,毛泽东赴渝谈判实乃“弥天大勇”之举,是当时震动世界的重大事件。
教师:毛泽东用行动向全中国和全世界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真诚地谋求和平的,一贯地代表人民愿望的,同时也有力地揭露和孤立了蒋介石。四、教学过程
3. 重庆谈判的结果
教师:播放重庆谈判视频,出示探究问题三:重庆谈判最后的结果怎样?
学生:经过40多天惊心动魄的较量,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正式签署《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
教师补充:
(1)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本方针上两党取得了一致。
(2)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因此,国民党通过重庆谈判没有达到预定的目的,于是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协定,加快了内战的步伐。四、教学过程
新课学习蒋介石加快内战步伐 二、蒋介石加快内战步伐
教师:出示一组图片,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及部分小字内容让学生体会蒋介石“假和谈真备战”的阴谋。同时指出蒋介石加紧内战的做法激起了全国民主运动的兴起。(略讲,主要为承启下面的内容)四、教学过程
新课学习全面内战的烽火(1946年6月) 本目内容包括内战爆发的原因、性质、标志、解放军的作战方针、结果。
1. 内战爆发的原因及性质
学生:自制内战初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一览表
四、教学过程
教师:出示探究问题四:重庆谈判后,蒋介石为什么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内战?
学生:蒋介石依仗其军事优势,扬言只要3—6个月,就可以“速战速决”,打败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思考:战争的性质如何?
学生:这场战争的性质是美帝国主义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的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教师:结合《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形势》和《内战全面爆发》两幅图片。
思考: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四、教学过程 2. 全面内战的爆发
教师:(1)材料三:
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
——毛泽东
(2)播放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视频,出示探究问题五:人民解放军是如何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的?
学生: 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集中兵力打运动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四、教学过程
课堂总结 师生共同梳理本节课的知识脉络
一、谈判桌上的较量——重庆谈判,1945年8月
1. 目的: 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
共产党:争和平揭骗局
2. 成果: 签订《双十协定》,1945年10月10日
二、全面内战的烽火,1946年6月
1. 内战爆发: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2. 作战方法:解放军以运动战为主要方法
3. 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四、教学过程
教师指出: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期间,展开了激烈的较量。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是一个谋求和平的党。因此,也必将取得粉碎国民党独裁内战的伟大胜利。四、教学过程
巩固练习四、教学过程教学程序
板书设计  第22课 全面内战的爆发
一、谈判桌上的较量(重庆谈判 ),1945年8月
目的 :
国民党:掩盖假和平真备战的阴谋
共产党:要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结果:
签订《双十协定》,1945年10月10日
二、全面内战的烽火, 1946年6月
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一、填空题
1945年8月,( )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10月,签订了国共双方代表( ),也就是著名的( )。
毛泽东《会谈纪要》 《双十协定》 二、选择题
1.以下人物中,都参加过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的是( )。
A.毛泽东 B.王若飞
C.叶剑英 D.周恩来
2.中国共产党参加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
A.争取充足的时间部署内战
B.加强与民主党派的亲密合作
C.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D.揭露蒋介石集团的内战阴谋
DD3.1945年10月10日签订的《双十协定》( )。
A.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
B.消除了内战爆发的隐患
C.确定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D.避免了国民党的独裁专制统治
4.国民党军队悍然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 )。
A.全面内战的爆发
B.重点进攻的开始
C.第二次国共合作再次破裂
D.国共双方军事力量的悬殊AC 三、材料阅读
毫无疑问,我们坚决的要求民主,一切反民主的都是我们不赞成的。毫无疑问,我们要求一个完整的国家,凡一切可以制造分裂或引起内战的姿态和措施,也是我们要坚决排除的,我们现在的口号是民主统一,和平建国。
——中国民主同盟在抗战胜利声中的紧急呼吁
结合这段材料说一说,为什么蒋介石打内战不得人心? 毛泽东为什么要赴重庆和国民党谈判?重庆谈判取得了什么成果?说一说
“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个谋和平的党。”请你结合从抗日战争胜利后到全面内战爆发前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以及目前对台湾问题的态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谈一谈
比一比 诗词朗诵大赛
在风雪弥漫的北国,一位伟人,登高望远,诗兴勃发。在那恢宏的气势里,在壮美的意境中,你能感受到诗人博大的胸怀。她就是重庆谈判期间,各界传诵的不朽历史名篇──《沁园春·雪》。

播放《沁园春?雪》的朗诵视频
要求: 感情饱满,吐字清晰。能够用心体会那恢宏的气势、那壮美的意境以及诗人的博大胸怀。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课件30张PPT。第22课
全面内战的爆发单县第二实验中学工作室
知识与能力
知道重庆谈判,通过学习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政治较量的有关史实,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的努力,培养依靠基本历史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了解内战全面爆发的情况,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本课重点
重庆谈判和全面内战的爆发 。
本课难点
国共双方在重庆谈判期间复杂的政治斗争。新 闻 播 报
这里是新华社人民广播电台,这里是新华社人民广播电台,有重要消息宣告:
今天,是1945年8月15日,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抗战胜利后,中国仍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谈判桌上的较量蒋介石加快内战步伐全面内战的烽火全面内战的爆发 材料一:
我们一方面要尽力争取和平民主,使内战限制在局部的范围,或者推迟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另一方面必须对于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阴谋有充分认识,对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不抱幻想,不怕威胁,准备以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战争,打败一切中外反动派,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毛泽东一、谈判桌上的较量——1945年8月1.抗战胜利后的局势 材料二:
蒋介石对于人民是寸权必夺,寸利必得。我们呢?我们的方针是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毛泽东 思考: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了哪些努力? 中共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力图通过和平途径来实现中国的进步和发展。 2. 重庆谈判前后
国共两党的政治较量情景再现问题探究?探究一:
蒋介石为什么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进行谈判?
蒋介石为什么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进行谈判?如果不去:就会宣传共产党没有和平诚意,就会制造舆论,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如果去:利用谈判之机,诱使共产党交出政权和军队 。获得准备发动内战的时间,调兵遣将、部署内战。 (1)它的军队在抗战后期消极抗日,大多龟缩在大后方,需要争取时间调兵遣将部署内战。
(2)欺骗舆论蒙蔽人民,掩盖假和平真备战的阴谋。 (1)抗战胜利后,百废待兴,人心思和,要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2)利用谈判的机会,揭露蒋介石的假和平阴谋,以利教育和团结人民,争取中间势力。问题探究?探究二:
人们为什么说毛泽东的重庆之行是“弥天大勇”?
人们为什么说毛泽东的重庆之行是“弥天大勇”?
虽然抗日战争已经结束,但局部地区国共摩擦非常激烈,另外张学良的前车之鉴,人们记忆犹新。因此,毛泽东赴渝谈判实乃“弥天大勇”之举,是当时震动世界的重大事件。毛泽东用行动向全中国和全世界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真诚地谋求和平的,一贯代表人民愿望的,同时也有力地揭露和孤立了蒋介石。 问题探究? 探究三:
重庆谈判的结果怎样?
3. 重庆谈判的结果 《双十协定》: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对于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谈判期间,国民党政府
密发《剿匪手本》二、蒋介石加快内战步伐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训练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 蒋介石在美国政府支持下,准备发动内战。图为美国飞机空运大量国民党军队,抢占各大城市和交通要道美国军舰运送国民党军队至沿海各港口,抢占战略要地美国援助国民党政府打内战的各种军事装备美国军用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三、全面内战的烽火
—— 1946年6月1. 内战爆发的原因及性质问题探究?探究四:
重庆谈判后,蒋介石为什么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内战?
  认为有美国的支持,可以依赖军事、经济上的优势打败共产党,实行独裁统治。中原解放区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  性质:美帝国主义出钱出枪,国民党出人的反共反人民的战争。2. 全面内战的爆发 材料三:
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
——毛泽东  中国人民,包括各民主党派,长期以来饱受战争之苦,抗日战争的胜利给人们带来了和平建国的希望,全国人民反内战反独裁情绪高涨,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强烈,所以说,蒋介石打内战很不得人心,故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 问题探究?探究五:
人民解放军是如何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的? 以运动战为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 1.目的
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
共产党:争和平揭骗局2.成果
签订《双十协定》确定和平建国的意向
国民党单方面撕毁协议一、谈判桌上的较量——重庆谈判(1945年8月)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二、全面内战的烽火(1946年6月)1. 内战爆发:国民党军队进 攻中原解放区
2. 作战方法:解放军以运动 战为主要方法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