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上青岛版(五四制)9-2-1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五年级上青岛版(五四制)9-2-1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4-18 19:4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五年级上册)》121~122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会用简单的复式折线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2.结合实例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知道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对多个对象数据进行比较,制作时要有图例说明,会根据给定的图例绘制折线统计图。
3.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了解统计的一般步骤,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重点]学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并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
[教学难点]会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发现中小学生患近视的年龄提前了。老师这里还有一组关于视力的信息,我们一起去看看,请看屏幕。某地区教育部门对城镇与农村各100名学生的视力进行了5年的跟踪调查,这是他们根据调查情况整理的统计表。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1:我发现这五年城镇学生患近视的人数都比农村多,因为我看到表中一至五年级城镇患近视的人数都比农村多。
预设2:城镇和农村学生近视人数不断增加,因为我看到表中表示城镇和农村学生近视的人数越来越大。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城镇和农村学生患近视人数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师: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既培养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一)尝试绘制统计图
1.思考交流。
师:为了更直观地看出城镇和农村学生患近视人数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用统计图对表中的数据进行描述。下面先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1)你觉得选择什么统计图来描述数据的变化情况较合适?
(2)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
(3)你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来描述和分析数据吗?
学生独立思考。
2.尝试绘制。
师:想不想自己画复式折线统计图来描述这些数据?要解决“城镇和农村学生患近视人数的变化情况怎样”这个问题,你打算怎么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来描述这些数据?想好后把图画在老师给你准备的答题纸上。
学生思考,并在答题纸上画图。
组内交流,互相补充修改。
(二)合作交流,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
师:谁上来展示一下你画的统计图
展示学生画的统计图。
师:你是怎样画的?大家觉得他画得怎么样?有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巩固画法,强调图例。
师:像这样的统计图叫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复式折线统计图)
(三)对照统计图,分析数据
师:现在看着这个复式折线统计图,观察分析一下城镇和农村学生患近视人数的变化情况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先自己看看,再和小组同学说说。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
老师巡视,了解学情,做到心中有数。
3.全班汇报。
师:谁来说说“城镇和农村学生患近视人数的变化情况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预设1:城镇和农村学生患近视人数都呈上升趋势,因为两条折线都是呈上升趋势的。
预设2:城镇学生患近视人数比农村上升幅度快,从10岁开始,表示城镇学生的那条折线上升的非常急速,而表示农村的上升缓慢。
师:两条折线放在一块,一眼就可以看出一条上升急速,一条上升缓慢,从而发现城镇学生患近视人数比农村上升幅度快。
预设3:城镇学生患近视人数都比农村的多。表示城镇学生的那条折线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一直在上面,表示农村学生的那条一直在下面。
师:两条折线放在一块,就不用看数据,一条在上面一条在下面,一眼就看出城镇学生患近视人数都比农村的多。
【设计意图】通过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把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本质特征,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势所在,感受图表中蕴含着信息,提高学生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四)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势
师:刚才我们在描述两组数据时,选择复式折线统计图,对比以前学习的折线统计图,它有什么优点?先自己想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说。
学生思考后,小组内交流。
预设1: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预设2:变化趋势看起来很明显。
师: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反映数量的多少,反映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还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看来要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五)回顾梳理统计过程
师:现在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解决“城镇和农村学生患近视人数的变化情况怎样?”这个问题的。信息窗中为我们提供了整理好的某地区城镇与农村学生患近视情况统计表,为了更直观的观察、分析数据,我们绘制了复式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了描述,然后对照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了分析,经历了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板书:整理数据 描述数据 分析数据)
【设计意图】及时引领回顾统计过程即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提高学生用统计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三、自主练习,巩固应用
师:下面,我们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1.课本122页第1题
(1)出示问题
师:这是某超市5月份甲乙两种洗衣粉销售情况统计图。(指图)请同学们看着统计图填写统计表,然后思考两个问题,先自己填,自己想,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2)思考交流
师:哪条是甲?哪条是乙?你是怎么看出的?你怎么知道甲种洗衣粉的销售情况好一些?你是怎么看出的?你有什么建议?
(3)总结
师:看来复式折线统计图对于商家的作用还真不小呢!
2.课本123页第4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提高统计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四、回顾总结,反思评价
同学们,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和感受三个方面来谈收获。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回顾梳理新知,帮助学生积累学习经验,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