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时 酸和碱 常见的有机物
1.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
(1)酸的含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__氢离子____的化合物。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水溶液中都只有一种阳离子——__氢离子____。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硝酸、醋酸等。
(2)盐酸、硫酸的性质,酸的共性。
由于酸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__氢离子____,所以酸具有下列共性:
a.跟酸碱指示剂的作用。酸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__变红____,无色酚酞试液__不变色____。
b.跟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用途:制备氢气)。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c.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用途:金属除锈)。
CuO+2HCl===CuCl2+H2O
Fe2O3+6HCl===2FeCl3+3H2O
CuO+H2SO4===CuSO4+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d.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中和反应)。
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Ca(OH)2+2HCl===CaCl2+2H2O
Ca(OH)2+H2SO4===CaSO4+2H2O
Cu(OH)2+2HCl===CuCl2+2H2O
2Fe(OH)3+3H2SO4===Fe2(SO4)3+6H2O
Fe(OH)3+3HCl===FeCl3+3H2O
(红褐色固体溶解,溶液变黄色)
Cu(OH)2+H2SO4===CuSO4+2H2O
(蓝色固体溶解,溶液变蓝色)
e.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2HCl+CaCO3===CaCl2+CO2↑+H2O现象:有无色的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HCl+AgNO3===AgCl↓+HNO3现象: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检验__氯离子____的存在)
H2SO4+Na2CO3===Na2SO4+CO2↑+H2O现象:有无色的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H2SO4+BaCl2===BaSO4↓+2HCl现象: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检验__SO____的存在)
(3)盐酸、硫酸的用途:可用于制药、除锈,胃液中的盐酸可帮助消化,硫酸用于精炼石油及生产化肥(硫酸铵),浓硫酸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
(4)浓硫酸的稀释方法:一定要将__浓硫酸____沿容器壁或玻璃棒慢慢注入__水____中,并不断搅拌,切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里。
(5)碱的含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__氢氧根离子____的化合物。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水溶液中都有只有一种阴离子——__氢氧根离子____。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6)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碱的共性。
在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氢氧根离子,所以碱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a.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不溶性碱除外)。
NaOH、Ca(OH)2等碱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蓝色____,无色酚酞试液变__红色____。
b.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2NaOH+CO2===Na2CO3+H2O
2NaOH+SiO2===Na2SiO3+H2O
2NaOH+SO2===Na2SO3+H2O(净化工业废气,如吸收SO2气体等)
Ca(OH)2+CO2===CaCO3↓+H2O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此反应用于检验__二氧化碳____的存在)
c.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中和反应)。
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中和酸性废水)
Ca(OH)2+2HCl===CaCl2+H2O
Ca(OH)2+H2SO4===CaSO4+2H2O
Cu(OH)2+2HCl===CuCl2+2H2O
Cu(OH)2+H2SO4===CuSO4+2H2O
(蓝色固体溶解,溶液变蓝色)
2Fe(OH)3+3H2SO4===Fe2(SO4)3+6H2O
Fe(OH)3+3HCl===FeCl3+3H2O
(红褐色固体溶解,溶液变黄色)
d.与某些盐反应:
2NaOH+CuSO4===Na2SO4+Cu(OH)2↓
现象:产生__蓝色絮状____沉淀。
3NaOH+FeCl3===3NaCl+Fe(OH)3↓
现象:产生__红褐色____沉淀。
Ca(OH)2+Na2CO3===CaCO3↓+2NaOH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利用此反应可制取__氢氧化钠____)
要求:反应物碱和盐都必须是__可溶____的,且符合__复分解反应____发生的条件。
(7)溶液酸碱度的表示(即溶液酸碱度的强弱程度)。
溶液酸碱度用__pH____表示。
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用pH试纸。操作方法:__用玻璃棒蘸或滴管吸取待测液体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__。注意pH试纸不可用水湿润,否则pH偏向7。
(8)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它主要由人类排放__SO2____等酸性气体引起。酸雨会腐蚀由大理石制成的雕像或建筑物,会使暴露在外的铁器生锈,破坏古迹,也会使农作物减产,树木枯萎,湖泊酸化,鱼类死亡。
2.几种简单的有机物
含__碳____的化合物称为有机物。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乙烯是常见的有机物。
3.食物中的有机物
食物中的有机物有葡萄糖、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
【例1】 食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实验室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
→→
①操作Ⅰ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
②在蒸发过程中,待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2)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不能满足化工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粗盐进行精制。流程如下图。
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除了能除去粗盐中的CaCl2外,它还有一个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通过操作Ⅲ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若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要将其变成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以满足化工生产的需要,可采用的最简便方法是__________。(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考查要求:知道食盐、碳酸钠、碳酸钙等常见盐的主要性质及用途。知道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盐酸、硫酸的性质和用途。能说出混合物分离的主要方法。知道过滤法的主要步骤,能说出所用的仪器。
解题指导:加入NaOH溶液目的是除去MgCl2 ,加入BaCl2目的是除去Na2SO4,加入Na2CO3可除去CaCl2和稍过量的BaCl2,所以必须最后加入Na2CO3。通过操作Ⅲ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有过量的NaOH、Na2-CO3和反应生成的NaCl。根据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可知变不饱和溶液为饱和溶液最简便的方法是加入NaCl固体,至不再溶解为止。
答案:(1)①漏斗 ②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2)①BaCl2 +Na2CO3 ===BaCO3↓+2NaCl
②Na2CO3、NaCl、NaOH (3)加入氯化钠固体。
【例2】 同学们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产生疑问: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通过以下探究过程证明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1)实验准备。
①查阅资料:NaHCO3+NaOH===Na2CO3+H2O
②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
NaHCO3溶液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稀盐酸
现象Ⅰ
无明显变化
产生气泡
加入澄清石灰水
溶液变浑浊
无明显变化
现象Ⅱ
加入CaCl2溶液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浑浊
溶液变浑浊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表中的现象Ⅰ为__________,现象Ⅱ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
【实验1】证明反应生成了
Na2CO3。
同学们选用上表实验中的药品,设计了如右图所示实验,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__________。
有同学提出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__________。为了证明有Na2CO3生成,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实验2】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
同学们参考上表中的实验,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虽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但可以证明反应发生了,该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
(3)实验反思。
通过实验1和实验2说明,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____________。
考查要求:考查酸、碱、盐的主要性质及相互反应;考查结合图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解题指导:本题探究的问题是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这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反应?探究结论是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我们要根据目的和结论,仔细观察图表,结合资料信息加以分析,解决题目设置的问题。解题关键是证明产物Na2CO3存在或证明反应物NaHCO3不存在了。
(1)根据已有知识,现象Ⅰ为产生气泡;现象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2NaOH+CaCO3↓(2)本题较难。根据表格信息,NaHCO3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当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可知A溶液是CaCl2溶液。因为在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都会出现溶液变浑浊的现象,故不能判断是否有Na2CO3生成。但因NaOH、Na2CO3各自与CaCl2反应的产物分别是Ca(OH)2和CaCO3,而Ca(OH)2和CaCO3分别滴加盐酸产物不同,只有CaCO3能产生气体,所以取少量反应后滤渣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产生无色气体证明有Na2CO3生成,反之则没有。因为结论是两种物质反应了,所以现象是一定有气体产生。
答案:(1)②产生气泡 Ca(OH)2+Na2CO3===2NaOH+CaCO3↓ (2)【实验1】CaCl2 CaCl2和NaOH反应生成Ca(OH)2,氢氧化钙是微溶物(表中已经给出) 取少量反应后滤渣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产生无色气体证明有Na2CO3生成,反之则没有 【实验2】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至沸腾,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NaHCO3存在,反之则没有 (3)一是可以通过检验反应物证明反应发生,二是可以通过检验产物证明反应发生。
【例3】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和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未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固体粉末,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
(2)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有一部分溶解,且有无色气体产生。依据上述实验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可能含有氯化铜
B.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
C.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氯化铜、氯化钾
D.一定含有碳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硫酸钠、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
考查要求: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CO和SO的检验;常见物质的颜色。根据现象进行推断是中考的要求。
解题指导: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和氯化铜都能溶于水,氯化铜溶液为绿色。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有BaSO4和AgCl,BaCO3是能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因此,产生的白色沉淀是BaSO4和BaCO3。综合上述现象可知,原固体粉末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
答案为B。
课件24张PPT。第16课时 酸和碱 常见的有机物1.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
(1)酸的含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________的化合物。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水溶液中都只有一种阳离子——_____________。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硝酸、醋酸等。
(2)盐酸、硫酸的性质,酸的共性。
由于酸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____________,所以酸具有下列共性:氢离子氢离子氢离子a.跟酸碱指示剂的作用。酸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_____________,无色酚酞试液____________。
b.跟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用途:制备氢气)。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c.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用途:金属除锈)。
CuO+2HCl===CuCl2+H2O变红不变色Fe2O3+6HCl===2FeCl3+3H2O
CuO+H2SO4===CuSO4+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d.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中和反应)。
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Ca(OH)2+2HCl===CaCl2+2H2O
Ca(OH)2+H2SO4===CaSO4+2H2O
Cu(OH)2+2HCl===CuCl2+2H2O
2Fe(OH)3+3H2SO4===Fe2(SO4)3+6H2O
Fe(OH)3+3HCl===FeCl3+3H2O
(红褐色固体溶解,溶液变黄色)Cu(OH)2+H2SO4===CuSO4+2H2O
(蓝色固体溶解,溶液变蓝色)
e.跟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2HCl+CaCO3===CaCl2+CO2↑+H2O现象:有无色的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HCl+AgNO3===AgCl↓+HNO3现象: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检验____________的存在)
H2SO4+Na2CO3===Na2SO4+CO2↑+H2O现象:有无色的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H2SO4+BaCl2===BaSO4↓+2HCl现象: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可检验____________的存在)氯离子(3)盐酸、硫酸的用途:可用于制药、除锈,胃液中的盐酸可帮助消化,硫酸用于精炼石油及生产化肥(硫酸铵),浓硫酸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
(4)浓硫酸的稀释方法:一定要将____________沿容器壁或玻璃棒慢慢注入________中,并不断搅拌,切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里。
(5)碱的含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________ _________的化合物。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水溶液中都有只有一种阴离子——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浓硫酸水氢氧根氢氧根离子离子(6)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碱的共性。
在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氢氧根离子,所以碱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a.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不溶性碱除外)。
NaOH、Ca(OH)2等碱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______,无色酚酞试液变____________。
b.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2NaOH+CO2===Na2CO3+H2O
2NaOH+SiO2===Na2SiO3+H2O
2NaOH+SO2===Na2SO3+H2O(净化工业废气,如吸收SO2气体等)蓝色红色Ca(OH)2+CO2===CaCO3↓+H2O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此反应用于检验________________的存在)
c.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中和反应)。
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中和酸性废水)
Ca(OH)2+2HCl===CaCl2+H2O
Ca(OH)2+H2SO4===CaSO4+2H2O
Cu(OH)2+2HCl===CuCl2+2H2O
Cu(OH)2+H2SO4===CuSO4+2H2O
(蓝色固体溶解,溶液变蓝色)
2Fe(OH)3+3H2SO4===Fe2(SO4)3+6H2O
Fe(OH)3+3HCl===FeCl3+3H2O
(红褐色固体溶解,溶液变黄色)二氧化碳d.与某些盐反应:
2NaOH+CuSO4===Na2SO4+Cu(OH)2↓
现象:产生________________沉淀。
3NaOH+FeCl3===3NaCl+Fe(OH)3↓
现象:产生____________沉淀。
Ca(OH)2+Na2CO3===CaCO3↓+2NaOH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利用此反应可制取________ _________)
要求:反应物碱和盐都必须是____________的,且符合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条件。蓝色絮状红褐色氢氧可溶复分解反应化钠(7)溶液酸碱度的表示(即溶液酸碱度的强弱程度)。
溶液酸碱度用________表示。
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用pH试纸。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pH试纸不可用水湿润,否则pH偏向7。
(8)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它主要由人类排放____________等酸性气体引起。酸雨会腐蚀由大理石制成的雕像或建筑物,会使暴露在外的铁器生锈,破坏古迹,也会使农作物减产,树木枯萎,湖泊酸化,鱼类死亡。pH用玻璃棒蘸或滴管吸取待测液体滴在pH试纸上,将SO2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2.几种简单的有机物
含________的化合物称为有机物。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乙烯是常见的有机物。
3.食物中的有机物
食物中的有机物有葡萄糖、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碳【例1】 食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实验室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
①操作Ⅰ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
②在蒸发过程中,待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2)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不能满足化工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粗盐进行精制。流程如下图。
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除了能除去粗盐中的CaCl2外,它还有一个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②通过操作Ⅲ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考查要求:知道食盐、碳酸钠、碳酸钙等常见盐的主要性质及用途。知道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盐酸、硫酸的性质和用途。能说出混合物分离的主要方法。知道过滤法的主要步骤,能说出所用的仪器。 解题指导:加入NaOH溶液目的是除去MgCl2 ,加入BaCl2目的是除去Na2SO4,加入Na2CO3可除去CaCl2和稍过量的BaCl2,所以必须最后加入Na2CO3。通过操作Ⅲ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有过量的NaOH、Na2-CO3和反应生成的NaCl。根据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可知变不饱和溶液为饱和溶液最简便的方法是加入NaCl固体,至不再溶解为止。
答案:(1)①漏斗 ②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2)①BaCl2 +Na2CO3 ===BaCO3↓+2NaCl
②Na2CO3、NaCl、NaOH (3)加入氯化钠固体。【例2】 同学们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产生疑问: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通过以下探究过程证明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1)实验准备。
①查阅资料:NaHCO3+NaOH===Na2CO3+H2O
②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表中的现象Ⅰ为__________,现象Ⅱ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过程。
【实验1】证明反应生成了Na2CO3。
同学们选用上表实验中的药品,设 计了如右图所示实验,先在NaHCO3溶 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 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 __________。
有同学提出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__________。为了证明有Na2CO3生成,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实验2】证明反应后NaHCO3不存在。
同学们参考上表中的实验,又设计了一个实验,虽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但可以证明反应发生了,该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
(3)实验反思。
通过实验1和实验2说明,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____________。
考查要求:考查酸、碱、盐的主要性质及相互反应;考查结合图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解题指导:本题探究的问题是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这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反应?探究结论是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我们要根据目的和结论,仔细观察图表,结合资料信息加以分析,解决题目设置的问题。解题关键是证明产物Na2CO3存在或证明反应物NaHCO3不存在了。
(1)根据已有知识,现象Ⅰ为产生气泡;现象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2NaOH+CaCO3↓(2)本题较难。根据表格信息,NaHCO3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当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可知A溶液是CaCl2溶液。因为在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都会出现溶液变浑浊的现象,故不能判断是否有Na2CO3生成。但因NaOH、Na2CO3各自与CaCl2反应的产物分别是Ca(OH)2和CaCO3,而Ca(OH)2和CaCO3分别滴加盐酸产物不同,只有CaCO3能产生气体,所以取少量反应后滤渣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产生无色气体证明有Na2CO3生成,反之则没有。因为结论是两种物质反应了,所以现象是一定有气体产生。答案:(1)②产生气泡 Ca(OH)2+Na2CO3=== 2NaOH+CaCO3↓ (2)【实验1】CaCl2 CaCl2和NaOH反应生成Ca(OH)2,氢氧化钙是微溶物(表中已经给出) 取少量反应后滤渣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产生无色气体证明有Na2CO3生成,反之则没有 【实验2】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至沸腾,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NaHCO3存在,反之则没有 (3)一是可以通过检验反应物证明反应发生,二是可以通过检验产物证明反应发生。【例3】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和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未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固体粉末,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
(2)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有一部分溶解,且有无色气体产生。依据上述实验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可能含有氯化铜
B.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C.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氯化铜、氯化钾
D.一定含有碳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硫酸钠、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
解题指导: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和氯化铜都能溶于水,氯化铜溶液为绿色。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有BaSO4和AgCl,BaCO3是能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因此,产生的白色沉淀是BaSO4和BaCO3。综合上述现象可知,原固体粉末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
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