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中考复习 第17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一) (课件 20张ppt word 讲义)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中考复习 第17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一) (课件 20张ppt word 讲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4-18 22:07:50

文档简介

第17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一)
1.氧气的氧化性以及氢气、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和
可燃性
(1)物质与__氧____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这里的氧指的是氧元素,包括氧气中的氧及化合物中的氧。如:C+O2CO2中C得到氧生成CO2,发生了氧化反应;C+2CuO2Cu+CO2↑中,C夺取了CuO中的氧也发生了氧化反应。
(2)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在反应中氧气能提供氧使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显__氧化____性。
(3)物质失去__氧____的化学反应叫做还原反应。在H2+CuOCu+H2O及CO+CuOCu+CO2的反应中,CuO失去了__氧____变成了Cu,发生了还原反应,而H2、CO得到__氧____变成水及CO2发生了氧化反应,所以说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共存于同一化学反应中,并且是同时发生的,我们把这一类反应称做氧化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像上述反应中的H2和CO具有结合氧的性质称为__还原性____,CuO具有提供氧的性质称为__氧化____性。
(4)氢气和一氧化碳都能在空气中燃烧,即都具有__可燃性____,燃烧时火焰的颜色无明显的区别,但我们可根据其产物的性质来区别。如H2燃烧后的产物是__水____,可以在火焰上罩一干燥的冷烧杯,有水雾产生,而CO燃烧时无此现象,但在火焰上罩一个内附石灰水的烧杯,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物是__CO2____。
2.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
特点
根据反应物及生成物的类别变化和组成特点,可分为:
(1)化合反应:A+B―→AB,A、B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而AB一定是化合物,如2Cu+O22CuO,2CO+O22CO2,CaO+H2O=== Ca-(OH)2。特点:__多变一____。
(2)分解反应:AB―→A+B,与化合反应刚好相反,如CaCO3CaO+CO2↑,2H2O22H2O+O2↑,2KMnO4K2MnO4+MnO2+O2↑。特点:__一变多____。
(3)置换反应:A+BC―→B+AC。特点: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别为一种__单质____和一种__化合物____。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
(4)复分解反应:AB+CD―→AD+CB,A、B、C、D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特点:__二变二____,相互交换成分,化合价不变。发生的条件:在溶液中进行且生成物中有__沉淀____或__气体____或__水____生成。
(5)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注意: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燃烧的条件,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火灾自救
的一般方法
(1)缓慢氧化现象:铁生锈、自燃等。
(2)剧烈氧化现象:燃烧、爆炸等。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的关系。
燃烧爆炸
缓慢氧化自燃
注意:有些爆炸如蒸气锅炉爆炸、热水瓶爆炸、车胎因充气过多而爆炸是物理爆炸,没有__新物质____生成。
(3)燃烧的条件:有__可燃物____;有__氧气____(或__助燃物____质);__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____;以上三条必须同时满足。
(4)灭火的原理:a.__清除可燃物____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b.__隔绝氧气____(或空气或能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
c.__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____。满足其中一条即可灭火,同时满足其中的两条或三条时灭火效果更佳。
灭火的方法:通常用灭火器或水来灭火;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来扑灭,油锅着火用盖子盖灭。
(5)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发现火情拨打“119”,自身在室内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往外跑等。
4.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CO能与红细胞中__血红蛋白____化合,血红蛋白失去与氧结合的机会,使人体缺氧。
甲醇:工业酒精中常含有甲醇,有毒,能致盲。用工业酒精和水做成的假酒因含有甲醇而使人中毒。
甲醛:有毒,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引起蛋白质变性,家庭装修材料、衣服中的甲醛超标,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苯:很毒,会损害造血功能,诱发白血病与染色体畸变。
尼古丁:烟气中含尼古丁,是致癌物质,青少年要禁止吸烟。
二噁英:是致畸物质,焚烧垃圾会产生二噁英。
毒品:包括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冰毒等,能麻醉人体的神经,能成瘾,青少年要远离毒品。
5.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__化学反应速度____,而本身的__质量和化学性质____不变的物质称为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
在H2O2分解的反应中MnO2加快了H2O2的分解速度,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例1】 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认其组成,某同学取一定量该气体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结果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装置③增重1.8g,装置④增重2.2g。
下列关于气体X成分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一定没有二氧化碳
B.可能含有甲烷和氢气
C.可能只有甲烷
D.可能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考查要求:知道氢气、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可燃性;理解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燃烧产物及检验。考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指导: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一氧化碳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甲烷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由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可知混合气体中无二氧化碳,由装置③增重知有水生成,则气体中有氢气或甲烷,由装置④增重,推出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或甲烷。根据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的方程,得出燃烧生成水与二氧化碳的比例为9∶11,现装置③增重1.8g,装置④增重2.2g,恰符合这一比例,所以气体X组成的可能是只有两种:①只有甲烷;②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答案选B。
【例2】 小刚用如图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3)通过对比铜片上红磷和白磷的现象,小刚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为________。
(4)烧杯中的水的作用是________。
(5)小刚通过实验发现,这个探究实验有很大的不足,他经过仔细思考,改进了装置(如图乙),改进后的装置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
考查要求:知道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能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解题指导:此题为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题。甲图水中白磷缺氧气,铜片上红磷没有达到着火点。改进后的乙图控制了温度都相同,试管内、外的白磷的条件不同就是有无氧气,试管内的白磷与红磷区别就是它们的燃点不同,且生成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答案:(1)铜片上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红磷和水中白磷不燃烧 (2)4P+5O22P2O5 (3)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4)隔绝空气、升高温度 (5)产生的P2O5收集于气球中,不会污染空气。
【例3】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世界性难题,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如下:
资料1: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HCl等有害气体。
资料2:+2价的铁元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电厂是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______________转变为电能。
(2)吸收步骤中,石灰浆的作用是________。
(3)溶解步骤中,产生H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此反应外,溶解步骤还能发生两个反应:①Fe2O3+3H2SO4===Fe2(SO4)3+3H2O;②Fe+Fe2(SO4)3===3FeSO4。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前后铁元素的化合价不变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4)将所得硫酸亚铁溶液在氮气环境中加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
(5)请你就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提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要求:本题综合性强,考查的知识能力多,理解能量的转化,化合价变化,会分析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用化学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指导:(1)焚烧物质都能产生热能 (2)石灰浆中的氢氧化钙能与酸性氧化物和酸反应 (3)活泼金属铁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4)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保护气,避免+2价的铁元素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5)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有分类回收、焚烧发电、深埋等方法。
答案:(1)热能 (2)除去烟气中含有的SO2、HCl (3)Fe+H2SO4===FeSO4+H2↑ ② ① (4)过滤 保护气,避免+2价的铁元素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5)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等。
课件20张PPT。 第17课时 常见的化学反应(一)1.氧气的氧化性以及氢气、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和可燃性氧(2)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在反应中氧气能提供氧使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显____________性。氧氧氧还原性氧化氧化(4)氢气和一氧化碳都能在空气中燃烧,即都具有___________,燃烧时火焰的颜色无明显的区别,但我们可根据其产物的性质来区别。如H2燃烧后的产物是_________,可以在火焰上罩一干燥的冷烧杯,有水雾产生,而CO燃烧时无此现象,但在火焰上罩一个内附石灰水的烧杯,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可燃性水CO22.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特点
根据反应物及生成物的类别变化和组成特点,可分为:多变一一变多(3)置换反应:A+BC―→B+AC 。特点: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别为一种_________和一种_____________。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
(4)复分解反应:AB +CD ―→ AD+CB,A、B、C、D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特点:___________,相互交换成分,化合价不变。发生的条件:在溶液中进行且生成物中有_________或_________或_______生成。
(5)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注意: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单质化合物二变二沉淀气体水3.燃烧的条件,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
(1)缓慢氧化现象:铁生锈、自燃等。
(2)剧烈氧化现象:燃烧、爆炸等。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的关系。
注意:有些爆炸如蒸气锅炉爆炸、热水瓶爆炸、车胎因充气过多而爆炸是物理爆炸,没有____________生成。新物质(3)燃烧的条件:有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三条必须同时满足。
(4)灭火的原理:a. ______________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b.______________ (或空气或能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足其中一条即可灭火,同时满足其中的两条或三条时灭火效果更佳。
灭火的方法:通常用灭火器或水来灭火;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来扑灭,油锅着火用盖子盖灭。可燃物氧气助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5)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发现火情拨打“119”,自身在室内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往外跑等。
4.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CO能与红细胞中______________化合,血红蛋白失去与氧结合的机会,使人体缺氧。
甲醇:工业酒精中常含有甲醇,有毒,能致盲。用工业酒精和水做成的假酒因含有甲醇而使人中毒。
甲醛:有毒,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引起蛋白质变性,家庭装修材料、衣服中的甲醛超标,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苯:很毒,会损害造血功能,诱发白血病与染色体畸变。血红蛋白尼古丁:烟气中含尼古丁,是致癌物质,青少年要禁止吸烟。
二噁英:是致畸物质,焚烧垃圾会产生二噁英。
毒品:包括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冰毒等,能麻醉人体的神经,能成瘾,青少年要远离毒品。
5.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________ ____________,而本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的物质称为催化剂。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
在H2O2分解的反应中MnO2加快了H2O2的分解速度,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化学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速度【例1】 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甲烷四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认其组成,某同学取一定量该气体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假设每步都充分反应或吸收),结果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装置③增重1.8g,装置④增重2.2g。A.一定没有二氧化碳
B.可能含有甲烷和氢气
C.可能只有甲烷
D.可能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考查要求:知道氢气、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可燃性;理解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燃烧产物及检验。考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指导: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一氧化碳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甲烷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由装置①中无明显变化可知混合气体中无二氧化碳,由装置③增重知有水生成,则气体中有氢气或甲烷,由装置④增重,推出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或甲烷。根据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的方程,得出燃烧生成水与二氧化碳的比例为9∶11,现装置③增重1.8g,装置④增重2.2g,恰符合这一比例,所以气体X组成的可能是只有两种:①只有甲烷;②有氢气和一氧化碳。
答案选B。【例2】 小刚用如图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对比铜片上红磷和白磷的现象,小刚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为________。
(4)烧杯中的水的作用是________。
(5)小刚通过实验发现,这个探究实验有很大的不足,他经过仔细思考,改进了装置(如图乙),改进后的装置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
考查要求:知道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能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进行研究。解题指导:此题为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题。甲图水中白磷缺氧气,铜片上红磷没有达到着火点。改进后的乙图控制了温度都相同,试管内、外的白磷的条件不同就是有无氧气,试管内的白磷与红磷区别就是它们的燃点不同,且生成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例3】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世界性难题,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如下:
资料1: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HCl等有害气体。
资料2:+2价的铁元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电厂是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______________转变为电能。
(2)吸收步骤中,石灰浆的作用是________。
(3)溶解步骤中,产生H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此反应外,溶解步骤还能发生两个反应:①Fe2O3+3H2SO4===Fe2(SO4)3+3H2O;②Fe+Fe2(SO4)3===3FeSO4。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反应前后铁元素的化合价不变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4)将所得硫酸亚铁溶液在氮气环境中加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
(5)请你就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提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查要求:本题综合性强,考查的知识能力多,理解能量的转化,化合价变化,会分析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用化学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解题指导:(1)焚烧物质都能产生热能 (2)石灰浆中的氢氧化钙能与酸性氧化物和酸反应 (3)活泼金属铁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4)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保护气,避免+2价的铁元素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5)生活垃圾处理主要有分类回收、焚烧发电、深埋等方法。
答案:(1)热能 (2)除去烟气中含有的SO2、HCl (3)Fe+H2SO4===FeSO4+H2↑ ② ① (4)过滤 保护气,避免+2价的铁元素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5)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