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目
历史
课题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节次
1
授课
教师
马志
授课
时间
教
学
目
标
德育
目标
了解“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和经过”思考得出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从而加速了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增强学生爱好和平的意识。
认知
目标
掌握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欧亚两个战争源地形成的背景,经过及它们的对内对外政策。了解德国纳粹党迫害犹太人的简况和“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能力
目标
培养学生议论解疑综合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教学难点
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
授课类型
复习
教学方法
谈话
主要教具
多媒体
教师方法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
板书
展示
指导
总结归纳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特点是什么?影响怎样?
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纳粹政权的建立
《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的影响简表》
20世纪二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1932年,德国的工业生产比1929年下降了40%多,失业人数超过八百万,1930—1934年出现了1000多次工人罢工,对外贸易额在直线下跌,缩减70%,经济危机激化了政治危机。
希特勒为首的德国纳粹政权为什么能建立?怎么建立起来的?建立以后如何实行恐怖独裁统治的?
1)历史背景。结合《1932~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影响简表》指出,由于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对外: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打破《凡尔赛和约》的束缚,使德国重新获得领土和殖民地;对内:需要加强镇压国内日益发展的革命力量。
(2)反动理论。
回答
阅读教材P25有关内容,
思考、讨论
回答
教师方法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指导
讲解
将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的成立及反动理论归纳为: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复仇主义及妄图建立日耳曼大帝国的扩张野心。
(3)纳粹势力的发展。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以世界经济危机为契机,主要采用欺骗的手法,乘机发展势力。具体表现是:①骗取中下层人民的信任。②获得统治阶级和垄断资本家大力支持。③加紧勾结军队。④煽动民族复仇主义和种族狂热等。使相当一部分人落入了希特勒的圈套,纳粹党一跃成为国会中的大党。教师充分利用有关课件加以说明。
(4)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标志: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这也是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
(5)希特勒恐怖独裁统治的表现:①希特勒上台后,逐渐将总统、总理两个职务全并为一,集党权、政权、军权于一身,称国家元首。②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③解散一切工会组织和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④焚毁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⑤建立德国政治警察称“盖世太保”,可以不经法律程序,肆意将进步人士投入监狱,德国的法西斯组织“冲锋队”和“党卫军”活动猖獗。制造了无数反犹太人和迫害政敌的公开暴力事件,迫害和控制人民.如杰出科学家爱因斯坦被迫出逃美国。
(6)1935年德国摧毁《凡尔赛和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扩到60万人。
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终于在德国形成。
二、反犹狂潮
这部分内容以教师充分课件提供材料,指导学生自学为主,学生在了解一些史实图片以后,引导学生思考德国纳粹迫害和杀害犹太人的原因,指出:这是由于①历史原因:欧洲有久远的反犹传统,反犹一直是罗马教廷的宗教职责,世俗的传统势力也往往把对犹太人的宗教迫害与经济掠夺结合起来。
②个人原因:希特勒从小就从心理、思想上极其厌恶犹太人,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叫嚣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国家的“败类”。
③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政策
阅读P25教材小字部分内容
理解
巩固
教师方法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介绍
板书
指导
巩固小结
巩固练习
对纳粹退立、姑息,使纳粹对犹太迫害不断升级。
课后观看影片《辛德勒的名单》。
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1、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统治
意大利在一战中虽挤入了战胜国的行列,但在凡尔赛和会上,分脏最少,大战对意大利的经济影响很大,战争中意大利死伤110多万人,外债沉重,物价飞涨,工业生产下降,失业人数目增,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群众革命运动不断高涨,近于瘫痪的意大利政府面对这种局面束手无策,无力控制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墨索里尼乘机组织法西斯党,独裁统治应运而生。意大利的统治阶级采取的扶植法西斯势力镇压革命运动的政策。墨索里尼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醉心于扩张,梦想恢复古代罗马帝国的疆界、地位和威严。墨索里尼公开宣扬“世界是属于法西斯的,民族的扩张是一种生命活力的表现”。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2、日本军部势力的强化
阅读P29《自由阅读卡·法西斯和法西斯专政》
板
书
设
计
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纳粹政权的建立
历史背景
反动理论
纳粹势力的发展
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标志
希特勒恐怖独裁统治的表现
二、反犹狂潮
课
后
记
课堂效果较好
课件15张PPT。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温故知新:经济大危机
1929—1933美 国
罗斯福新政德、意、日
法西斯专政资本主义
基本矛盾摆脱危机
寻找出路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的由来古代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最高行政长官,有12卫士相随,各手执一束棍棒,棍棒中有一把战斧象征国家最高权力。束棒在他们的语言中读作“法西斯”。
现代法西斯专政是垄断资产阶级对内实行的极端专制的恐怖统治。如德国和日本。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对德意日的影响《我的奋斗》——希特勒 希特勒入狱期间,由自己口述、他人笔录,完成了《我的奋斗》一书,这是一本极力宣扬种族主义理论和建立大帝国梦想的著述,希特勒上台后,这本书的发行量达到600多万册,或者出售,或者发送,盒面上雕刻的“ss”标记闪闪发光,这是希特勒的私人卫队—党卫队的徽标。演讲中的希特勒 这是1925年希特勒在广播演说中的一幅照片,他极富戏剧性的表情变化加强了其滔滔不绝的演讲的气势。在任何公开场合的演说中,希特勒总能以其激昂的情绪、戏剧般的表演,引起听众们歇斯底里的狂热激情,吞噬掉绝大多数听众的理智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这枚党徽表明其佩戴者是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党)成员,它是纳粹党的象征,后来又成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标志。曲十字形图案在古代亚洲文化中原本是好运的象征,早期基督教徒也曾以这种曲十字来掩盖自己的宗教信仰。纳粹标志纳粹焚书纳粹德国政权的建立1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打破《凡尔塞和约》的束缚,使德国重新获得殖民地;对内:需要加强镇压国内日益发展的革命力量。
2反动理论: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复仇主义及妄想建立日尔曼大帝国的扩张野心。
3纳粹势力的发展:纳粹党成为国会中的大党。
4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标志: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这是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
5希特勒恐怖独裁统治的表现:称国家元首、国会纵火案、解散一切工会组织和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焚毁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
6建立德国政治警察“盖世太保”不经法律程序将进步人士投入监狱,法西斯组织冲锋队和党卫军制造了无数反犹太人和迫害政敌的公开暴力事件,如爱因斯坦被迫流亡美国。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前对我国东北的主要侵略活动日俄战争后把我国辽东半岛改称为“关东州”,把其军队称为关东军。
1927年《田中奏折》叫嚣“欲征服中国必须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1931年《解决满州问题方案大纲》就侵略东北行动作了具体部署,并传达给关东军。“二二六”兵变 1936年2月26日皇道派青年法西斯军官制造的流血军事政变事件。也是陆军内部皇道派与统制派两派的一次决战。
政变的起因是皇道派青年将校受日本法西斯主义鼻祖北一辉思想的影响,企图利用流血的军事政变夺取政权,达到改造国家、建立军部独裁政权的目的。
二·二六事件是日本法西斯少壮军官发动的最后一次军事政变。以该事件为契机,冈田启介内阁辞职,军部以血腥的镇压手段加强了他们在政治上的发言权。广田弘毅组阁后,在陆军大臣侯选人寺内寿一大将的强硬要求下,同意恢复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军人掌握了随时可以使内阁倒台的大权。此后,日本迅速走向军部法西斯专政的道路。
世界大战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经济危机
政治危机希特勒
上台一党独裁
扩军备战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进军罗马社会、经济危机“二二六”
兵变1933年1922年1936年独裁统治
扩张侵略残酷镇压
扩军备战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严重威胁世界和平本课知识结构
经济危机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专政欧洲战争策源地亚洲战争策源地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国集团世界和平受到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