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张骞出使西域唐朝鉴真东渡唐朝玄奘西行对于远行,我们有着怎样的榜样和力量?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学习目标1.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前提条件、目的、概况和意义(影响)。
2.归纳戚继光抗倭的背景、成功的原因和战争的性质。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指出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宣扬国威)郑和下西洋:前提条件:材料一:明成祖雄才大略,即位后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提倡文教,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天下大治,国家富强,疆域辽阔。明成祖年号为“永乐”,后世的史学家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
材料二:p71页相关史事国力雄厚造船、航海技术先进刘家港占
城加里曼丹岛北马六甲一带印度科泽科德榜葛剌今孟加拉国一带红
海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今肯尼亚蒙巴萨 船队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概况: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 印度洋及沿岸一带时间:1405—1433年共7次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航海之比较表大船长151.8米,宽61.6米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200余艘27800 人时间早次数多人数多船数多船只大设备先进范围广比较结果特点:时间长、规模大、人数多、
到达范围广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以及大量的金银货币。 有的是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是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装载物品:物品用途: 船队回国时,一些国家还派出使者随行。第6次远航返回时,就有16个国家和地区的使团共1200余人随船队来到中国。和平
友好意义(影响):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的了解和友好往来
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线
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1.了解了郑和船队远航的概况,你认为郑和下西洋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热爱和平、睦邻友好、自强不息2.郑和远航体现了哪些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泰国 三宝公寺云南 郑和公园印尼 三宝庙纪念郑和的邮票三宝庙(印尼爪哇岛)郑和下西洋44年之后 明朝皇帝宣布:下西洋为一大“弊政”,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档案销毁殆尽……83年后,葡萄牙的迪亚士的船队到达了好望角。
87年后,西班牙的哥伦布的船队到达了美洲。
93年后,葡萄牙的达·伽马的船队到达了印度的
古里和非洲的索马里。 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郑和下西洋,费钱银十数万,军民死者万计,纵得奇宝而归,与国家何益。郑和之后,再无下西洋
——《明史·郑和传》 来自海上的,不但有朋友,还有…… 官庾民舍焚劫,驱掠少壮,发掘墓冢。树婴孩杆上,沃以沸汤,视其啼号,拍手笑乐。得孕妇卜度男女,刳视中否,为胜负饮酒,积骸如陵。
——《明史纪事本末?沿海倭乱》?倭患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思考:为何明朝中期,在中国沿海出现严重的倭患?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弛,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 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武装抢劫,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时称“倭患”。倭寇损害了沿海人民生命财产,破坏了我国的主权。
材料一:鸳鸯阵材料二: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戚继光用兵,威名震寰宇。材料三: 根据材料和教材,讨论戚继光平息倭寇的情况。
(原因、过程、结果、评价) 戚继光抗倭:台州登州福建广东结果: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平息九战九捷性质: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战争。
合作探究:
1.戚继光取得胜利的原因:
2.对戚继光的评价:1.明政府和沿海人民大力支持;
2.戚继光的领导才能和治军严明;
3.战争的性质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领导反侵略战争胜利,是伟大的爱国主义民族英雄。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的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 自1840年至1940年的一百年间,据史学家不完全统计,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470余次之多,较大规模的入侵达到84次,入侵兵力达47万人,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50多个。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启示: 弱国无外交
综合国力决定外交关系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明朝的对外关系和平交往:冲突:国力强盛国力衰落封建制度走向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