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 学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1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 学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4-19 09:5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
                自然资源的涵义及分类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球状闪电俗称滚地雷,是闪电的一种,通常都在雷暴之下发生,就是一个呈圆球形的闪电球。 通常,一个球状闪电爆炸时释放出的能量,约相当于10 kgTNT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一般会留下烧焦、硫磺或臭氧的气味。
思考探究: 球状闪电含有巨大的能量,它属于自然资源吗?
提示:闪电虽然来自自然界,但目前不能被人类利用,不能用于生活和生产中,所以它不是自然资源。
——————— 基础知识要记牢 ———————
自然资源的涵义
(1)概念:
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2)分类:
①划分依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
②类型:
类型
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概念
被人类合理开发利用后,可以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运行力量,使之得到恢复和再生,能够供人们永续利用的资源
又称不可再生资源或不可更新资源,是指那些被人类开发利用后,会逐渐减少以至枯竭而不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举例
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
矿产资源,如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等
——————— 重点难点掌握好 ———————
能源资源的分类
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
常规能源
新能源
汽油、焦炭、煤气、蒸汽、电能、沼气等
非可再生
可再生
非可再生
可再生
煤、石油、天然气
水能、生物能
核能
太阳能、风能、海洋能
——————— 方法技巧很重要 ———————
判断自然资源的方法
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具有两个基本属性:
(1)自然属性:就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物质或能量,属于地理环境的组成部分。
(2)经济属性:在当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直接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至于人类尚未认识或分布过于分散而无开采价值的物质与能量,都不属于资源的范畴。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并不排除它们很可能会成为未来的资源。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据此回答1~2 题。
1.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A.太阳能       B.石油
C.电能 D.水能
2.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水资源 B.生物资源
C.气候资源 D.矿产资源
解析:1.C 2.D 第1题,电能属于人类加工后的能量,不属于自然资源。第2题,矿产资源受地质条件的影响,形成历史较长,在人类历史时期内,会随着人类的开发利用而逐渐减少,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3.指出能正确表示自然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三者关系的是(  )
解析:选D 矿产资源和天然能源属于自然资源,但经过加工的二次能源(如电、煤气)则不属于自然资源。
              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9部委联合制定发布了《关于加强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对水资源消耗实施管控,确定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实行红线管控旨在通过设定各区域水资源消耗的“天花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
思考探究: 为什么要对用水总量实行严格控制?
提示:我国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存在不均衡,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加速发展对水的需求量急增,再加上不合理地利用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危机。
——————— 基础知识要记牢 ———————
1.资源问题产生的一般原因
2.主要资源问题
资源问题
表 现
原 因
水资源
问题 
水资源危机
①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经济的加速发展;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③不合理利用以及流域植被和湿地毁坏
土地资
源问题
①耕地资源短缺;②土地退化
人口增长,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矿产资
源问题
①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②后备资源不足;③部分矿产资源面临枯竭
①人口多;②矿产资源储量有限;③矿产资源浪费严重
——————— 重点难点掌握好 ———————
一、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短缺原因
(1)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极不平衡,表现如下表:
地区
水资源的多少
存在问题
水资源分布总体特征
长江及其以南地区
丰富
在部分人口稠密地区,由于河流水污染和湖泊富营养化等原因,使水质不能符合要求,也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
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长江及其以北地区
相对较少
黄河、淮河、海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
内河流区
最少
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单位土地面积水资源占有量少,经济用水大量挤占生态用水,为该地区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
(2)我国降水量在时间分配上,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旱涝灾害严重,给水资源的利用带来困难。
(3)我国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量急剧增长。在许多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超过了水环境的承受能力。
2.解决措施
措施
目的
开 源 措 施
修建水库
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分配
开渠引水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合理开发与提取地下水
防止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表下陷
废水处理再利用
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海水淡化
解决沿海城市淡水不足
人工降雨
增加降水量

农业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实行污水资源化

工业
改进灌溉技术

提高用水效率
[方法技巧] 水资源短缺的分析思路
二、我国耕地现状、问题及解决措施
现状
耕地不足,而且分布不均
人口增加,人均耕地少,加剧耕地资源的短缺
非农业用地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耕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或耕地质量下降
耕地质量低,中、低产田比重大
问题
耕地减少和退化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土地污染以及土壤次生盐渍化等
措施
 
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 
依《土地管理法》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
提高土地利用率
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
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
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禁止闲置荒芜耕地
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提高耕地质量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
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防治土地污染,防治土地退化
三、我国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及产生原因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读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完成1~2题。
1.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所占比重是(  )
A.19%        B.20%
C.21% D.22%
2.该区域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途径是(  )
A.改良土壤,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B.退耕还牧,发展乳畜业
C.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立体农业
D.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橡胶等作物
解析:1.A 2.C 第1题,由土地利用结构图中未利用地的比例减去土地资源构成图中的不适宜地的比例得出答案。第2题,结合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的自然特点知,合理利用土地的主要途径是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立体农业,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井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据此回答3~4题。
3.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
①用水量大 ②降水丰富 ③干旱少雨 ④污染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为解决淡水供给不足问题,现阶段该国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节约用水 ②国内跨流域调水 ③人工降水
④循环用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3.A 4.D 第3题,根据“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可知,该国用水量大,降水丰富。第4题,该岛国面积小,人工降水不能完全解决淡水不足的问题;该岛国河流少,流程短,不适合跨流域调水;合理的措施是节约用水与循环用水。
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卡皮诺说着说着,竟然潸然泪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身上的光彩一点点消失了。……直到一群外国人来看我,他们嘴巴张成了‘O’型,叫道:“MyGod!不可能!怎么会这样,这还是一条河吗?”
材料二 地无半里平,人无三分钱,缺粮又缺水,遍地裸石岩。
材料三 (太谷县)民多而田少,竭丰年之谷,不足供两月。(乾隆《太谷县志》卷三)
(1)材料一描述的情景会导致________(填一种资源问题),如何应对该资源问题?(答四条即可)
(2)材料三描述的资源问题是________,材料二描述的现象会导致该问题出现吗?该问题产生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解析:第(1)题,“这还是一条河吗”是题眼,说明该材料描述的是水污染,它会导致水资源短缺。第(2)题,“遍地裸
石岩”是材料二的关键词,说明其描述的是水土流失;“民多而田少”则是材料三的关键词,说明其描述的是耕地资源短缺的问题。
答案:(1)水资源危机(或水资源短缺)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和工业;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等。
(2)耕地短缺(或人多地少) 会。人口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加速发展,耕地总量和人均量不断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潜育化和环境污染等使土地资源退化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