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同步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同步练习(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19 08:5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练习
一、选择题
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建设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西藏和平解放???????②“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A. ③①④② B. ③④①② C. ④①②③ D. ④③②①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A.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 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 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 优先发展重工业
1955年8月,武汉钢铁公司开始施工,它的建设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援,先后有18个省(自治区)、48个城市、1000多家工厂为武钢制造设备和配件。这表明(  )
A. 农业对工业建设的支援 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 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优势 D. 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如图所示,骑自行车身着“1953”工作服的劳动者,将写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接力棒,交给骑摩托车身着“1954”工作服的劳动者。这些信息反映了(  )
A.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B. 三大改造即将大规模开展 C. 国有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D. “一五”计划建设热情高涨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主要的特点是()
A. 优先发展重工业,相应发展其他行业 B. 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C. 发展生产与提高生活水平兼顾 D. 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和法制建设
一九五六年六月毛泽东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词中的“一桥”指的是(  )
A. 济南黄河大桥 B. 郑州黄河大桥 C. 武汉长江大桥 D. 南京长江大桥
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④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人民日报》记者在《六亿人民心花开》一文中写道:“代表们走进了会场,坐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这些“代表们”参加的是
A. 中共一大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词中自豪地说:“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这次会议完成的“伟大事业”主要指
A. 结束了《共同纲领》的历史使命 B. 宣告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 D. 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 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的 B. 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 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 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有人的名字暗含纪念意义,比如有人名叫“国庆”,因为他出生在国庆节,那么名叫“纪宪”的人可能出生在哪一年(  )
A. 1951年 B. 1952年 C. 1953年 D. 1954年
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5周年的大型纪录片《光辉历程》正在热播,其中有一段回顾了建国初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下列对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描述正确的是(  )
A. 它是1956年制定的 B. 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政府 C. 它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 D. 它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村民自治制度
照片“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大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而欢呼”。他们为之欢呼,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行( )
A. 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B. 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C. 确立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材料二: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我国生产出了第一辆载重汽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个机床制造厂…… (1)材料一是毛泽东什么时候说的?反映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一五”计划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当时我国优先发展什么工业? (3)列举“一五”期间取得的重大建设成就。(至少两项) (4)请你说出“一五”计划完成的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材料一会议中颁布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法律文件是什么?这次会议上,为了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怀念,还作出了什么决定?
(2)材料二中宪法是在哪一年哪一次会议上颁布的?这次会议召开的意义是什么?
(3)中共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有权不能任性。今年三月两会再次如期召开,你关注哪方面的问题?为什么?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①西藏和平解放是1951年;②“一五计划”开始实施是1953年;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是1950年;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是1952年。③①④②符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许多重要的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我们只能造简单的东西,就像毛泽东说的“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解决此问题,第一个五年计划决定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答案】C 【解析】
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在1953年到1957年编制并实施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题干中的信息体现了我国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的优势。 故选:C。
4.【答案】D 【解析】
1953-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我国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如图所示体现了人们对经济建设的积极性非常的高,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求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实现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总路线两大任务的紧密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革命并举的思想,这是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鲜明特点。故选B。
6.【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56年6月“一桥飞架南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指的在一五计划时期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 故选C.
7.【答案】B 【解析】
据题干“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修建了青藏、川藏、新藏三条入藏等公路,①②③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8.【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材料“代表们……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席位”“人民有了各项权利,这是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次”可知,这是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故选D。
9.【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结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词”可以判断,这次会议完成的“伟大事业”主要指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上千名人民代表汇聚一堂,共商国家大事。大会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选D。
10.【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可知,这主要是体现了宪法制定的民主性,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故选:B。
11.【答案】D 【解析】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纪宪”即纪念宪法出台。 故选:D。
12.【答案】D 【解析】
1954年9月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它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故选:D。
13.【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可知,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人民政治权利和人民参政议政的权利。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就规定了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体现了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选B符合题意,ACD排除。故选B。
14.【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行的作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该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的颁行,从法律层面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本原则,开创了我国人民民主的新阶段。综上所述,故选B。
15.【答案】(1)材料一中的内容是毛泽东在建国初所说的;此材料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重工业基础比较薄弱。 (2)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就是发展重工业。 (3)1953年-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底,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飞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华北、西北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根据所学可知,一五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故答案为: (1)材料一是:毛泽东解放初期说的。反映了我国当时工业落后的现状。 (2)1953年,当时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 (3)武汉长江大桥、鞍山钢铁公司、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厂、宝成铁路、青藏公路等。 (4)一五计划的完成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6.【答案】(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我关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问题,因为,食品质量安全涉及千家万户,是老百姓生存最基本的要求,食品质量安全没有保正,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就没有保证,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食品安全涉及人类最基本权利的保障。 【解析】
(1)本题考查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能力。依据所学知识,这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决定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怀念。 (2)本题考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第一部宪法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能力。依据所学知识,1954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次会议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3)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比如:我关注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问题,因为,食品质量安全涉及千家万户,是老百姓生存最基本的要求,食品质量安全没有保正,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就没有保证,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食品安全涉及人类最基本权利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