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新授一、郑和下西洋 明朝前期,经济逐步繁荣,国力日益强盛。明成祖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决定派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出使西洋。郑和1371-1435年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出身于云南一个回回家庭,祖父和父亲曾从海道到过伊斯兰教圣地天方。他从小就对西洋的情况有所了解,对海外世界充满了向往与好奇。正和少年时入宫做了宦官,后投靠朱棣,由于机智勇敢,深受信任,朱棣登基后被赐郑姓。新授郑和下西洋的起止时间: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领的船队规模庞大,第一次下西洋时的船队有船只208只,船员来自各行各业,共27800多人。郑和船队最大的宝船长达44丈,宽18丈,是当时世界上建造过的最大的木质帆船。郑和穿戴带着罗盘针、航海图,应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海技术。郑和船队7次下西洋,先后到过西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洪海沿岸 新授郑和下西洋的作用:(1)郑和航海的时间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每周开辟新航路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2)郑和下西洋期间,亚非也多次派遣使者来到中国。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和平交往,发展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西洋”一词大约出现在五代时期,所知的地理范围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在明朝,西洋包括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海域及其沿岸地区。到清代后期,西洋则泛指欧美国家。早在郑和出使西洋之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居民就漂洋过海,到西洋谋生。博闻 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至今南洋土人犹怀想当年三保之雄风遗烈者!而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明朝海防松弛,国力渐衰,倭寇成患!1552年,浙江沿海定海等地的村镇,一片火海,烟灰弥漫,满地血腥。一群光头赤膊、面目凶狠、发着野兽般咆哮的强盗,四处捕掠惊慌奔跑的百姓。
思考:那群强盗是谁?为何会出现这么残暴的一幕?戚继光抗倭的背景
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国,元末明初,日本武士到中国东南沿海进行武装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弛(倭患形成原因)。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所到之处,他们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倭寇与倭患二、戚继光抗倭①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
②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2、“倭患”的背景台州登州福建广东九战九捷海之怒——抗倭的经过组建戚家军---台州大捷---进军福建、广州---消除倭患二、戚继光抗倭3、戚继光抗倭的过程(1)练兵抗倭:创立鸳鸯阵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慓悍,请召募三千人 …… 由是继光一军特精。……“戚家军”名闻天下。
——《明史·戚继光传》“戚家军”狼筅思考:戚继光抗倭斗争主要在陆战还是海战?面对海上而来的倭寇,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御敌于海上是战胜海上强敌的根本途径。俞大猷:大治战舰,贼来则击,贼去则追。农耕帝国观念保守,严重缺乏海洋观念。思考:戚继光能取得抗倭胜利的原因材料1:戚继光为践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灭倭志向,他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共苦;严格要求士兵,不准扰害百姓,做到兵民相体。
材料2:创造了独树一帜的"鸳鸯阵",发挥集体互助、长短兵器结合的机动、灵活、严密的作战力量,有效地打击敌人。
材料3:戚继光奉命抗倭后,立即改革军制,不用卫所制的世兵,招募流亡农民和矿工,精选3000人组建新部队。
思考:戚继光能取得抗倭胜利的原因有哪些?立志灭倭、带兵有方、军纪严明、战术得力、改革军制比较“岳家军”和“戚家军”的异同点。 ①相同点:纪律严明、英勇善战。②不同点:抗击对象不同。“岳家军”对抗的是我国少数民族,其间属于民族内部矛盾。而“戚家军”对抗的是外国人,其间属于国家之间的矛盾。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借口到岸上晾晒货物,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并不断扩张在澳门的势力。
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清政府签定《中葡友好通商条约》,正式强占了澳门地区,从此与祖国母亲天各一方。
哭泣的澳门传递和平保卫和平1.泰国有“三宝塔寺”,马来西亚有“三宝镇”。现在的人们之所以怀念郑和,是因为他曾( )
A.建立明朝,统一了全国
B.抗击倭寇,维护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定
C.7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交流
D.英勇抗元,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立明朝的是朱元璋,抗击倭寇的是戚继光,英勇抗元的是文天祥,A、B、D三项均可排除。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著名的航海家,他7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国家与地区的友好关系。因此,C项符合题意。
答案:C2.明朝政府为抵御倭寇,设立了很多“卫”“所”等军事机构。在抗击倭寇的战斗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是( )
A.周瑜 B.岳飞
C.戚继光 D.文天祥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明朝”“抗击倭寇”即可判断是戚继光。周瑜是东汉末年的名将,岳飞是抗金名将,文天祥是抗元名将,A、B、D三项均可排除。
答案:C明朝前期国力强,郑和七次下西洋。
首航出发刘家港,浩浩荡荡向西洋。
非洲东岸去贸易,红海沿岸好风光。
二十八年七远航,和平大使美名扬。
中期国弱倭寇狂,将军出征鬼哭嚎。
葡人奸诈骗澳门,而今港澳谱新篇。
海上丝路助共赢,巨舰航母保太平。
温故知新顺全球化潮流,扩大对外开放,遵循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打造人类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